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代华文戏剧漫谈》(国立台北艺术大学 提供)
艺@书

写一封「华文戏剧」的邀请函

无论在剧场实践或研究理论上,「华文戏剧」仍处于建构的进行式。研究「华文戏剧」须具备庞杂多元的知识系统,对多国地域社会与文化史的基本涉略;且即便熟读万卷书,若无法长时间持续观察与田调,实难深入其境。「华文戏剧」在台湾的研究者并不多,《当代华文戏剧漫谈》成为一封邀请函,从作者的观察与体会出发,借此广邀更多有志者进入多元的华文戏剧历史与视野。

无论在剧场实践或研究理论上,「华文戏剧」仍处于建构的进行式。研究「华文戏剧」须具备庞杂多元的知识系统,对多国地域社会与文化史的基本涉略;且即便熟读万卷书,若无法长时间持续观察与田调,实难深入其境。「华文戏剧」在台湾的研究者并不多,《当代华文戏剧漫谈》成为一封邀请函,从作者的观察与体会出发,借此广邀更多有志者进入多元的华文戏剧历史与视野。

《当代华文戏剧漫谈》一书,是台北艺术大学戏剧学系助理教授于善禄于磨课师(MOOCs,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开设「华文戏剧概论」课程的轨迹记录与个人多年的研究踪迹。他尝试梳理错综复杂的众多社会脉络,并从个别艺术家生命史中旁敲侧击,亲临剧场田调考察,以深入浅出的方式,让读者一窥华文戏剧的多元面貌和认知概念。

如何认识「华文戏剧」?

本书先以简史形式叙述华人移民史、清末迄今的华文戏剧发展概况,接著锁定香港、澳门、新加坡三地的戏剧简史与访谈作案例,再辅以多篇作者的亲身观察与华文戏剧代表剧作的评论文章。于善禄提供了我们一种认识「华文戏剧」的方式,即必须对华人移民离散史及各地华人落地生根后的文化处境与社会脉络有基础的认知,方可从中观察戏剧作品与此背景的互动关系。这看似简单枯燥的方法,却是最有效且扎实的途径。我们才能理解,《中英联合声明》后的香港戏剧界何以持续涌现一批「九七剧」;多元语言剧场在新加坡英语霸权下象征的抗争意义;台湾小剧场运动的百花齐放的政治与美学;澳门剧场如何在充斥博弈业的生活环境,作出反思批判与人性探索。

初接触「华文戏剧」者,往往会产生既熟悉又陌生的疏离感,即便是中华文化的继承者,却可能因身处于不同的国家地域、社会脉络与文化语境等,而各自建构自身不同的文化想像与戏剧作品。于是「华文戏剧」作为一种概念词或术语,就具有相对模糊与复杂的特质。首先,地理范围上除了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台湾、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等华人人口数占有多数或一定比例的地方,离散在世界各地的华人或在文化上认同中华文化的非华人社群,他们从事的戏剧活动,皆可视为「华文戏剧」。因此,多元语言的使用(例如:华语、台语、粤语、英语、马来语等)、不同族裔演员和复杂的文化认同等,皆是「华文戏剧」迷人有趣之处,亦是永远挖掘探寻不完的多元文化秘境。

「华文戏剧」作为一种视野

无论在剧场实践或研究理论上,「华文戏剧」仍处于建构的进行式。从上述可知,研究「华文戏剧」须具备庞杂多元的知识系统,对多国地域社会与文化史的基本涉略;而且即便熟读万卷书,若无法长时间持续观察与田调,实难以深入其境,亦会产生文化隔阂。「华文戏剧」在台湾的研究者并不多,《当代华文戏剧漫谈》成为一封邀请函,从作者的观察与体会出发,借此广邀更多有志者进入多元的华文戏剧历史与视野。当台湾在建构自身的文化想像时,或可以此借镜不同地域和国家的文化与社会经验,梳理异同之处,学习实践的可能性。亦唯有愿意了解身旁邻居甚至远亲的喜好、经验、生活和文化时,他们才会意识到关心与存在,进而开启对话,并逐渐尝试了解彼此,自己亦得以被看见。借由认识「华文戏剧」的多元性和复杂性,使其成为台湾读者、观众和剧场界的观察视野,《当代华文戏剧漫谈》只是开始,而非总结。

 

文字|陈志豪 国立台北艺术大学戏剧学系博士生

艺术家请回答-吴珮菁广告图片
评论与回响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Authors
作者
新锐艺评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