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艺术,怎样才算看╱听懂?
思想不短路

艺术,怎样才算看╱听懂?

艺术家个性往往就是特别善于自嗨,每当午夜梦回,想到曾在某个作品里挖空心思地埋藏些微言大义或私密心情,都可能禁不住嘴角上扬!作品背后这些隐晦的弦外之音还有个意想不到的附带红利,就是提供举凡学者、艺评、导聆人…等不少著墨的空间!

艺术家个性往往就是特别善于自嗨,每当午夜梦回,想到曾在某个作品里挖空心思地埋藏些微言大义或私密心情,都可能禁不住嘴角上扬!作品背后这些隐晦的弦外之音还有个意想不到的附带红利,就是提供举凡学者、艺评、导聆人…等不少著墨的空间!

身为艺术创作者兼评论者,我经常思考或自我检讨一个问题:「在本质上,艺术的主要功能是为了逃避现实或反映现实?」这个现实可能包括当下发生的任何议题,或创作者正面临或曾面对的某个人、事、物等。有些人或许认为,即使摆脱任何功能性和目的性,艺术仍能存在,且艺术并不必具有叙述的特质。换言之,和现实脱钩就无所谓要逃避或反映什么。但这句话本身不也间接反映其「逃避性」的潜质?又或许,有些艺术创作其实是以逃避为表、反映为里,巧妙而婉转地铺陈艺术家的创作意图。

艺术本质vs.弦外之音

至于欣赏者们是否都能悟出作品蕴含的弦外之音?这对于创作者而言有时并不在意,因为当面对不同欣赏者时,一件作品的表和里是可以切割,让观众各取所需的。譬如莫札特即曾在1785年一封致父亲的家书中写道,自己作品里的精妙之处能博得知音者会心微笑;外行人欣赏时虽不知其所以然,却也能从中得到满足。

再者,艺术家个性往往就是特别善于自嗨,每当午夜梦回,想到曾在某个作品里挖空心思地埋藏些微言大义或私密心情,都可能禁不住嘴角上扬!作品背后这些隐晦的弦外之音还有个意想不到的附带红利,就是提供举凡学者、艺评、导聆人…等不少著墨的空间!

在被看到之前,即已存在吗?

被誉为「卡地亚哲学之王」的法国精品品牌总裁兼执行长Cyrille Vigneron,日前在媒体专访中提出一个有趣的问题:「在被看到之前,美即已存在吗?有时是人们缺乏慧眼,有时美则必须能自我展现。」不禁让我联想到早在90年前量子力学即有个知名的悖论「薛丁格的猫」,以挑战「哥本哈根诠释」对于量子纠缠之叠加状态在观测刹那间塌陷的论点。试将这套理论在艺术上引申解释:作品在被观测(欣赏)前并非固定不变,而具有其随机性,亦即处于多种可能的叠加状态;欣赏行为的本身则成为打破其不确定性的关键条件。笔者此处所定义的欣赏╱观测,并非仅限一般观众,以音乐为例,更包含读谱中的演奏家,因为他们就是将作品可能存在的各种美、丑的叠加状态,以具体声音展现出来的塌陷关键。

量子力学中多个量子态同时存在的线性组合,后来也衍生出多重宇宙的假说,近年并在科幻文学及娱乐作品上被大肆渲染。若撇开科学而纯从哲学角度思考,该理论却也显得禅意十足。曾被派驻日本长达12年的Vigneron先生在上述专访中,精辟地分享了他对于东方宇宙观的理解:「西方人习惯以单线看时间,从过去进行到当下,再进行到未来。东方人看时间则是刹那的,却也是春去秋来、周而复始的。…传统其实并未消逝,只是活在当下,…仍然是你,却又是个不同的你。」巧妙呼应本专栏上篇述及爱因斯坦有关过去、现在和未来是同时存在的寓言。

正本清源,追求知性

本文第1段阐述艺术文本与创作意图间不时存在著某些隐晦的关系。时间久了或处于不同社会背景下,对于文本的诠释极易酝酿出穿凿附会的乡野传奇。只能多靠认真的学者和艺评进行考据,爬梳出较可信的资料并归结论点。第2段的主旨则点出作品演出的关键性及风格诠释的相对性。西方人过去即很重视历代音乐家原始文献的保存和记录整理,并花下功夫,让喜欢研究历史的我留下极深刻的印象。在国外某些档案室翻阅一两百年前作曲家斑驳的乐谱、书信等文件手稿或扫描摹本时,看到的不仅是符号与文字,也包含符号与文字的背后。过程中内心若有所震撼,除了感性的激动,更多的是理性的饥渴!不限于学者,一些敬业的演奏家也懂得要钻研这类历史原典。

笔者常有个疑惑,近30年来电子记录已逐渐取代传统纸本,除非创作者本身有意识想为后代保存,从动机片段、草稿、初稿到完稿的创作过程,若非已被覆盖,就是深锁于旁人无法解锁的云端或终将被销毁的电脑里。这也包括其E-mail和各种通讯软体里的记录。未来回首21世纪的艺术作品,除最终版本之外,恐已少有创作轨迹上相佐的文本可供审视和比较,这是学者、演出者和艺评家们势将面对的一项难题。

(本文出自OPENTIX两厅院文化生活)

新锐艺评广告图片
四界看表演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免费订阅电子报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