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炜智
-
艺游在他方
岂一个「大」字了得—纽约林肯表演艺术中心
最近在施行翻修计划的林肯中心,其实当年它的出现,与纽约五○、六○年代的都市更新计划息息相关。虽然,林肯中心诸多表演场地在这许多年来一直为人垢病,但身为纽约客,大家仍然用心爱著这个在全球表演艺术圈子独树一格的表演艺术中心。它的庞杂、它的多元、它的兼容并蓄,恰恰好反映了纽约这个文化大融炉,在过去百余年间对大众娱乐业的贡献。
-
艺游在他方
美国娱乐业历史的原爆点—纽约卡内基厅
卡内基厅在某种程度上也由于它的地缘关系,从古典音乐、精致艺术的捍卫者,逐渐蜕变成为通俗表演艺术圈子里其人其作跨界进入所谓「古典」的殿堂,晋身成为「时代的声音」、「传世的经典」最好的一个跳板。也正因为它这微妙的地理位置,它与百老汇音乐剧作、它与爵士音乐流行歌曲、它与美国新生代创作者暨表演者等等,层层次次的因果循环,结下了不解之缘。
-
特别企画 Feature 摇摆在商业与艺术之间 未来仍「令人期待」
进军百老汇十五年 迪士尼霸业坎坷
从一九九四年起,娱乐业一方霸主迪士尼,以《美女与野兽》舞台剧版正式跨入纽约百老汇。十五年来,财力雄厚的迪士尼,除了在硬体设施上翻修经典老剧院,让老街区咸鱼翻身颇受好评外,把「家庭娱乐」的气氛带入了一向以成人观众为主的百老汇,也制作了像《狮子王》这样长销不辍的经典作,但纠葛于商业与艺术之间,作品的毁誉参半,都让迪士尼的百老汇霸业,让人「一方面寄予祝福,一方面也拭目以待。」
-
特别企画 Feature 《艾薇塔》作词大师 《狮子王》写景抒情
提姆.莱斯 一则纵横舞台与电影的传奇
电影动画与音乐剧《狮子王》的动听乐音,结合了提姆.莱斯的精湛文词,才得以成为脍炙人口的经典歌曲。早年即与洛伊.韦伯写下多出经典音乐剧如《约瑟夫与他的梦幻彩衣》、《万世巨星》、《艾薇塔》,早早地攀上了创作高峰,后来转战电影圈,也创造出了《阿拉丁》、《狮子王》这等佳作,过去四十年来,只要说到提姆.莱斯,「流行金曲」或「白金唱片」的影子便如影随行地跟在左右。
-
特别企画 Feature 音乐之外 爵士vs.音乐剧
大城小调,舞台上的爵士氛围
所谓JAZZ,在音乐剧的世界里,主要还是一种元素,是一种风味,是一个时代(原则上多指二○年代)的声音,是一种地域性、种族性很强的音乐,它往往和大城市的黑人族群,或者夜店族群紧紧相连在一起,纽约和芝加哥夜总会、纽奥良的小酒吧大城,小调,夜色,人情。在音乐剧里,它并非一种独立的音乐,像它在夜总会、在舞池、在演奏厅、在唱片录音室里一样具有独一无二的自由度和豪放气质。
-
特别企画 Feature
音乐剧历史相关年表
1866 《黑驼魔法师》The Black Crook 1904 〈时报广场〉正式命名 1924 《学生王子》The Student Prince from Heidelberg 1927 有声电影正式问世 1927 《画舫璇宫》Show Boat 1928 《三便士歌剧》 1929 纽约股市崩盘,产生连锁效应,史称「经济大萧条」 1931 《为卿高歌》Of Thee I Sing,为史上首部获得普立兹戏剧奖的音乐剧 1932 制作人齐格飞(Florenz Ziegfeld)过世(1869-1932) 1935 《乞丐与荡妇》Porgy and Bess 1943 《奥克拉荷马之恋》Oklahoma! 1945 《天上人间》Carousel
-
特别企画 Feature
戏,仍然要继续
不说大家可能不相信,事实上,九一一事件发生后,百老汇只停步一天半,在当时的市长朱利安尼一声令下,各剧院立即在九月十三日便重新开张,务必让百老汇剧场生生不息地搏动下去。
-
特别企画 Feature
百老汇音乐剧发展史上的十件大事
今日纵横全球的音乐剧,竟是源于一把无名火?纽约会成为戏剧之都,跟地铁通车有莫大关系?十件历史大事,让读者迅速一窥百老汇音乐剧百多年的流变发展,让你知道,音乐剧如何变成今朝今貌。
-
特别企画 Feature
从作曲家到音乐剧之王
谁是百老汇之王,从台湾音乐剧CD、DVD销售排行榜上看来,作曲家安德鲁洛伊韦伯铁定是台湾人心目中的天王。但这两年,洛依‧韦伯的作品渐渐从百老汇下档,新作未出,这位才气洋溢但举止行径往往令导演、演员又跺脚又扼腕的霸气天王还有机会风云再起吗?
