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语区的年度飨宴「戏剧盛会」在五月初登场,十出精选制作在柏林演出,引发不少话题讨论。这次的活动中,特别关注难民,除了有高尔基剧院《共同境地》由一群有难民、移民身分的演员叙说真实的战争伤痛,德意志剧院《等待果陀》也有呼应难民处境的段落,在每一场谢幕后,都会有人出来疾呼,请大家离开剧场时别忘了捐款支援难民。
二○一五年德语区剧场「戏剧盛会」(Theatertreffen)五月一日至十七日登场,这是年度剧场验收,十出由独立评审团圈选的德语剧场精选在柏林接力演出,剧场人齐聚首都,彼此较劲切磋,有掌声当然也有嘘声,两周的戏剧节激起许多讨论。
戏剧盛会走过半世纪,至今所有入选的作品都非常文学、政治、激进,完全不走商业讨好路线。整个艺术节以政府资金运作,所以没有任何商业气息,所有制作都有无政府的自由精神,凶狠泼辣,且挖掘、肯定新人。今年的艺术节,有来自中国、日本、南韩的戏剧系学生组团前来观摩,就算听不懂台上演什么,配合英文字幕,看舞台上演员狂吼、脱光,一定也能感受到德语剧场的独特。这不是纽约百老汇也不是伦敦西区,演员丑态尽出,吃土、喷血、裸体、淋湿、互撞,戏沉重疯狂,冲撞观众的视觉与思考。
肯定年轻世代的努力
对许多德语剧团,能否挤进戏剧盛会的年度十强,是一整年的重要指标。维也纳的城堡剧院(Burg Theater)今年有《未婚者》Die unverheiratete、《可笑的黑暗》Die lächerliche Finsternis两出制作入选,占了两席,显见这间历史悠久的剧院依然创作活力十足。柏林有去年被选为德语「年度剧场」(Theater des Jahres)的高尔基剧院(Gorki Theater),顺利以《共同境地》Common Ground入选,德意志剧院(Deutsches Theater)的《等待果陀》也挤进名单,为首都的剧场保住两席。
今年的戏剧盛会有个明显的特色,就是年轻世代的努力受到肯定。城堡剧院《可笑的黑暗》无论是剧作家、导演、演员,全都非常年轻。高尔基剧院的《共同境地》由一群年轻的巴尔干半岛移民、难民,在台上叙述个人真实血泪故事,映照南斯拉夫内战的伤痕。斯图加特剧院(Schauspiel Stuttgart)的《庆典》Das Fest改编自丹麦电影,整个团队都非常年轻,演员看起来像是戏剧系刚毕业不久,稚嫩脸上仍未有任何风霜,却必须演出父亲性侵孩子的剧情。
年轻剧场人精力充沛,做起戏来虽可能没有资深剧场人来得深刻,却更大胆,没有创作上的包袱。从这三出戏来看,年轻剧场人依然承袭了德语剧场的非写实、非线性叙述、多元视角、人文关怀的特色,表示已经受到肯定的大师们也要继续努力,才能和新窜起的势力同场竞技,一起触碰禁忌,以戏剧掀开当代社会的虚伪。
致力为难民发声
今年的戏剧盛会,每一场表演谢幕之后,都会有人出来对正在散场的观众疾呼,请大家离开剧场时别忘了捐款,支援难民。来自非洲的难民,多次在地中海翻船,造成严重伤亡。德国剧场界一向厌恶资本右派,面对这个脆弱的欧洲时刻,戏剧盛会敞开双臂,欢迎难民。《共同境地》刚好就是由一群有难民、移民身分的演员,叙说真实的战争伤痛,《等待果陀》里头也有呼应难民处境的段落。社会若是真正多元包容,应有分享的容量。许多剧场人公开表示,自家已经让难民入住,从与难民共处的经验,他们得到更多的故事能量,成为日后创作的人道养分。
戏剧盛会总是与当今社会贴近,德语剧场不是娱乐场,故事在舞台上血淋淋地被演员剖开,进剧场不是逃避现实,而是逼近现实。剧场对社会的贡献,绝对不能以商业产值为计算单位,没有人挥舞文创,创作人无须讨好大众。想产值?算了,这里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