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电影导演罗兰.艾默瑞奇于二○一一年推出的《莎士比亚的秘密》一片,因剧情设定为那些伟大的「莎剧」其实都不是莎士比亚本人所写,作者其实另有其人,不论故事是虚是实,都引起现实「莎学」界的紧张,也把正统派与怀疑派的长年争论搬上台面,原来长期以来有不少人质疑莎剧作者的身分,其中还包含了名作家狄更斯、马克.吐温等,但这方面的声音一直被压抑。到底是不是「莎士比亚」写了「莎剧」,To be-lieve, or not be-lieve. That is the question!?
莎翁逝世已四百五十年,其神圣光环,迄今无人能与之匹敌,不仅令所有后世的英国作家黯然无光,连欧美的知名作家,无论是启蒙时期的歌德、席勒等大文豪,还是近代的易卜生、契诃夫等大家,都没人能够达到他在全球各地的影响力与超强人气。但这位举世闻名的剧作家到底是何方神圣,是什么样的生长环境与人生经历造就他,写出空前绝后的旷世巨作呢?
对大部分的人而言,莎翁,无疑地,就是一五六四年出生于离伦敦约一百五十公里的斯特拉特福小镇(Stratford-upon-Avon),一位做手套与买卖羊毛致富的商人的儿子。他在小镇上的文法学校学会了读书写字,甚至拉丁文与戏剧创作。一五九○年去伦敦闯天下,进去国王剧团(前身为宫务大臣剧团)当演员,写剧又写诗,靠著天赋异禀,马上受到剧界追捧,一五九九与剧团在伦敦市郊共建环球剧院(Globe Theatre),身为股东之一的他,一六一三年衣锦还乡,三年后在家乡辞世。
一部电影为小镇带来阴霾
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偏僻小镇出了个有史以来全世界最伟大的文豪,自然吸引无数的观光客来此朝圣,人数每年可达数百万之多,为莎士比亚故居信托会(Shakespeare Birthplace Trust,简称SBT)与小镇居民带来不可估量的巨大财富。然而,一部好莱坞电影《莎士比亚的秘密》Anonymous宛如一道晴天霹雳,在小镇上空落下一片乌云。电影预告如是说:
我们都知道莎士比亚
一直是最闻名的作家
创作了卅七部剧作,写了一百五十四首十四行诗
好几部史诗
那今天我们在这干嘛?
要是我跟你说
莎士比亚从来没有动笔写过一个字……
此片是一向「影」不惊人死不休的德裔好莱坞电影导演罗兰.艾默瑞奇(Roland Emmerich)历经十年的创作酝酿期,在二○一一年推出的力作,片中的莎士比亚被诠释为智勇俱无、口齿不清的一介匹夫,真正的主角是玉树临风的第十七代牛津伯爵爱德华.德.维尔(Edward de Vere)。在伊丽莎白一世时,负责主持宫廷戏剧与音乐会的他,以文采过人出名,又是女王的贴身护卫,因此,常被认为是莎剧真正的作者。艾默瑞奇从这个假设出发,穿凿附会出一个女王与贴身护卫暧昧不清的爱情故事,交织著宫廷内部的政治阴谋。尽管,此片作为娱乐片,并不全符合历史考证,也不具学术参考价值,但一问世,便在欧美媒体卷起了极大的浪潮,并波及了莎学学术界。