-
特别企画 Feature
等待下一轮的 洛伊‧韦伯王国盛世
普林斯掌舵造就《歌剧魅影》旋风 洛伊韦伯在剧坛有今日的地位,其实最该感谢两位导演――百老汇传奇天王哈洛德普林斯和出身莎剧的崔佛南恩(Trevor Nunn)。 当《万世巨星》在伦敦与百老汇首演时,几乎无「舞台美学」可言,全剧被堆砌成今古交错的大型演唱会, 到了约十年后,《艾薇塔》的唱片大卖,洛伊韦伯及搭档提姆‧莱斯(Tim Rice)决定将之搬上舞台,邀请普林斯为其掌舵,这才终于将洛伊韦伯的作品从哗众取宠的热门歌友会提升成有风格、有品味的「百老汇等级」作品。 两人在约八年后再度合作,《歌剧魅影》在普林斯的统御下,以出色的场面调度和环境剧场的氛围,遮掩了戏剧文学上的不足之处,使之一跃成为全球最卖钱的音乐剧,连今年(2004)美国共和党为拉拢选票,党中央还下令到百老汇「包场」,要让恪守清教徒传统美德的保守派党员与家人共享极尽声色之娱的《歌剧魅影》。 可惜在九○年代尾,改编自儿童文学的《微风轻哨》Whistle Down the Wind在美试演,普林斯与洛伊韦伯因歧见而分手,阵前换将的《微风》一剧并不成功,反而是下档后重新制作的英国巡回版较予人温暖清新的感觉。 崔佛‧南恩出手,推叠《猫》剧奇观 除了普林斯,洛伊韦伯另一位长期合作的对象则是出身皇家莎剧团的崔佛‧南恩。 或许与南恩长年在莎剧团体中的训练有关,很多时候由他执导的音乐剧会因过分胶著於戏文,或陶醉于由舞蹈、布景等堆砌起的视觉奇观,而丧失焦点。近年由他执导的经典名剧如《窈窕淑女》、《奥克拉荷马之恋》、《南太平洋》等,都有类似问题。然而他延袭自普林斯「电影剪接」式的场面调度手法,却深深掳获人心,特别是大量使用旋转舞台、升降平台的效果,很得一般观众喜爱。 南恩与洛伊韦伯近年的作品,往往沦为大而无当的绣花枕头,然而他们在八○年代全盛时期的合作,倒颇具看头,尤其是《猫》剧――在两人原先的构想里,《猫》剧就像一场巨型的马戏秀、贺岁秀(pantomime),没有剧情,没有主题,就只有满台乱跑的猫,南恩
-
特别企画 Feature 二○○四年东尼奖颁奖典礼彩排现场
一个东尼奖死忠迷的现场目击
每年东尼奖当天上午的颁奖典礼彩排,都开放热情戏迷免费入场参观。在此除了可以看到与电视转播无差的现场表演,还可以看到电视转播看不到的加料演出。今年的彩排空档,就可以看到主持人休‧杰克曼穿著汗衫上台高歌,还有精采的早期百老汇剧作的电视广告,看得戏迷们大呼过瘾。
-
特别企画 Feature 第五十八届东尼奖
刺客大赢家 可爱大街抱走最佳音乐剧
今年上演了极多新话剧,成绩却普遍不佳,反倒是推出新版的几部旧作还算让人耳目一新,最具气势的《亨利四世》将原本上、下两集的结构,重新剪裁成四小时的史诗,舞台上还铺排出难得一见的大型战争场面,只见旌旗遮天,杀声如雷,极具震撼力。 音乐剧方面,新作品《绿野星踪》(The Boy from OZ,台湾译《奥兹来的男孩》),脱胎自澳洲真人真事,男主角「彼德‧艾伦」由近年声势节节高涨的休‧杰克曼(Hugh Jackman)领衔主演,老资格的剧迷将其明星丰采与四、五○年代的玛莉‧马汀、伊索‧摩曼等相提并论,每夜散戏时后台出口更被热情的观众挤得水泄不通。