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佾均
-
戏剧 Ontroerend Goed《我们不就正在迈向新时代》
出人意表的回文演出 直到幕落才能揭晓
看不懂的团名配上不明所以的剧名,已经表现了这个比利时剧团的气质,虽然他们的作品向来概念精准,直捣人心。成立于这个世纪初的Ontroerend Goed剧团,在过去近20年来,一再以顽皮、简单的形式,出乎意料地让人在剧场中撞见人在今日社会里的位置、处境,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Ontroerend Goed在法兰德斯语里有双重意义。分开来看,ontroerend意为「打动」,而goed就是「好」,于是有「好地令人触动」之意;同时,两个字放在一起又是「不动产」的意思(由于goed亦有「财产」之意)。剧团10位担任不同岗位的成员在集结之初,本来是个诗社,所以他们在命名上藉一个双关语,便犀利颠覆动人经验与资本交易两种截然不同想像范畴之间的壁垒,形成期待上的摩擦与翻转,也就有迹可循了。 至于剧名,则是一句从头尾读来都相同的回文:Are we not drawn onward to new erA(《我们不就正在迈向新时代》)。演出也如标题一般,可以顺叙也可以倒叙。「因为有些人相信人类在进步,有些人则持相反意见。有些人觉得世界要毁灭了,有些人觉得那只是末日论者的说词。无论谁对谁错,在我们追求进步的过程中,已经造成我们生存世界的巨大改变。」剧团这样描述这个作品。
-
话题追踪 Follow-ups
创造指向未来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模式
两年一度的德国杜塞道夫国际舞蹈博览会(Internationale Tanzmesse NRW)是国际上最大的当代舞蹈交流展会,上千位舞蹈界的专业人士于夏末秋初之际在杜塞道夫与周边城市聚首,密集观看世界各地新作,并在展示会场进行交流以及制作业务上的串联,台湾过去10年来亦届届参与。在睽违两年后,今年(2022/8/31~9/3)首度在疫情后恢复实体活动。 本届博览会也是新任联合总监卡塔芮娜.库荷(Katharina Kucher)与伊莎.蔻勒(Isa Khler)负责策画的第一年,两人与评审团从来自55国、超过800件申请提案中选出了30个作品在为期4天的展会中全版呈现,包括高比例在公共空间进行的演出,以及跨越年龄分野的作品,并开启主题研讨论坛。策画者在疫情后提出了什么样的思考、观察和策略,这些规划如何影响展会内容,又折射出怎么样的策画态度与舞蹈环境,是这次访问的主轴。 面对未来挑战的新模式 舞蹈博览会不只关注作品 以专业人士为主的舞蹈博览会,过去带著市场导向的规划,从业人士聚集的流程主要服务选节目、买制作的任务。近年来,包括舞蹈博览会在内的许多当代展会都渐渐转向促进交流与知识分享的平台,希望突破产品交易的想像。这也是两位联合总监的核心价值,以及她们的策画提案自公开征选中获选的原因。两人著重于藉展会的「会议性格」,让创作者的理念能被看见,并建立更多层面的交流,以让国际舞蹈社群能共同研讨当代舞蹈在流通、制作与展演上所面对的新挑战、彼此差异的脉络,以及过往视之理所当然的种种结构性排除,包括在交流区域偏重、身体类型,或是性别身分等层面。 