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从剧场声音设计、声音创作计划,到6月份即将首演的声音剧场作品《听起来像声音?—石-头-S-tone》,看似自然而然的创作脉络,让李慈湄在角色转换中梳理声音创作的各种挑战。2020年,她与编舞家林宜瑾、坏鞋子舞蹈剧场所合作的《吃土》,利用北管入乐,透过电子音乐的再诠释,成功地在视觉舞蹈作品中掌握听觉感官的话语权。此后,她便踏上以声音创作为主体的浩瀚之路。
李慈湄在从事剧场声音设计工作后,如何触发听觉感知的张力成为她心中反复思考的问题,而新点子实验场《听起来像声音?—石-头-S-tone》的作品源起,来自于2020年所发展的《凝结历史残响:台湾洞穴的感知叙事》声音计划,透过洞穴空间放大声音张力所带来的听觉经验,让她思考:「我从怎么去『制作』这件事,转向『如何去听?』」
延续洞穴声音计划产生的反馈,如何运用感官去处理观众的听觉角度,到底听到了什么?接受到什么资讯?对于人体感官捕捉外在动态、人类生存环境快速变迁等因素好奇下,也就成为李慈湄创作期间的自我提问。另外,当时进行田野调查时大量接触矿工,强烈感受到人类社会的某种生存状态,包含著采集资源的使命,进而促使身体产生大量劳动性等。
李慈湄从阶级观点来衍伸矿工具生存状态的劳动特质,思索如何透过声音描绘出这层意涵,成为本作的重要课题;且因过去她曾为社运文化工作者的身分,书写底层故事则成为创作前期的明确轮廓。在制作期前后陆续加入合作伙伴后,他们再把整个问题的框架梳理得更清楚,很快的,她决定要透过声音文本的一部分,由文本来说故事,刻画出当代声音剧场的形式。当代声音剧场创作并没有一定的规则或案例去依循,她便顺著演员创作的声音作为素材,将文字语音编织为声音,再透过声音产生的特质去发展,例如节奏感,被当作一种器乐声响去延伸,「文字被念出来后,听起来就像声音,观众看完整个作品不会觉得像文本剧场,反而会觉得像听了一整场的音乐或声响表演。」李慈湄说。
有趣的是,作品中两位演员的实验过程,他们抛开台词诠释,从语音找到身体的动力,而这个发展不仅止于发展声音而已,更让李慈湄觉得惊喜的是,「因为我们已抛下诠释语言的意义,透过语音动能,进而带动身体动能,居然能够扣回所表现的主题,并让观看方式有所连结,让我们觉得很有趣。」例如随著念某段话,部分文字念起来特别有感觉,演员可能会重复或是变化这些字,再加上身体的动作,然后就做出人类变成机器运动的形象,透过演员所创造的韵律性,李慈湄再接续编曲,使用电子音乐铺叙,并根据人声与文本架构发展来设计声响质地,进行一连串串接、支撑,或是带出指向性的戏剧张力。
李慈湄侃侃而述:「虽然说我是声音创作者,但这次大量处理文字这件事,也带给我很大的刺激,文字本身就是声音,而这个作品名称是『听起来像声音』,其实当我们阅读时,脑中就会有声音。我发现现今社会文字运用已偏向短影音或媒体,可能就一两行字,但我在念这些字却没办法听到声音,最大因素来自于这些文字不是以语音作为出发,而是以视觉出发,特别是我们使用很多简语,例如政确,也就是政治正确,完全从视觉去进行缩写。」
对于她来说,希望能借由声音所建构的世界观刺激观众感知,并能从中领略抽离文字符号后的人声语音,带领听觉视野迈向另外一种声响层次。
李慈湄
毕业于国立清华大学哲学研究所;创作养成一路从社运工作者、剧场音乐设计,到电子音乐与声响艺术家。声音创作包括《寻找女神》(2017)、《未来避难所》(2019)等,近年主持2020 CREATORS计划《凝结历史残响:台湾洞穴的感知叙事》,探讨声音空间性与历史的关系;《原子交换链》则推广台湾电子音乐创作。2021年,参与剧场作品《群众》声音设计,获第18届台新艺术奖「表演艺术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