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晏如
-
特別企畫 Feature
謝盈萱:在鮮花與子彈的交界,思考四十
2021年的冬日下午、國家戲劇院地下偌大的化妝室裡,謝盈萱坐在這個熟悉房間中央,在一排專業妝髮鎂光燈鏡的反射下,顯得不是非常自在。
-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母性力
楊維真 成為人母 創作視野更深廣
楊維真說:「年輕時你只關注個人的情感與哀愁,有了孩子後,雖然體能變差、時間變少,但整個生活的先後順序都會不一樣,思考的人生意義會從自己衍生到整個社會環境。你會對『付出』這件事有很不同的感受。」如何從孩子的眼光去審視成人價值,再轉換成舞蹈語言,成為為人母的她獨享的一種女性特權。
-
特別企畫 Feature 周先生與舞者們
均勻「換氣」 保持有機
「周先生與舞者們」是編舞家周書毅與舞者老友們一起成立的舞團,周書毅沒有為舞團設定多麼遠大的目標理想,他只是為當下想做的事推動了計畫,如到各地日常空間演出推廣舞蹈的「舞蹈旅行計畫」、為年輕編舞家打造了固定發表平台「下一個編舞計畫」。經費雖然不足,但周書毅說問題不在錢,而是「決心在哪裡?」。
-
藝次元曼波 HEART to HEART 動漫引燃 歷史抒情與邊緣關懷
趙雪君╳簡莉穎
對談時間 二月十九日 對談地點 咖啡小自由 對談主持 廖俊逞 記錄整理 李晏如、陶維均 國內的劇場編劇不少,但能夠持續寫,又能夠寫出名堂來的,不多。趙雪君和簡莉穎,就是新生代編劇中,兩個極端的例子。 當趙雪君與簡莉穎相遇,兩股相異的勃發能量產生很有趣的氣場。一個泉湧,一個騷動,看似徹底相異的兩人,話題竟在最意想不到處交集迸射。 戲曲與小劇場,傳統與當代,寫意與寫實,出世與入世。趙雪君在歷史仙話人物身上,藏入對人間繾綣愛戀的惘然;簡莉穎在糾結擦撞的社會邊緣,找到最晦澀幽微的人性傷痛。 如同聊到少時同受日本動漫啟發時的熱情,兩人的獨特氣質,似乎剛好在這個由幾何線條與異質狂想購成的戲劇世界,達到了微妙的同步。 如果說編劇最需要的是對創作的堅持和豐沛的人世情感考察,也許與常人生活一定程度的疏離,以及一股執著於脫軌的熱情與衝勁,也是更加必要的。
-
特別企畫 Feature
最PAR事件.最PAR演出
體例說明: 本單元為編年紀事。 先敘重要演出,引雜誌報導/評論內文為點評。 次敘雜誌重要事件與專題。 另列雜誌重要出版品。
-
藝號人物 People 香港資深劇作家
杜國威 感性多情 柔筆探人性
還記得電影《刀馬旦》裡風情各異的三姝、《虎度門》裡蕭芳芳飾演的粵劇女伶冷劍心嗎?這些活靈活現的人物,都是香港劇作家杜國威一手塑造出來的,迄今仍令人印象深刻。敏感多情的杜國威下筆溫柔敦厚,作品中總是呈現正面能量,他說:「觀眾不是來聽你教訓的,他們是來被娛樂的你可以讓他們哭,但最終要讓他們笑。我希望觀眾經過思考,最後可以看到人生好的一面。」
-
這樣過日子
金士傑 從孩子身上讀到戲
遠在木柵僻角的星辰社區並不好找,計程車司機白轉了幾圈,嘴裡叨念著藝術家是群與世隔絕的怪人。在午後的霏霏細雨中,終於沿著坡地爬進社區的最裡處,按了電梯十一樓。一開門,穿著派大星粉紅色卡通T恤與短褲的金士傑站在門廊邊。他像是昨日才見過面般說聲「來啦」,回身又去探看孩子,一邊閒聊近來的身體狀況與推拿師傅。 金士傑的家,找不出一絲遠離俗塵的隱者氣息。如同任何一個小家庭可能會擁有的住宅風貌,不致過分廣闊的坪數,堆滿了各式各樣的家用品,書籍、雜物、兒童用品,一隻貓。老婆忙進忙出,屆滿周歲的雙胞胎在房裡發出孩童特有的嗚嗚聲。 這一年來每逢遇到金士傑,他總是滔滔不絕地說著自己的育兒經。他是那種被新生兒填滿全部生活重心的新任父親。無論在劇壇中的地位再令人景仰,當孩子抱在手中,他流露出的是眼神裡驚人的慈愛,以及與孩子們互動時忘情的天真。在人生跨入耳順之年之際,這位歷經角色淬練的戲劇大師,也許已經找到了一種外人難以體知的,獨具隱密與高度的圓滿。
-
聚光燈下 In the Spotlight 音樂劇演員、導演
曾慧誠 音樂劇,就是要「溝通」!
