从剧场实务出身的希梅芬尼,剧作向来有高度剧场性格,他同时运用了戏剧的与反戏剧的元素(如使用叙述而非对话、消解传统戏剧角色、描述挑战搬演等)展开剧作的丰富可能性。但戏剧形式实验不是他创作的出发点,对他而言「人」、「个人」才是「剧场的主题」。将由导演廖若涵搬演的《阿拉伯之夜》是希梅芬尼的代表作,更是他近年致力于叙述剧场的开端,透过剧中五个角色仿佛偶尔与彼此擦身而过的独白,处理「被自身存在困住的人们」。
新点子剧展《阿拉伯之夜》
5/22~23 19:30 5/23~24 14:30
台北 国家戏剧院实验剧场
INFO 02-33939888
希梅芬尼作为剧作家的多产与所得到的肯定,即使在戏剧体制相对健全的德语区剧场中仍属少数:自九○年中期开始至今,希梅芬尼已发表了四十部剧作,他除了是德语区最常被搬演的剧作家外,在廿多个国家中都看得到他的作品被演出,台湾也搬演过他的《阿拉伯之夜》Die arabische Nacht和《金龙》Der goldene Drache。《阿拉伯之夜》中五个人物独白式的自我叙述,现实、回忆与奇幻盘根错结,一泻而下,诗意地交织出人物孤寂的心灵图像;《金龙》则节奏明快,四十八个速写场景快速切换,以极为简洁的方式触及全球移动下人物之间的距离与认同、漂泊和不自由。两部作品虽都使用了叙述的元素,编剧手法却大不相同。
「人」、「个人」才是「剧场的主题」
从实务出身的希梅芬尼(学导演出身,做过导演助理与灯光),剧作向来有高度的剧场性格。他表示自己没有「系统」,每部剧作都是重新开始,且他几乎不考虑心理层面,对他而言,更关键的「只有节奏、拍子。奇幻(Phantastik)」(注1)。同样是使用叙述元素,相对于《阿拉伯之夜》的一泻千里,在隔年创作的《之前/之后》Vorher/Nachher则由五十一个片段场景组成,场景与人物(〈在电灯泡下的男人〉、〈一直变化的女人〉)之间没有因果关系,许多场景甚至以散文形式出现,没有发声者。近年的作品《飞行的孩子》Das fliegende Kind的戏剧行动则全由歌队的叙述推动,又是叙述手法的另一变奏。叙述在剧场的可能是剧作家的重要课题,不过他早期的作品也包括语言极少的《很久以前的五月》Vor langer Zeit im Mai,及从喜剧套式翻转成带著强烈宿命感的悲剧《过去的女人》Die Frau von Früher。如剧场研究者卡普思塔(Danijela Kapusta)指出的,希梅芬尼同时运用了戏剧的与反戏剧的元素(如使用叙述而非对话、消解传统戏剧角色、描述挑战搬演等)展开剧作的丰富可能性。
然而戏剧形式的实验不是希梅芬尼创作的出发点。对他而言,「人」、「个人」,才是「剧场的主题」:「戏剧行动就是我们、也就是舞台上的这些人,试图去测量这个世界。」他认为位在剧场中心的是人,「没有更高的力量,取而代之的是恐惧与执迷之类的东西」,「每个人物试图为自己厘清自己现下的处境。而大多数人通常都做不到」。于是希梅芬尼时常以一种「捕捉片刻」(Momentaufnahme)的技法,以破碎却无比具体的细节,拼凑出人物的行为、疑问、恐惧。而看似突如其来、欠缺解释的细节,却能唤起观众/读者的想像和经验,在脑海中形成人物存在处境的隐喻,以文字建立一个世界。「作诗(Dichten)、写作意谓:使其变得紧密精炼(ver-dichten)。压缩真实、精炼为语言。」(注2)希梅芬尼说。
《阿拉伯之夜》处理被自身困住的人们