忧心于斯特拉特福镇的莎士比亚作者地位受到动摇的SBT,急忙动员学术界资源,赶在电影上映前夕办了「与莎翁会面六十分钟」(60 Minutes with Shakespeare)活动,由六十位莎学专家对每个问题做一分钟的简短答复,只不过,六十个问题是举办者整理出来,并由莎学正统派予以答复,等于是自问自答,而非公开辩论座谈。两年后其荣誉主席史坦利.威尔斯(Stanley Wells)教授与其研究主任保罗.爱德蒙森(Paul Edmondson)汇集了廿位莎学正统派的论述,出版《莎翁毋庸置疑:证据、论点、争议》Shakespeare Beyond Doubt: Evidence, Argument, Controversy,并用另一部电影《莎翁情史》Shakespeare in Love中拿著鹅毛笔、寻思写作的莎士比亚作为封面,以求剔除所有疑虑,中止议论。
正疑两派针锋相对愈演愈烈
但事与愿违,以「莎士比亚作者联盟」(Shakespeare Authorship Coalition)为首的怀疑派莎学研究者随即做出回应,在同一年(2013)出版了《莎翁毋庸置疑?揭露一个自欺欺人的产业》Shakespeare Beyond Doubt? Exposing an Industry in Denial,针对正统派六十个问题的答复,就论点与证据薄弱之处,予以反驳。不仅如此,有鉴于对莎翁身分的质疑长年以来遭到正统派的学术封杀,一如属正统莎学翘楚的詹姆斯.夏皮罗(James Shapiro)教授所承认:「质疑莎翁身分在学术圈是个禁忌!」联盟在二○○七年便开始《合理质疑宣言》The Declaration of Reasonable Doubt的联名签署行动,希望在今年能够得到足够的支持者,以确立质疑莎士比亚作者身分的合法性。
正统与怀疑两派针锋相对,剑拔弩张,在纪念莎翁逝世四百五十年的现下,不但未见尘埃落定,反而愈演愈烈。这一切难道都得归咎于电影导演艾默瑞奇的「无事生非」吗?还是如格雷姆.霍尔德斯教授(Graham Holderness)所言,是各路莎翁传记作家思想不一所造成的歧异,还是如史坦利.威尔斯将所有的质疑,归咎于「人们的虚荣与势利在作祟。这些人不愿相信一个出身相对卑微的人可以创作出举世闻名的文学杰作。」
其实,从《ID4星际终结者》Independence Day一片起,艾默瑞奇早已是家喻户晓的大手笔电影导演,要说他是为了出名,不惜「亵渎」至高无上的伟大剧作家,无法令人信服!更何况,他还不是首位怀疑莎翁的导演,在他之前,已有美国导演奥森.威尔斯(Orson Wells)、默片演员卓别林等。而疑莎之说并非空穴来风,早在一七八一年,名叫詹姆斯.威尔莫特(James Wilmot)的学者,便在斯特拉特福地区方圆五十英里到处寻找关于莎士比亚的文献记录,却无论如何也找不到任何关于他作为作家的记载,因此,他断定莎剧作者应另有其人。但最早将质疑为文成书则要到一八五七年美国人迪莉娅.培根(Delia Bacon)的《莎士比亚剧作哲学之呈现》,当时也正是对莎士比亚疯狂崇拜达巅峰之时。自此,疑莎派的知名人士便在增加中,如狄更斯、佛洛伊德、马克.吐温、瓦特.华特曼(Walt Whitman)、英国演员约翰.吉尔古德(John Gielgud)与德雷克.雅克比(Derek Jacobi)等等,都在「黑名单」上,使莎翁身分的疑云更挥之不去。
无名之辈中最出名的一位?
