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结合台湾已有的科技条件和独特的人文表现,打造新世代的台湾文化相貌。(图为云门舞集《家族合唱》)(白水 摄)
特别企画 Feature 特别企画/舞文弄墨/舞蹈论述初探/研讨会

研讨会论文摘记

〈从文学到舞蹈-奠基于文学作品的台湾当代舞作〉

黄尹莹目前为美国天普大学舞蹈研究所博士班学生。她结合「文本分析」、「舞蹈分析」和「符号学」的方法学,来阅读林怀民的舞作《九歌》及剖析舞作中所蕴涵的多层意义。

她观察台湾舞坛多位曾将改编古典文学为现代舞作品的编舞家的作品,如林怀民、彭锦耀、陶馥兰等,之后发现:文学作品常常只是编舞家创作的「前文」(pre-text)或想像力的跳板。舞作则提供一个跨越文学和舞蹈疆界,研究两者交互影响的完美场域。

在这篇论文中,黄尹莹企图透过深入探讨此舞作和原文学作品之间复杂的对话来厘清两者之间的关系,包括:编舞家如何将文学转化为舞蹈?在改编为舞蹈的过程中,文学作品发生了什么改变?这些改变具有何种美学上、社会上、文化上的意义?在此舞作中.编舞者建构了何种舞蹈剧场的语汇?他是否从亚洲或西方的传统文化中汲取编舞的养分和素材?对当代的观众而言,这样的一支舞蹈具有何种意义?

(本刊编辑陈品秀整理)

〈社会讽谕与后现代主义文本互指-论罗曼菲的《天国出走》〉

陈雅萍目前为美国纽约大学表演研究所博士候选人。她选择了台北越界舞团的《天国出走》罗曼菲所编作的下半场:〈再次出走〉、〈新兴人类〉与〈食言〉等三段,做为论文研究的对象。

陈雅萍认为,《天国出走》以不同的角度切入台湾社会在一九九六、九七年之交,政治、社会、信仰、媒体传播文化等方面的种种乱象。罗曼菲以极尖锐的讽谕手法、夸张的剧场及舞蹈语言,无情地暴露出台湾社会混乱、失落的一面。这在九〇年代中期台湾舞蹈界一面倒的神秘、冥想之「东方肢体风」中,实为难得的异数。

除了强烈的社会讽谕风格,罗曼菲的《天国出走》更运用了台湾舞蹈界少见的后现代主义文本互指(intertextuality)的手法。〈再次出走〉中「出走」(exodus)的主题和其中领导者的角色,令人联想起台湾舞蹈史的经典作品《薪传》中〈唐山过台湾〉的情景;而〈新兴人类〉中盲目崇拜传道者的群众,则明显地脱胎自杜莉丝.韩福瑞的《震荡教徒》,以及玛莎.葛兰姆的《阿帕拉契之春》里围绕著传道者的年轻女子。罗曼菲「借古讽今」的手法不仅为她的舞蹈意象与舞作主题增加了历史的面向与深度;同时,她夸张尖锐的舞台风格也藉著对时事的批判达到「借今讽古」的目的,暗地里对舞蹈史上公认的巨作以及它们所代表的时代精神进行讽侃。

(本刊编辑陈品秀整理)

〈由本地舞向国际-台湾舞蹈输出与文化外交〉

林亚婷目前为美国加州大学河滨分校舞蹈史与舞蹈理论博士班学生。她的论文以云门舞集的《水月》与《九歌》为例,探讨其如何扮演台湾文化外交的角色。从舞作的舞台设计、构思背景等等,思考其艺术总监林怀民是透过什么样的方法来达成自己的艺术理念、国内外观众的喜好,甚至资助机构的期望。

此外,千禧年世界各大都市均以非西方国家的文化为主题。其中台湾几个表演团体,如云门舞集、优剧场、汉唐乐府、无垢舞团等,均成为受邀的常客。除了这些作品的制作本身受到的肯定,他们又拥有什么特征能获得外国策展人的青睐?其选取的标准为何?依据谁的价值观?在这波热潮之下,台湾方面的角色扮演又如何?文建会及其海外办事处如何推广文化外交?其与台湾近来务实外交政策的关系又如何?

(本刊编辑陈品秀整理)

〈「仪式化」与「表演性」:当代舞蹈人类学议题〉

赵绮芳目前为英国瑟瑞大学舞蹈人类学博士候选人,这篇论文以文化实践的角度分析冲绳当代舞蹈,并自智识与经验的视点审视舞蹈在仪式性情境下的被范畴化。其论文的最终问题在于:舞蹈与仪式的关系,究竟是具有文化独特性的主观联想,亦或客观而普遍地存在于人类的经验体系结构中?

赵绮芳回顾传统人类学中舞蹈的仪式理论化的过程,进而发现,这些解释框架反映了社会科学中的典范(如演化论、功能论、与象征主义等)的更迭。并以英国人类学家布拉克对象征语义学的批评做为当代人类学者进行舞蹈研究的取向分水岭。与布拉克的影响平行的是新马克思主义人类学家波筑的实践理论,两者皆衬托了七、八〇年代流行一时,用在分析社会生活与仪式的表演取向。

然而,为了修正方向,本世纪末学者提出「仪式化」与「表演性」的槪念,以社会生活的实践与过程代替「文化乃静态文本诠释」的理论取向。近年来,围绕此一趋势的探讨,皆指向重新在泛文化情境下划分这两者的区别,以进一步了解当代舞蹈。赵绮芳应用此框架来分析舞蹈-带有含社会文化要义的时空观之身体展演-在各种仪式化过程中,如何表征过去与现在、自我(我群)与他人(他群)的经验,并在其中取得协调。

(本刊编辑陈品秀整理)

〈中国民族芭蕾的民族性及其美学冲突〉

陈德海是美国纽约大学舞蹈教育博士,这篇论文以「历史研究」与「美学分析」的研究方法,检视中国民族芭蕾在创作过程中,因强调中国民族性而采用的「混合融接」创作方式所衍生的美学问题,并探讨何以此种舞蹈形式之艺术成就至今未获国际芭蕾界肯定的原因。其研究取样,集中在五〇年代以后中国民族芭蕾在台湾和中国大陆的创作动机和理念,并分析各芭蕾风格流派的形成及其主要特征,以作为衡量中国民族芭蕾采用的「折衷派」(在古典芭蕾的技巧上加入中国民族舞蹈动作)的适当性。

在解析、比较了中国民族舞与古典芭蕾在美学上的基本相通、相抵之处后,陈德海认为,中国民族芭蕾企图在芭蕾之中加入中国民族舞蹈元素,企图由此建立独特的中国芭蕾风格之创作方式,似有「抄捷径」的嫌疑。另外,在古典芭蕾技巧上加入中国民族舞蹈之后,不同的不再只是「舞蹈风格」而已,连「舞蹈种类」也产生了根本的变化。

这两种舞蹈美学形式的形式冲突包括:外显对内敛、轻盈对沈稳、直线对曲线、离心对向心、流动对静止等,这些美学冲突无法避免地减损了中国民族芭蕾的艺术价値,也因而削减了其国际影响力。

(本刊编辑陈品秀整理)

艺术家请回答-吴珮菁广告图片
秋天艺术节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世界舞台 尽在你手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