今年东尼奖有幸再度请他来重拾主持棒(他也是去年的主持人),阿休哥获奖的消息则根本不必等候打开信封,便早成定论了! 其他还包括之前得奖呼声最高的《罪恶坏女巫》――恰巧也以《绿野仙踪》为引子,不过演的是奥兹国幻想世界的故事,好心白女巫与坏心绿女巫之间缠斗经年的恩怨情仇、成长点滴。自外百老汇移师入主的《可爱大街》(Ave. Q,台湾直译《Q大道》)小兵立大功,意外夺下最佳音乐剧大奖;全剧假「可爱」之名,切入二十一世纪新生代主人翁的社会问题,让真人与布偶在台上演出这场「成人秀」,刻画剧中主角如何学习从《芝麻街》的世代成长蜕变以为社会中坚分子。再加上旧戏新演的《大城小调》Wonderful Town、《屋顶上的提琴手》、《大河-顽童历险记》Big River,以及震惊四海的《刺客》Assassins等。 从历史走出来的《刺客》 《大城小调》为伯恩斯坦的旧作,故事描述一对来自俄亥俄乡下的姐妹花来纽约寻梦,历经重重挫折,最后总算有了立足之地的故事;《提琴手》则因导演拿捏失准,艺术成就极差。 值得一提的《大河》改编自马克吐温经典小说(演的是哈克的故事),由聋哑剧团与百老汇演员携手联演,全剧把手语当成场面调度的一部分,每句台词和歌词,在台上都有两种语言同时演绎,在第二幕的最高潮,全体演员现身舞台深处,由哈克领头齐唱主题曲,唱到激动处,突然弦声俱寂,只见台上演员仍用手语专心一致地「唱」著,场中却四下寂然,真真剧力万钧!
-
特别企画 Feature
百老汇新星
得东尼奖却不一定红。在潮起潮落的百老汇大道上是习以为常的定律。即将在华裔歌手杨呈伟的音乐会中,担任国家音乐厅交响乐团指挥的杰森‧罗伯‧布朗,似乎就是这样的例子。出道十年以来,曾获两次东尼奖提名、一次「最佳词曲」的桂冠,旅美音乐剧专家陈炜智告诉你,关于这位得了奖还挨饿的东尼奖得主的故事。
-
艺知平台
叹为观止的剧场魔法
《歌剧魅影》出神入化的总体剧场效果,既满足了挑剔成性的评论家胃口,更把全场观众把玩在手掌心,使人对整部作品欲拒还迎、又爱又恨──恨它的剧本、词作与音乐没有再深一层,把《歌剧魅影》无穷无尽的戏剧张力逼到极限;爱它的场面调度足以名垂青史。而负责整体场面调度的,正是百老汇史上最具传奇色彩的天王大导演哈洛.普林斯。
-
艺知平台
金光闪闪中的暗黑心灵
由于本身性格影响,加上童年失学,流落歌台舞榭跑码头为生,年纪轻轻便尝尽世情百态的佛西于其美学与人生哲学中,总带有一份浓浓的末世质感。好友替他取了「黑暗王子」的绰号,除调侃他终年一袭寡妇般的黑衣黑裤,更点明他在「佛西式」简约、性欲美学底下,对于人生负面印象的偏好。筹备《芝加哥》时,佛西更因压力过大动了心脏手术,鬼门关前走过一遭的佛西返回剧组后,对整部作品的视角和观点更深深陷入无垠的黑暗世界。
-
戏剧
喵喵声中看见剧场奇观 音乐剧
《纽约时报》前剧评主笔法兰.克里奇在《猫》剧于百老汇首演时便预告:「一定有一个理由会支撑《猫》剧,让它在百老汇存活很长很长一段时间道理很简单,因为这是出会把观众带进完全幻想空间的音乐剧,而这个幻想空间可能只存在于剧场艺术里。里奇这番见解,预示了《猫》剧长达十八年的演期,也透露出在伴随《猫》剧而来约莫十年的「奇观音乐剧」时期,创作者将音乐剧场的文学性及其缜密整合的特色化约成简单的视听奇观,通行海内外各个不同文化族裔及语言社群,成功将之完全「国际化」、「统一化」。