从正统莎学派的观点来看,即便双亲是文盲,一个商人的儿子从做手套转而去当演员,写剧本出名,对一个天才型的作家来说,的确不足为奇。不过,奇的倒是,他居然可以打败所有古今中外名家,永垂不朽;奇的是,他居然可以上通天文,下知地理,从医学、法学、园艺、航海、征战、到贵族的猎鹰活动无所不晓,琴棋书画无所不能,不但学贯古今(含拉丁文与古希腊文),还精通法文、西班牙与义大利文多国语言,深谙英、法、西、意四国不同的宫廷礼仪;奇的更是,相较于他浩瀚的创作,关于其生平的文献资料,竟少得可怜。即便生卒日期,还是依教堂记录的受洗日与葬礼日,被「公定」出来的结果。不仅如此,所有的亲笔写作的手稿、日记、书信往来,全付之阙如,但在证据确凿的史料档案上,倒留下了许多与一位伟大剧作家身分完全格格不入的记录。伦敦《标准晚报》Evening Stardard 曾报导:「一六○○年他在伦敦因七英镑的债务控告John Clayton,同年,为两先令的债务控告Philip Rogers,其后同样是Rogers,为的是价值约一英镑十五先令十便士的麦芽。一六○八年他为六英镑起诉了John Addenbroke。」而在斯特拉特福小镇上的法庭档案上,也有他拒绝为妻子偿还四十一先令,及因其他债务的诉讼文件。
英国历史学家Hugh Trevor-Roper在六○年代即指出:「在他死时,连个文人的挽歌悼词都没有,根据史料文献,他连学校都没上过,也没有结交过任何有学问的文友。他死时,家中一本书都没有,他自己也不会写字。是的,的确找到了六个签名,每个签名的拼法都不同,可悲的是,一些笔迹学研究者认为,这些签字是被别人握著手而写的。除了这些签字外,便再也找不到任何一个字母是出自他手的!」的确,所有歌颂与悼念莎翁的文人之作,全是在一六二三年首部以莎士比亚为作者名的《第一对开本》The First Folio出版之后的追记(注1)。难怪马克.吐温讽刺道:「莎士比亚是地球上曾活过的无名之辈中,最出名的一位。」
知名演员与导演也质疑
另一位美国知名作家亨利.詹姆斯(Henry James)居然还曾表示:「神圣的威廉是对世人最大、也最成功的骗局,这信念令我备受折磨。」难道,我们都被骗了吗?马克.吐温在其小品文〈莎士比亚死了吗?Shakespeare is dead???〉对人们居然相信,一位连自己的名字都写不好、搞房地产,又放高利贷的庸俗商人,就是卅七部旷世剧作的作者,极尽冷嘲热讽之能事。加拿大演员克尔.卡特勒(Keir Cutler)改编此文,演出独角戏,只见他拿起一本书,「你们看看,这是出生于斯特拉特福小镇的莎士比亚写的。」他将书侧立起来给观众看,快速地翻页,惊呼「哎呀!里面一个字都没有。」观众哄堂大笑!他两手一摊,对著观众高呼:「人们,醒醒吧!」
此戏于二○○三年在爱丁堡戏剧艺术节首演时,受到热烈回响,自此成了卡特勒的招牌戏,去年他总结十余年演此戏的经历,推出新戏《莎士比亚作者问题:一个疯子的视角》The Shakespeare Authorship Question: A Crackpot’s View,像在大学讲堂似的,他从正统莎学派的视角,夸张地介绍一本又一本质疑莎翁作者身分的书,并正颜厉色地警告观众,绝对不能碰这些危险读物,并告知观众得相信什么样的「神话」,才不会被视为误入歧途。卡特勒以冷嘲热讽的手法,充满戏剧性的表演,将对一代伟大作家身分的「信」还是「不信」之问,推至荒谬境地,令人捧腹不已!