这些挑战和数位化与永续的议题连动,永续不仅涉及环境资源,也关于建立更永续的交流和伙伴关系所需要的思维和认识,「这些是当代舞蹈创作者正在思考的主题,因此也是杜塞道夫国际舞蹈博览会所关注的。」主办单位北莱茵-西发利亚舞蹈中心(Landesbro NRW)在介绍新任总监的新闻稿中提到。(注1) 本届的舞蹈博览会分为3个部分,交流互动的「集市」(Agora)、新设立的每日论坛「对谈连结」(Talk Connect),以及晚上的演出节目。库
-
焦点专题 Focus
共制再思考 X 6位实践者的提案
对台湾表演艺术圈而言,「共制」(co-production)是近年的关键字之一,舞台上不乏不同场馆、国家,以资源整合、国际交流为前提,所进行的艺术探索,并产生各类型的共制节目。 广义来说,共制涉及「金钱」与「艺术」两种模式的合作分类。前者以资金挹注为主,后者涉及不同角色间的艺术理念协商,此两类型间往往有模糊地带,不同团队、制作人、艺术家或机构之间对「共同性」的追求,可说是困难重重,没有一概而论的SOP,但也因此存在各种新的工作思维与模式的可能性。 随著国家表演艺术中心三大场馆与地方文化场馆陆续到位,各馆、各地方的艺术节相继举办,增进了场馆共制、国际共制等市场需求,也需要进行更深入的对话与交流,方能推展创作能量。本刊尝试透过6位身处「共制」大群体中的实践者,以其身体力行得来的反思与再提问,尝试描绘「理想共制」的可能
-
话题追踪 Follow-ups
小型策展、声音、参与 21世纪以来台湾剧场的异质实践
自一九八○年代以来,透过创作、展演、论述、政策、养成等活动,台湾的表演艺术作为一门专业、作为公共领域的形貌也渐渐浮现。然今日对公共领域的思考不再是单一、普世的,无论「剧场」或「观众」都不是抽象的同质整体。本文选自国家文化艺术基金会将于近期公开之「国艺会补助成果档案库─现代戏剧专题」综览的系列回顾,纳入廿一世纪以来,走出制式舞台展演或戏剧对话模式的创作,并以「小型策展」、「声音」与「参与」三组关键字出发,试图描绘其与「现代戏剧」之互动关系,书写其间之拉锯、延伸、对抗,抑或是补遗。
-
特别企画 Feature
走遍世界穿越时空 重叙事件映照当下
米洛.劳作品的层次多元,除了关怀世界上的社会、政治现实,也切入历史长流,对曾经发生过的悲剧与文明现象,透过剧场形式,对照省思。本文选介米洛.劳的三出重要作品,借此初探其创作脉络。
-
特别企画 Feature
脱离文件阴影 照亮多层次真实
米洛.劳在取材上总是由历史的观点出发,并时常涉及明确的政经事件,他与团队的研调内容与最后作品却不一定直接相关,目的也不在于呈现事件资讯,而更在于展开象征或记忆层面辐射出的意涵。无论是透过政治行动、重演,或是个人故事的描述,在舞台上,米洛.劳从回忆、象征、传统,与神话的观点不停回应历史,于历史与存在经验之间协商。
-
封面故事 Cover Story
以语言撞击身体 以空间呼应戏剧
此次将来台的德意志剧院制作《等待果陀》,本是原籍保加利亚的大导演戈契夫计划中的制作,但戈契夫因故病逝,但与他合作多年的团队,包括演员、剧场设计,一起完成了这出剧作。戈契夫的创作深受海纳.穆勒影响,穆勒文字中的张力与身体感受,与凝练如铭刻在石头中的力量,是戈契夫创作的核心,其作品在视觉上往往极为简洁,将注意力放在由演员身体吐出的文字上。在穆勒的剧作与戈契夫的演出中,文字不仅是意义的载体,更是音响上、感官上的实际存在。