擁有紐約大學音樂劇表演碩士頭銜,是少數在美國受過完整音樂劇表演訓練的台灣演員,耀演劇團藝術總監曾慧誠歸結音樂劇的表演核心:「就是溝通!」用音樂、歌唱、舞蹈這三者一家的表演方式,為戲劇說的故事主旨服務。明白一個外國人難以融入文化語境要求甚高的美國音樂劇界,他決心返台,透過耀演劇團的創立與製作,打造屬於台灣的音樂劇未來
-
藝號人物 People 百變劇場「女王」
姚坤君 以理工精神 求證表演之路
可以亮麗、可以憂鬱,可以豪放也可以溫柔賢淑這就是姚坤君,劇場中的百變女王,卻也是學生眼中教學卓越的表演老師。從理工科轉到舞台表演,姚坤君Follow her heart堅持自己的選擇,但理工科的分析訓練,也讓她在表演的實踐與教學上找到系統性的方法,一路走來,證明了自己的選擇
-
四界看表演 Stage Viewer
一塊頑石的還魂 滄桑歷盡的釋然
《賈寶玉》是非常林奕華劇團廿周年及香港歌手何韻詩出道十周年的紀念作,去年十月首演。香港鬼才女編劇黃詠詩安排的情節從「還魂」概念出發,讓紅樓劇終後的賈寶玉,在回到太虛幻境後決定重遊故地,在對一切無能為力的前提下,再經歷一次大觀園的種種。而林奕華則在每一場中加入「顛覆」,將原著文本轉移至現代語境。
-
焦點專題 Focus
為痛苦的生命 找到劇場的出口
黎煥雄,劇場的模範生,嚴謹的風格美學實踐者。陳俊志,街頭的異議分子,忘情浸溺於同志影像的記錄。兩個性格迥異的創作者,曾在人生二十左右的青黃歲月關頭,相遇於淡江大學一隅的社團教室。如今年近中年,生命與創作的軌跡,再次將兩人聚合於當年熟悉的黑盒子空間。兩個朝不同方向繞行的圓,終於交集,也許並不圓滿,但已從稜角中學會原諒。 《台北爸爸,紐約媽媽》,陳俊志費時五年寫下的自傳小說,橫跨兩個國度、歷經卅年的家族風霜歷史。河左岸劇團當年的掌舵人物黎煥雄,讀到學弟作品的第三頁,便決定將其改編為舞台劇作品。這不只是一個跨領域的合作,也是一次創作上的重逢。
-
藝號人物 People 從京劇老生到跨界演員
盛鑑 身懷傳統底蘊 志向舞台天際
身為被外界看好的新生代京劇接班人,主工老生的盛鑑,卻是在兜了一大圈後,才更確立自己想演出傳統京劇的方向。這幾年來他參與了不少跨界演出,從現代戲劇、舞蹈到電影,但在中國知名京梆演員裴艷玲的教導下,盛鑑懂得了欣賞傳統的真美,也對傳統梨園訓練對自己演員功力的深厚扎根找回信心。但他也說:「現在的我,想做很多事,演電影、電視,甚至有興趣的現代劇場,也願意接。我想把自己放大一些,告訴自己:我是一個演員,不是某一種演員。」
-
焦點專題(二) Focus 創立「栢優座」 自許為創作推廣平台
許栢昂、黃宇琳 不忘初衷打造京劇未來
出身京劇科班的許栢昂、黃宇琳,眼見劇校學弟妹們對未來的徬徨,決意挑起傳承的擔子,創立了「栢優座」劇團,以平台角色自許,從事京劇、曲藝及現代戲劇的創作與推廣。「創新不是革命,是最初信念的傳承與延續。」栢優座創始團長許栢昂說,「台灣京劇界是我的家,我做這些是因為我愛我的家人、愛這門藝術」
-
藝號人物 People 中國實力派女演員
秦海璐 簡單中,找到自己的紅玫瑰
廿歲就以《榴槤飄飄》得到金馬獎影后榮銜,秦海璐卻不像其他當紅大陸女星一樣演出商業大片,她持續演舞台劇、演新導演的電影,走一條人跡罕至的演藝之路。十一月,她將隨中國國家話劇院導演田沁鑫的作品《紅玫瑰與白玫瑰》訪台演出。秦海璐說,田沁鑫是她表演生涯中的貴人,為了讓一開始找不到感覺的她體會紅玫瑰,田沁鑫讓她從六歲開始演,先找六歲時紅玫瑰的感覺。之後慢慢演到十二歲、十八歲最終,秦海璐終於找到了自己的紅玫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