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的表演场馆今年加入了两个生力军——台南市的台江文化中心与新北市的树林艺文中心,预料都将成为在地文化力量挥洒的基地。在欢喜新馆落成同时,因「前瞻基础建设计划」而展开的各地文化场馆升级,是否也将改变展演生态,展现出新颖面貌?但在短短两年间,从检视、评估、执行到完工结案等,似乎在时间上略显不足,虽是有资金的挹注让年久失修的地方场馆重生的美意,但若未能在有整体考量的状况下,想让表演团队不被各馆硬体限制、自在挥洒创意的初衷,这场及时雨是否能发挥最大的功效,还尚待观察。
二○一九年,分别在南北两地完工的地方场馆,是表演艺术圈的关注之地──台江文化中心「剧场栋」包含一座可以容纳四百至六百人专业级多功能剧场、展演空间、排练场及户外舞台可供挥洒;「教室栋」则配合社区大学经营,在图书馆、轻食餐饮等加持下,让原本不看好的场地有了极佳的回馈,成为剧场与社区共生的亮点。而树林艺文中心展演厅邻近树林火车站,在硬体上可转换从单面、三面及四面观众席,容纳多至五百位观众。六月起试营运期间,也逐渐有在地表演团队与居民参与,步履稳当──指标性的地方场馆成形,再加上从二○一七年起「前瞻基础建设计划」推动,城乡建设案下各地场馆展开升级至今两年,表演艺术团队预计在此时,应该要能无所顾虑在舞台上发挥、展开巡演。计划看来完美,然现实与理想是否终能画上等号?这个答案,却不能那么简单理解……
初解长年沉疴 专业提升仍须努力
在卫武营国家艺术文化中心于去年完工后,国家表演艺术中心之下北中南整合正式到位。国家级场馆皆为大型表演厅、都有最新颖的设备条件,被视为金字塔尖端。在多年「活」化场馆、培育「杰」出团队、「媒」合两端的补助后,中小型团队该有足够能力进入最高阶层场馆。在中间区块空出来后,基层的扶植团队就可以往上长大。如此在金字塔各个位阶扎实发展,并且建立场馆与团队相辅相成、生生不息的环境。
现行文化中心场馆,大多是早年在「十二大建设」计划下盖成的,屋龄也已超过卅年。期间平均每十年中央会拨款补助修缮,对于场馆来说,平时修缮并无法找专业剧场设计顾问,取而代之的仅是一般建设或装修公司。这波剧场的升级计划,本意是希望能够优化场馆专业,在团队有能力茁壮之时化作「及时雨」,在减低设备器材、旅运与交通等成本下,得以考虑巡演、积蓄能量打造新作,同时,也让各地场馆也能借机发酵活络。然而此番美意,一开始就出现崎岖。资深舞台监督魏锴解释:第一阶段八月公布、十一月收件的时限与尚嫌不足的经费,对于场馆来说,并无法充分评估实质的「专业升级」的计划,只能针对具急迫性与表面上的漏水、观众座椅汰换、空调、照明、无障碍设施、贵宾室等提出申请,无法顾及音响改善或悬吊系统等检测。另一方面文化部行政人力与技术专业在短时间内,也难以负荷各地送来的评估报告。两年下来,剧场设计王孟超形容:「只够洗头,不够剪发。」解决的是过去该修该补的,至于著眼「专业提升」,尚未及格。但所幸文化部有提供后续扩充计划的空间,以补其不足。
「场馆完工后,硬体维护不容易,地方政府财政若不能补足,器材不用最后也只能眼睁睁地看它放著折旧。」长期观察各地场馆活化进程的本刊总编辑黎家齐提出:「况且,地方性场馆人员过于精简,演出却一定要有人力配合,最后经费还是可能转嫁到演出团队上。」的确,目前虽有两厅院、卫武营、台中国家歌剧院、台南艺术大学、成功大学、台南市政府文化局等单位办理人才训练,然而「技术并非一蹴可及,设备也并非最新就最好。」魏锴说:「旧系统换新,新机器必须悬吊很多马达在上面,然而老房子是否能够承受所有重量?新系统不需要人力执行演出,但养机器却比养人还要贵!再者,北中南加上戏曲中心、北艺中心、云门剧场,六个场馆全用自动化控制,但却用了五个系统。机器打开完全是不同介面,也加深技术人员跨馆操作的难度。」王孟超更指出,荷兰所有剧场在自动化过程中,便克服了建筑物结构上困难,将所有吊杆距离统一为廿公分。如此规格化统一,才使得「没有一个剧团演出会因为设备妥协」。此外,在剧场升级或完工之后,能否在营运上发挥最大效益却是一大难题,王孟超感慨:「人,是最麻烦的。人事并不属于文化部管辖,因此只能在硬体上面补助。『艺术总监』以及『行政法人』制度也许是目前讨论最适合的,然而真正执行,也有相当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