-
艺号人物 People 德国剧作家
鲁兹.胡伯纳 从寻常的恐惧与期望中找到故事
可说是德语剧坛最多产、作品最常被搬演的当代剧作家,鲁兹.胡伯纳的创作类型广泛,题材多元,从成人剧到青少年、儿童剧,甚至流行音乐剧。对他而言,如果戏中所见能触动观众,并形成与他们人生经验的连结,激起讨论,那就是一部成功的剧作。今年的台湾国际艺术节,导演黎焕雄将率人力飞行剧团演出他的知名剧作《公司感谢你》,让我们趁此机会了解,鲁兹.胡伯纳如何透过寻常故事、透析社会与人心。
-
艺号人物 People 德国导演
丹妮耶拉.克朗兹 当代剧本的助产士
来自德国的导演丹妮耶拉.克朗兹的特别之处,就在于她的导演生涯中,超过八成的导演作品都是当代的剧作,多次更是该剧作的首度搬演。这次应邀来台与台湾演员合作德国剧作家安雅.希苓的《雨季》,不刻意塑造风格的她,更在意的是发挥演员的特质,她说:「我的戏很仰赖演员在舞台上对自己的认知,还有他们在台上以什么方式建立一个世界。」
-
特别企画 Feature
以边缘人物描绘社会 多线叙事书写人生
对师承海纳.穆勒的洛儿而言,剧作中的政治性及社会意识是理所当然:「认真看待的话,『政治剧场』这个概念是种赘述吧。」洛儿说。对她而言,文学必须面对当下社会,同时,「剧场对我而言是语言的空间」,洛儿在过去的访问中提及。她总能掌握剧作家的武器语言,以出乎意料的叙事与人物对社会提问。
-
特别企画 Feature 专访《失窃的时光》剧作家
黛亚.洛儿 以语言创造一种思考与感知的自由
黛亚.洛儿在柏林围墙倒下的几个月前落脚柏林,成为如今叱咤风云的柏林大学剧本创作系的第一届学生;接著在创作初期便遇上当时汉诺威剧院的总监乌利希.库翁。库翁致力于推动新的当代剧作,洛儿便与库翁,以及导演克里根堡共同推动了九○年代德语当代剧本的蓬勃发展,相当程度地共同形塑了德语剧作今日的发展。由于今年八月洛儿的作品《失窃的时光》即将在台北艺术节演出,剧作家因此特别接受本刊访问,分享对剧本创作的想法。洛儿并将在八月随剧团共同访台。
-
特别企画 Feature 德国:发展概况
从日常中挖掘悲剧 形式与内容层层呼应
英国新文本浪潮在德国剧场界亦引发深远影响,由导演欧斯特麦耶大力推动的「新写实主义」,为当代剧作家打造了舞台,强调关注「平凡生活的悲剧」,以与当下世界密切连结。知名剧作家如梅焰堡、希梅芬尼和洛儿等,共通点即在于形式上的实验与内容往往有多层次的对应,在挑战如何搬演的同时,往往也回应作品的主题意涵。
-
特别企画 Feature 德国:焦点剧作家
罗兰.希梅芬尼 测量当代的存在困境
从剧场实务出身的希梅芬尼,剧作向来有高度剧场性格,他同时运用了戏剧的与反戏剧的元素(如使用叙述而非对话、消解传统戏剧角色、描述挑战搬演等)展开剧作的丰富可能性。但戏剧形式实验不是他创作的出发点,对他而言「人」、「个人」才是「剧场的主题」。将由导演廖若涵搬演的《阿拉伯之夜》是希梅芬尼的代表作,更是他近年致力于叙述剧场的开端,透过剧中五个角色仿佛偶尔与彼此擦身而过的独白,处理「被自身存在困住的人们」。
-
话题追踪 Follow-ups
由真实所建构的剧场 是怎样的「真实」?
