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榆钧(梁大文 摄)
焦点人物

王榆钧:在无数次的摇晃中,雕塑想成为的自己

继《青春不朽》(2020)记录了「不朽的青春——台湾美术再发现」中雕塑家黄土水《少女》胸像修复过程之后,这个创作团队在2021年因「光——台湾文化的启蒙与自觉」再度聚首,这回则以《甘露水》记录了消失63年后重见天日的黄土水同名作品的曲折身世。片中,以一首〈暝尾的祈祷〉轻巧却令人惊艳地,悠悠唱过台湾史中那段「摇摇、幌幌」的时光的温暖女声是王榆钧。

继《青春不朽》(2020)记录了「不朽的青春——台湾美术再发现」中雕塑家黄土水《少女》胸像修复过程之后,这个创作团队在2021年因「光——台湾文化的启蒙与自觉」再度聚首,这回则以《甘露水》记录了消失63年后重见天日的黄土水同名作品的曲折身世。片中,以一首〈暝尾的祈祷〉轻巧却令人惊艳地,悠悠唱过台湾史中那段「摇摇、幌幌」的时光的温暖女声是王榆钧。

出身剧场,以《Break and Break !无用之地》(2018)、《阿忠与我》(2021)等音乐设计为人所知,王榆钧的创作领域还触及诗歌、电影等领域。这两年,她的触角延展至视觉艺术,为「不朽的青春」参展作品设计音乐,发行了展览音乐专辑;其首次在画廊展出的个人创作〈Saudade〉(萨乌达德)也在上月落幕。令人意外的是,这位以音乐为语言,自在游走各域的创作者,其音乐养成却如野地漫长的花草。

在〈暝尾的祈祷〉的歌词笔记上,王榆钧写满了注音与节奏,角落还塞了几行神秘数字,她笑著坦承:「我不会写五线谱,这是最后一段左手与右手的弹法。」这首全以五声音阶的钢琴黑键弹奏的歌谣,唯一的破格是唱到「半眼」处。问她选择黑键的理由,「你考倒我了。也可以用白键弹,但那音与感受不同,不是直觉的弹法。所以我选择都弹黑键。」她耸耸肩,「我只能回答到这个程度了,这是我专业的极限了。」

「我从来不是用我会的乐器做音乐,而是想像这些音乐的诠释需要什么样的声响——是心中的想像的声音,带领我去靠近它。」王榆钧是个彻头彻尾的感觉派,从会计系退学,闹了家庭革命,转考戏剧系,她的音乐起点是大学购入的一把便宜吉他。她还记得大学时的某个夜晚,从没学过吉他的她,为了排遣学习的苦闷,就去宿舍顶楼「乱弹」,「弹著弹著,就天亮了。我不知道自己在弹什么,但好快乐。我始终记得这个感觉。」

〈暝尾的祈祷〉也是在天渐光的暧昧时刻写成。她说,创作的起点是某天读完《甘露水》相关报导,感觉「身体里有个很热的东西在流」,「我想以一首简单的歌谣,让人们能够吟唱、能够回忆。」她用了2个月的时间,先是拟仿雕塑姿态,双手交叉弹奏钢琴,写下华语版的词曲〈夜祷〉,接著请艺术家宛璇与台语老师协同台语翻译,细究每一个咬字与意象,比如「夜」改为「暝尾」,「渗透」改为「浸透」,「安静」则为「静寂寂」等。台语歌词定案后,曲调再顺著台语气口重写,「我记得完成的那天,是早上6点,下午就进了录音室。」

王榆钧说,为诗句、为视觉艺术作品创作与剧场最大的不同是,她得独处,得在凝视作品中捕捉感觉,但皆如日本修复师森纯一形容黄土水创作时的「摇晃」状态,「当我们从时间去理解『摇晃』,那是创作的想像还是雏形,慢慢成形的过程。如同幻影,在每一次摇晃中逐渐成形、清晰。」

今年40岁的王榆钧,用马拉松的耐力赛比拟音乐职涯,持续摇晃著她的创作与生活。这位非科班出身的创作者,游走边缘,在每一回的摇晃中,终于确认音乐就是她的归属,逐渐成全自己活出最健康且最接近真实的状态。那感觉很好。

新锐艺评广告图片
评论与回响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王榆钧

1982年生于高雄,毕业于台湾艺术大学戏剧系。是剧场音乐设计,也是台湾极少数结合诗与歌的歌手,创作领域横跨剧场、舞蹈、电影配乐与当代艺术。重要作品有:《凹》EP、《沙滩上的脚印》概念专辑、王榆钧与时间乐队《颓圮花园》双CD专辑、《原始的向往》、《不朽的青春》与纪录片《甘露水》主题曲〈暝尾的祈祷〉等。

Authors
作者
数位全阅览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