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将在「Cute Fest」婴幼儿艺术节演出的本地创作《亲亲.妈咪.大Tummy》。(大老鼠儿童戏剧团 提供)
澳门

婴幼儿艺术节「Cute Fest」将登场 澳门儿童剧场更趋近以儿童为中心

紧接官方主办的「第二届澳门国际儿童节」之后,由「大老鼠儿童戏剧团」举办、澳门婴幼儿艺术创新网络协会协办的「Cute Fest」婴幼儿艺术节,将于9月4日至14日举行,来自澳门、新加坡、澳洲、波兰等地的婴幼儿剧场团体、导师将在澳门密集举行演出、讲座及工作坊。该艺术节延伸自「大老鼠」自2020年底开展之「推广及发展婴幼儿剧场计划」,原预计于2023年举行,由于疫情及政府资助条例的限制,延至今年发生。主办单位除推出本地创作的《亲亲.妈咪.大Tummy》外,也邀请了波兰亚杜飞剧团的幼儿音乐剧场《纸先生Satie》及新加坡The Artground的婴幼儿舞蹈剧场《跳进缤纷画室》到澳门演出。此外亦将举办多场分别为家长、幼教工作者和剧场工作者而设的分享讲座及工作坊,虽然首次举办但已具相当规模及国际化,也是澳门各个民办艺术节、戏剧节中,唯一以儿童、婴幼儿为对象的。

「Cute Fest」婴幼儿艺术节的活动宣传DM。(大老鼠儿童戏剧团 提供)

2015年4月,芬兰Auraco舞团应澳门剧团足迹之邀,在澳门旧法院黑盒剧场演出了为两岁半以下之幼儿及家长而创作的《me me》,没有语言、故事,没有布景、灯光、音效、观众席,3场演出快速爆满。可是在Auraco离开后,澳门婴幼儿剧场并没有继续发展。直至2018年,「大老鼠」以「观众年龄向零发展」的探索方向,透过澳门城市艺穗节的平台,邀请当时澳洲Polygolt剧团艺术总监 Sue Giles 来澳主持「婴儿剧场创意制作工作坊」,并于同年发表首部原创婴儿剧场《亲亲.泡泡.郁郁贡》,澳门的婴幼儿剧场才宣告正式启航。澳门儿童剧场发展相对缓慢,成立于2012年的「大老鼠儿童戏剧团」不过是澳门剧场史上第2个专门以儿童为对象的剧场团体。

《罗恩格林》首现台湾舞台广告图片
将在「Cute Fest」演出的波兰亚杜飞剧团《纸先生Satie》。(大老鼠儿童戏剧团 提供)

澳门家长想带小孩进剧场看戏,过去要不就要等剧场团体偶尔制作以儿童为对象的演出,要不就是官方场馆、单位引进的儿童剧目。2004年,艺术空间「牛房仓库」的「夏日儿童艺术乐园」开始与不同剧场团体如「石头公社」、「凹凸之外」、「足迹」等合作,每年举行针对儿童观众的演出,开展了一道相对持续的儿童演艺风景,这些团体的演出都偏向小剧场模式。2007年「小山艺术会」成立后,澳门才开始有了专门的儿童剧团,该团以大型舞台制作为主,借镜香港主流儿童剧场模式,经常有作品在澳门艺术节和文化中心的舞台上演。另一方面,「足迹」亦于2009年开始每年定期到幼稚园巡演儿童偶剧至今,并将作品带到台湾及香港等地,2016年起,该团每年举办「童聚偶遇」儿童剧季,在3、4个月内同时举行幼稚园巡演、公开演出、工作坊及展览等,疫情后因资源问题缩减至只有幼稚园巡演及偶剧短片两项。其他剧团如「石头公社」、「戏剧农庄」、「怪老树剧团」亦偶有一些为儿童、亲子而设的剧场演出及社区巡演。加上2015至2019年间,文化局澳门艺术节每年从欧美引进不少题材到形式都异于本土儿童剧场的亲子节目,在民间艺团和官方的共同刺激下,儿童演艺在这几年间朝向更多元的发展。

大老鼠儿童戏剧团为澳门婴幼儿剧场的主要推手,图为该团演出剧照。(大老鼠儿童戏剧团 提供)

过去澳门儿童剧场,不管剧场公演还是学校巡演,几乎都以成人演给儿童看的,近年由于「小山」、「大老鼠」、「Gugumelo艺术星球」等剧团及教育机构积极开办具规模及持续性的儿童演艺课程,培训儿童演员,也许基于「学员呈现」及观众拓展的需要,儿童上台演出成为近年儿童剧场不可忽视的现象,起初是专业演员与儿童演员同台演出,后来更有全儿童演员出演的趋势,纯粹由成人演给儿童看的戏反而愈来愈少。「大老鼠」最近一次的公演《外挂玩家》更大胆地跳脱「参与至上」的学员呈现模式,以专业音乐剧的制作规模进行演员甄选、训练、排练及演出,演出、制作水平也不会比其他剧场团体比下去。

将在「Cute Fest」演出的新加坡The Artground《跳进缤纷画室》。(大老鼠儿童戏剧团 提供)

如果以2007年「小山艺术会」成立作为澳门儿童剧场发展的分水岭,2018年「大老鼠」开启婴幼儿剧场领域,则标志著澳门儿童剧场更趋近以儿童为中心的新发展。

本篇文章开放阅览时间为 2025/08/31 ~ 2025/11/30
Authors

作者

演出评论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