-
现象视察
土法炼钢做中学
人才的限制可说是国内音乐歌舞剧(以及商业剧场)发展的重要瓶颈,国内剧场教育体系内,几乎没有在「歌」、「舞」、「剧」这三个介面间作接驳和汇整,加上目前剧场硬体条件无法及时配合、制作/创作群的美学视野还待增广开拓、评论家及观众的鉴赏标准与史观极需建立的大前提之下,台湾商业歌舞剧场的体制建立目前似乎只能靠每一次推出新作的历程中学步行走。
-
焦点
大师离席──罗宾斯留下的伟大时刻
一九九八年七月二十九日,杰洛.姆罗宾斯溘然辞世,享年七十九岁。七月三十日晚间八时正,百老汇剧院区全区熄灯,为舞罢离场的大师默哀致意。 自一九三八年罗宾斯入行,整整六十个年头,他不曾远离过热爱他的观众一步。一九八九年,他集结生平创作过的名剧选段,凑成一出《超级百老汇》Jerome Robbins' Broadway豪华集锦秀,获颁他的第五座东尼奖。几十年来,罗宾斯独特的优雅风格,以及其中蕴含的无限戏剧张力,在在都令观众难以忘怀。美国Playbill杂志在罗宾斯的纪念专文里便罗列了一长串「罗宾斯的伟大时刻」: 《锦城春色》On The Town里,三个水手大唱New York, New York, it's a wonderful town.的段落。 《西城故事》里,东尼与玛莉亚舞会相遇的梦境。 《玫瑰舞后》Gypsy里,丑小鸭露易丝摇身一变,成为脱衣舞天后的〈我来取悦你〉Let Me Entertain You。 《小飞侠》Peter Pan里,彼德潘拉著温蒂、麦可、约翰飞上伦敦夜空的〈我在飞〉I'm Flying。 《春光满古城》A Funny Thing Happened on the Way to the Forum的开场,众人高唱〈欢乐今宵〉Comedy Tonight。 《国王与我》The King and I里的〈汤姆叔叔的小屋〉舞剧。 《屋顶上的提琴手》开场,旋转舞台开动的历史性的一刻。 以上例子只是罗宾斯作品的一小部分,却几乎写尽五〇、六〇年代大半篇百老汇歌舞剧发展史。罗宾斯的编舞、导戏特重「动作感」。只要会让作品进行迟滞,哪怕是再轰动的章节段落,他也会二话不说直接删掉,一旦戏剧动线原地踏步,他就开始动脑筋。最有名的例子是在《西城故事》的〈玛莉亚〉一曲,他与撰词的桑坦争辩许久,东尼在唱这首歌的时候「到底做了什么事?」他认为,歌舞剧就是歌舞剧,观众不是枯坐在戏院听演唱会的。既然这是一首戏剧里的挿曲,就不能当成艺术歌曲来表演。最后,他们在这首歌曲进行时,透过多道换景手续,把东尼从舞会「换」到大街,再「换」到后街防火梯边,戏剧才得以一泻无碍。
-
焦点
纽约黑街殉情记
《西城故事》的戏剧语言、美学手法早已过时,然而这部作品背后隐含的文化、历史意义以及它所集汇的创作才华,才是让它名列五〇年代古典音乐剧压卷作品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