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明衰退的表征:过多是非选项,缺乏申论
思想不短路

文明衰退的表征:过多是非选项,缺乏申论

人们在脸书上的贴文,初期网友只能上去点赞,后来增加了爱心、加油、惊、怒、哀、乐等其他6种表情符号选项,但和YouTube的正、反标记相比,只是五十步与百步之差。将意见或情绪简化为符号表达,仿佛非黑即白,在文明的发展上实属一种导向弱智的行为,也可能反映出网路社群型态造成人类自我意识衰退的一项潜在危机!

人们在脸书上的贴文,初期网友只能上去点赞,后来增加了爱心、加油、惊、怒、哀、乐等其他6种表情符号选项,但和YouTube的正、反标记相比,只是五十步与百步之差。将意见或情绪简化为符号表达,仿佛非黑即白,在文明的发展上实属一种导向弱智的行为,也可能反映出网路社群型态造成人类自我意识衰退的一项潜在危机!

疫情期间现场音乐会减少,笔者也不常出门,待在家里上YouTube补看了许多工作忙碌时未能好好欣赏的影片,尤其是自己喜爱的某些早期大师级演奏家的影音档案。以西洋古典音乐而言,过去不同时期的作品内容固已定格,但其演奏风格却会随著时代的不断前进而变化,且在许多诠释细节上常会因人(演奏者)而异。譬如同样一首拉赫玛尼诺夫《D小调钢琴协奏曲》的开头主题,乐谱上虽有基本的速度标示,但作曲者本人的历史录音和他同时代其他钢琴家所采用的速度就不太一样;到了20世纪中叶和末叶,一般对该曲普遍习惯的平均速度又分别产生了变化。对笔者而言,在这方面并没有一个绝对的标准,最大的乐趣反而是欣赏不同演奏版本的各自特色。因此每当看到这类影音档案总有一些网友在底下按倒赞时,我心里其实蛮好奇的!

按赞之外,有何想法?

Youtube萤幕下方有赞或倒赞的两种符号,反映网友对影片的好恶。若视频内容属于某些政治或社会议题,直接了当的两个正负选项,或能被视为一种单纯的民意表态;但表演艺术的内涵是非常抽象的,笔者个人从音乐专业的角度,十分好奇那些倒赞符号背后的真正想法或想表达的意见。可惜在YouTube让网友输入留言的栏位中,却很少看到什么较具体的意见陈述。在今年7月的本专栏里,提到已故美国名时装设计师郝斯登(Roy Halston)对媒体评论爱恨交织的往事,常将「评论不重要」挂在嘴角的他,展演后却禁不住翻遍报章想看看各家评论的意见。在当今的网路世界里,即使网友甲、乙大多并非专业评论家,但作为受众对演出有任何稍微具体的看法,无论正反,对于笔者而言却都是值得善加分析的参考资料,远比肤浅的赞、倒赞更具意义。

人们在脸书上的贴文,初期网友只能上去点赞,后来增加了爱心、加油、惊、怒、哀、乐等其他6种表情符号选项,但和YouTube的正、反标记相比,只是五十步与百步之差。将意见或情绪简化为符号表达,仿佛非黑即白,在文明的发展上实属一种导向弱智的行为,也可能反映出网路社群型态造成人类自我意识衰退的一项潜在危机!欧洲启蒙运动初期的哲人笛卡尔揭橥「我思故我在」,重点是在个人觉醒的过程中,知其然、更须知其所以然;在性情的或动物性的直觉感受之上,还得加入理性思维的组织或辩证,并有条理地陈述出来。

专栏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