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凱吉《鋼琴協奏曲》(1957-58)分譜之一,全曲無總譜,各分譜之先後、關聯由指揮與演奏者決定。大寫字母代表作曲家提示的演出方式,這樣的指示有84條之多,多半給予演奏者極大的自由度。(T.& H. 提供)
里程碑 Milestone 絕唱

是藝術大師還是江湖郎中?

進人九十年代,音樂界真是流年不利。兩年前剛走了以政治音樂聞名的諾諾(L. Nono,1924-1990,義籍),今年初夏又殞落了系列音樂的創始人梅湘(O. Messiaen,1908-1992,法籍),最近則是實驗音樂的大師凱吉(J. Cage,1912-1992,美籍)。諾諾以系列音樂聞名,刻意强調音樂的政治功能,並以拼貼技巧著稱。梅湘於1949年在西德「達姆斯大新音樂夏令營」發表「音型的張力」,爲系列音樂的濫觴。他結合了宗教的虔誠與鳥鳴音型以及印度節奏,獨樹一格。凱吉則以其預置鋼琴、機遇音樂和突發事件(happening),開發了音樂創作新美學觀,特立獨行的風格享譽全球,堪稱樂壇怪傑。以上三位大師,風格雖各異,引領五十年代的音樂革命,卻是各有功勞。

1977年五月間在西德首府波昂舉行的「國際現代音樂協會年會暨世界音樂節」,特別安排了一場五十年代經典作品音樂會,由科隆電台管絃樂團演奏史托可豪森(K. Stockhausen,1928,德籍)的〈點〉(1952/66)、布烈兹(P. Boulez,1925,法籍)的〈贈品〉(1957/62),凱吉的〈鋼琴協奏曲〉(1957/58)與諾諾的〈飄零之歌〉(1956)。在三首極富數理組合的系列音樂間,安排了凱吉的鋼琴協奏曲,當時看著他即席發散分譜,獨奏家時而彈奏、時而環繞鋼琴,以棒捶敲擊琴絃或琴板,形成相當强烈而有趣的景象,頗令人震驚。這到底是另一種新的表演形態,抑或是江湖郎中賣膏藥?簡直是「無政府主義」!太不可思議了。

音樂西東因緣際會

1982年返國服務以後,在藝術學院開了現代音樂課,儘管我並不太喜歡凱吉的作品,但是不舉他的創作實例,卻又覺得不夠完整,不夠莊重。我們在「作曲專題研究」課上還實地演練了他的預置鋼琴曲目,學生們都很喜好。八十年代初期,凱吉曾隨康寧漢舞蹈團來台演出,台北因而突然間刮起了新藝術的短暫旋風。爾後有某位作曲家,曾私下攜帶了部份國内作曲家的作品,到旅館請教凱吉,他卻從衆多作品中,獨挑我最引起爭議的「第二號絃樂四重奏」,再三褒獎,很出我意外。一九八八年暑假,海峽兩岸的作曲家在紐約舉行研討會,吾等有幸在ASCAP的晚宴上與他聊天,對他的笑容舉止平易近人,印象深刻。後來,兩廳院有意在1991年秋舉辦「第一屆台北國際現代音樂節」,情商由我具名邀請凱吉前來助陣,獲得首肯;後來卻因臨時殺出了個新顧問,否決了該案,略謂「天底下衆多著名作曲家,爲何偏偏選了凱吉一人」?雖然,我們曾試圖將現代音樂節轉化爲現代藝術節,邀請凱吉與康寧漢舞蹈團再度來台獻藝,惜乎能排的檔期凱吉没空而作罷!如今,也就成了絕響了,遺憾之至。

低限機遇實驗突發

凱吉,一九一二年九月五日生於洛杉磯,父親爲發明家,幼時志在神職。一九三○年前往巴黎學習建築,後來卻迷上了沙替(A. E. Satie,1866-1925),而改學作曲,曾於1934年至一九三七年間追隨十二音列大師荀伯格學習作曲。一九三八年他嘗試過十二音列作曲法的寫作,其後逐漸偏離了歐洲式正統音樂的創作語法,也捨棄了就近取材的可能性(諸如爵士音樂),而熱衷起太平洋隔岸,亞洲的哲學思想與音樂文化來。他喜歡印尼的甘美朗音樂(gamelan),拜過日本禪學大師鈴木大拙習禪,也研究過中國哲學思想和《易經》。融合了以上三種亞洲文化遺產,創造了他崇尚自然親身體驗生命哲學、永保赤子之心的風格;也創造出了光怪陸離、燦爛絢麗的近二百首「實驗音樂」作品。

綜觀凱吉的音樂創作,有取材自樂音或噪音者(他不覺得是噪音)、有運用一般樂器或重新改造樂器者。有使用日常生活器皿或錄音機、收音機、電子合成器或電腦者,連播報新聞的組合都成了他的音源。記譜有正統五線譜記譜法,也不乏圖形記譜法。演出的形態也可以隨機調整,形成可變組合、外加多元媒體的配合,成就了他近乎「音樂劇場」般,融合聽覺藝術與視覺藝術於一爐的「新音樂」景觀。從此,低限音樂、機遇音樂、突發事件、實驗音樂……都成了凱吉的代名詞,琳瑯滿目而目不暇給。當然,凱吉也曾坦承,有些作品的演出後,他自己都無從辨認,但這原是即興的必然,無損於藝術創作的完美。

今年九月起,歐美各大音樂節慶將有一系列凱吉作品的演出,單以法蘭克福爲例就有二十四場音樂會與凱吉有關;科隆電台管絃樂團更將於九月十九日首演他的管絃樂作品〈103〉。如今,慶生會變成了追悼會,歡樂頌變成了安魂曲。科隆電台新音樂部門負責人Becker Carsten沈重的説:「原先爲凱吉八十大壽舉行的首演,將如期推出,而且凱吉將親臨會場,只是不在指揮台上,然而我們將在觀衆席上爲他預留一個位置」。他的這番話,感傷中帶著凱吉音樂的幽默與耐人尋味,也引發了我們無限的懷念與追思。

專欄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潘皇龍

德國漢諾威音樂戲劇學院作曲硏究所畢業。西德職業作曲家聯盟會員。82年起擔任國立藝術學院理論與作曲副敎授。84年創立「台北現代音樂中心」。87年膺選「國際現代音樂協會中華總會」理事長。

 

凱吉〈新音樂〉代表作品:

預置鋼琴:

《Bacchanale》(1940)《Prelude for Meditation》(1944)

《Sonatas and Interludes》(1946/48)

《Concerto for Prepared Piano and Chamber Orchestra》(1951)

錄音帶音樂:

《Where Are We Going, and What Are We Doing》(1960)

《Bird Cage》 (1972)

機遇音樂:

《Credo in Us》(1942)《String Quartet in Four Parts》(1950)

《Imaginary Landscape No.4》(1951)

《Music of Changes》(1951)

《Concerto for Piano and Orchestra》(1957/58)

《Europeras I & II》(1987)

Authors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