应台北艺术节之邀,现任奥地利萨尔兹堡大学(Universitt Mozarteum Salzburg)导表演系教授的克里斯多夫.莱普奇(Christoph Lepschy)来到台北与剧团进行交流,并在台湾艺术大学及台北艺术大学针对「纪录剧场」(documentary theatre)进行两场演讲,介绍这一波自九○年代起以德国为发展中心的当代剧场创作型态。
-
聚光灯下 In the Spotlight 德国剧场导演
凯文.瑞特贝格 在剧场中实验共同的出路
应邀与台湾的身声剧场合作,向来自编自导的德国导演凯文.瑞特贝格这次也要打造一个新剧本,于是多次访台,透过紧密的田野调查,以《目连救母》故事为底,打造贴近当代的问题意识。他反对宿命,相信人类自身可以创造世界,于是透过「剧场」这个群体工作的所在,与一群人一同实验共同的出路。
-
特别企画 Feature 超越自身格局 面对当代社会
慕尼黑室内剧院 宽广多元的国际视野
原为私人剧院的慕尼黑室内剧院在总监鲍姆包尔的掌舵下转型成功,继任总监西蒙斯也让慕尼黑室内剧院在国际艺术表现亮眼。这些多元精采的节目背后,可想而知需要有一个不怕语言障碍、文化隔阂,并具有高度弹性的团队才能够运转,两任总监则以对剧场艺术的坚持为团队指出方向。慕尼黑室内剧院的成长路程,展现了体制的实力与限制,同时也指出突破制度的核心态度。
-
特别企画 Feature 独家专访《情色度假村》导演
史蒂芬.基米 剧场永远必须创造一种当代连结
史蒂芬.基米(Stefan Kimmig)为当代德语剧场最重要的导演之一,目前和克林根堡(Andreas Kriegenburg)共同主持柏林德意志剧院的导演工作。基米导演生涯的前八年,多在阿姆斯特丹与荷兰及比利时的艺术家合作,因此在他的作品中,很早就看得到一种综合特质,结合德语剧场高度训练的语言表达,及荷比艺术家重视的身体强度和演员个性的现场感受。基米的作品曾多次受邀至柏林戏剧盛会,二○○八年,基米与夫人、也是长期合作的舞台设计卡蒂亚.哈斯(Katja Ha)共同以《玛丽.史都华》获得3sat创新大奖。基米于二○一一年执导高尔基剧作《太阳的孩子》则让他二度获得德国剧场浮士德大奖。 基米没有锁定特定种类或时期的文本,执导作品包括希腊悲剧、古典剧目、现代剧作及小说电影的改编。他总是对文本素材所谓显而易见的主题抱持质疑,企图透过挖掘平凡熟悉的私领域人物关系,反映巨观的社会连结。创造题材与当代的连结,则是他作品的核心要务。
-
特别企画 Feature 独家专访《情色度假村》男主角
史蒂芬.夏夫 用自己的身体 书写自己的小说
一九七五年出生于东德的史蒂芬.夏夫(Steven Scharf),去年接连获得三个奖项的肯定,包括因他在《情色度假村》中的演出赢得的年度最佳男演员奖,演员生涯如日中天。 访谈过程中,夏夫处处流露对演员工作的热爱及投入;在二○○七年加入慕尼黑室内剧院之前,夏夫刻意每几年就要换剧院工作,以保持自己全力以赴的动力。导演史蒂芬.基米(Stephan Kimmig)曾表示从来没有在一位男演员身上看过夏夫表演的这种强度。夏夫高大的身体却能透过精准的声音与姿态表现极度的脆弱和荒诞。 访问前,夏夫告诉笔者,当初剧院收到台北艺术节的邀请大家都很惊讶,在高兴有机会造访台北的同时,也笑问台北怎么会想看一名沮丧西欧男子的故事。 小说或非传统剧场文本精练而抽象的语言,对他而言不是负担,反而给他更多工具和空间去探索与创造角色的状态。从夏夫面对表演时所展现的主动和创造性,可看出他对剧场的信仰,期盼透过剧场艺术思考当代人的存在状态,也展现了他对剧场结合哲学思辨、语言艺术和肢体技艺的要求。
-
特别企画 Feature
从「姿态」出发 剧场变变变!
对于将卡夫卡搬上舞台的尝试,向来是毁誉参半。然而作者笔下诡谲的生存场景,却一再吸引导演与编舞家,卡夫卡对人物姿态立体又怪异的描绘成为舞台艺术家关注的重点,也似乎暗示著卡夫卡的文学与剧场的连结。
-
特别企画 Feature 独家越洋专访比利时全才艺术家
杨.法布尔:我是美的守护者,总在保卫脆弱
跨足视觉、行为、写作、导演及编舞等艺术领域,也是迄今唯一在世就获邀在罗浮宫办个展的艺术家杨.法布尔,终于要带著他的舞台作品造访台湾了,将在两厅院「世界之窗 比利时系列」中呈现两个作品《死亡练习曲》Preparatio mortis与《药让我活下去》Drugs kept me alive,让我们看见满脑子创意的他,对死亡与美的思考。本刊特地越洋专访,邀这位全才艺术家与读者分享他的创作根源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