另一位积极表态支持质疑派的竟然是英国知名演员兼导演马克.劳伦斯(Mark Rylance),他卅多年的戏剧生涯,演的尽是莎翁笔下的角色,从哈姆雷特到反串英国女王,无所不包。甚至是莎士比亚环球剧场在伦敦重建后的首位导演,并在那儿做了十年(1995-2005),似乎再也没有人比他更熟悉莎翁的剧作了。二○○七年他自创自导自演 《我是莎士比亚》I am Shakespeare,以幽默风趣的手法,介绍争论点、真正作者的可能人选与他自己的立场。
无法从同代人记录中找到莎翁
在质疑派的诸多论点中,最有力的两点,也是正统派至今未能反驳的,一是稀有书籍的来源,二是证实作家身分、莎翁在世时的文献记录。英国历史学家Anthony Pointon(注2)指出,莎翁引经据典之广泛,不是现在普通读者所能想像的,其所使用的书籍史料不是当时平民百姓随随便便就能买到与读到的,不单单是因为价格昂贵,当中有些还十分稀少,譬如解剖学的书。更重要的是,很多引用的书籍,在当时的英国根本都还没出现,只有欧陆才有,更遑论那些尚未被译成英文的拉丁文书了。再者,文学研究学者Diana Price(注3)提出了个关键问题,要是创作手稿付之阙如,是否还有其他当时的文献资料是可以证实一位作家的身分呢?她用地毯式的搜寻,在两打以上与莎士比亚同期的英国作家上,找到了如稿酬、与其他文人来往的书信、出席座谈会的记录、受委托写作或教学的请函、评论作者作品当时的文献等多重证据,唯独莎士比亚什么都没有,所有提到他是作家的文献记录没有一笔是他在世时的印记。
最令人惊奇,也最精采的,恐怕是德国莎士比亚学会会长托比亚斯.德尔林(Tobias Döring) 所叙述的轶事了:一六○一年英国宫廷发生一件重大事件,即艾塞克斯伯爵的叛变(The Earl of Essex Rebellion),政变前夕,伯爵的人委托莎士比亚所在的剧团演出《理查二世》Richard II,不仅如此,这部戏在当时全伦敦上演著,尤其刻意著墨理查二世被迫交出王权的那一幕。艾塞克斯伯爵似乎有意透过此戏,怂恿人民,逼伊丽莎白女王退位。聪明的女王明白其意,但也不是省油的灯,马上下令找出作者,并将导此戏的人格杀勿论,令人费解的是,当莎士比亚所在剧团面对枢密院审问之时,莎翁居然不须出席。由此可以看出,莎剧里所描绘的宫廷斗争、阴谋与王权争夺在在都是政治敏感异常的题材,创作者一不小心就会被卷入宫廷的权力游戏之中。锒铛入狱、惨遭酷刑或砍头,自不在话下。
信还是不信?问题留给读者
若一六○一年写《理查二世》的作者已死,莎士比亚却还活著,到底是谁写了莎剧呢?这恐怕会是个永远都解不开的谜!不过,更重要的问题应该是,要是莎剧作者的宝座空出,会影响读者享受书中的旨趣与智慧吗?莎剧的文学价值与在世界的影响力会因此而削弱吗?答案应该都是「不」吧!但试想,要是人们真的不再相信这位出生在斯特拉特福小镇的商人就是莎剧作者,要是每年不再有上百万观光客去那儿朝圣,毋庸置疑地,对小镇会是一大灾难,SBT势必也得宣布告终,这就难怪有些人要紧张了!
最后,导演赖伦斯之语尤其引人深思:「在省视莎士比亚作者问题上,明显暴露出,英国的文学与戏剧学术研究是不管用的,他们将所有合理、有力的质疑强压下去,我认为,我们不知道作者究竟是谁,是挺好的一件事!这不一定得与相信正统派的人对立,那位斯特拉特福出生的人会一直是人们心目中的作者,或许他是吧!不过,我自己是绝不相信的……」曾几何时,哈姆雷特的独白自问老响于耳边:「存在,还是不存在,这是个问题! 」(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the question!)没想到,如今,信,还是不信?(To believe, or not to believe)倒成了莎翁留给每个读者自问的问题了!
注:
- 1623年的《第一对开本》是由英国王室贵族 William 与Philipp Herbert出资出版,共印了1000 份,收录了36部剧作,班.琼森(Ben Jonson)写的序,上面有莎士比亚的肖像,这是最早以莎士比亚为作者名的出版物,距莎翁辞世已届七年。由于,这本伦敦出版书的作者名是Shakespeare,与斯特拉特福小镇教堂为莎翁整个家族施受洗所记录的名字Shakspere并不同,质疑派认为,此夏翁Shakspere与剧作家Shakespeare应是两个不同的人。正统派则提出拼法不同只是因为当时英国各地的拼写方式尚未统一,而造成的误差。
- Anthony Pointon著有《那位从不曾是莎士比亚的人》The Man who was never Shakepeare。
- Diana Price著有《莎士比亚的非正统传记:作者身份问题的新证据》Shakespeare’s Unorthodox Biography-New Evidence of an Authorship Probl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