二○○一年的《阿拉伯之夜》为希梅芬尼的代表作,展现了他熟练的多线、多观点叙事和奇幻元素,更重要的是,这个作品是剧作家近年致力于叙述剧场的开端。朝九晚五的医事人员、终日与水电相伴的管理员、沉缅于一次又一次相遇之美好的对街男子,与寄托在每晚约会的情侣,在三房一厨一卫的德国典型便宜住宅中上演带著异国神秘色彩的诅咒童话。五个人物的话语里充满如舞台指示般的细节描绘,以及关于回忆或自身处境的抒发,纵然人物之间表面上一来一往的对话形式仍存在,叙述语言的主导却孤立了每个人,仿佛偶尔与彼此擦身而过的五篇独白。
这样「叙事的剧场」(Narratives Theater)对希梅芬尼而言是一种「捷径」、一个「古老的方式」,剧作家借此得以打破幻觉,以演员的身体、声音、文字,「牵著观众的手」,开启观众的想像。宛如电影的特写镜头,叙述也赋予剧场呈现细节的可能,透过叙述,观众得以在剧场这个「观看的场所」,带著更多的理解,细细观察人的脆弱与困惑。
有评论指出,这样舞台指示般的描述在文学阅读的层面虽然有趣,面对搬演却显得冗长多余。卡普思塔对此的回应指出了《阿拉伯之夜》在戏剧构成上的当代意义:她认为本剧大量的叙述语言并非伴随著行动产生,语言本身就是剧作「冲突」发生的场域。语言推进了人物外在、回忆、感知与奇想之间的摩擦。而冲突在语言的层面发生,正是因为人物无法实际有外于自身的交流和行动。《阿拉伯之夜》「处理的是被自身存在困住的人们」,希梅芬尼表示。实验戏剧形式的动机来自于寻找一种得以表达当代冲突的方法。剧作家以无数细节的描述与反复,迫近剧中人物日复一日,无法与他人沟通的孤寂困境。并以奇幻世界的元素(童话、沙漠、诅咒、如欲望爆发的水)冲破现实框架,塑造另一个层次的感知。
剧场研究者毕尔格菲德(Johannes Birgfeld)认为,由于叙述段落不属於戏剧虚构世界内部的沟通,其对话对象直接指向观众,因而开启了观众在观看当下便进行反思的可能,而不是事后再透过对符号的诠释来理解。对希梅芬尼而言,书写是现实的压缩,剧作是对话的邀请,因为剧场与观众有一种「民主的协定」,每位观者都是自主的参与伙伴,共同在剧场中进行想像。而戏剧语言和形式的实验,便是剧作家向协定伙伴提出的邀请。
注:
- 若无额外说明,本文引用皆出自希梅芬尼于二○一三年在萨尔布鲁肯大学三堂讲座的内容,讲座内容在隔年由Theater der Zeit出版社以德西双语出版。
- 文学书写、作诗的德文是“dichten”(动词),“Gedicht”(名词)就是「诗」,「诗人」则是“Dichter”;都与形容词“dicht”(「紧密」、「密实」)有关联,因此希梅芬尼做了这样的定义。“ver-”则是动词化的字首。
剧作家小档案
- 1967年生于德国哥廷根(Göttingen),高中毕业后在土耳其伊斯坦堡从事记者工作
- 1990就读慕尼黑Otto-Falckenberg演艺学院导演系,之后担任慕尼黑室内剧院导演助理
- 1996年起为自由作家,专心于剧本创作近20年。
- 剧 作入围德国指标性的慕海姆剧作家奖(Mülheimer Dramatikerpreis)6次(并在2010以《金龙》获奖),也曾两度获得奥地利重要的涅斯特洛伊剧场奖(Nestroy- Theaterpreis),由长年合作导演勾许(Jürgen Gosch)执导的作品也曾两度入选柏林戏剧盛会(Theatertreffen Berlin)。曾任柏林列宁广场剧院的戏剧顾问及汉堡德意志剧院的驻院作家,并定期各大剧院委托创作。写作之外,希梅芬尼偶也导戏与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