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SO出發美巡前的排練現場。(臺北市立交響樂團 提供)
演出評論 Review

橫越太平洋的前奏曲

作曲家趙菁文為此次美國巡演所寫的《來自遠方的島嶼記憶》,以音樂表現台灣精神,一段完整的音樂是由好幾種不同的樂器銜接奏出,代表台灣人的團隊精神,音樂的核心是由《阮若打開心內的門窗》的主題所蔓延,不斷擴充、彌漫在樂曲中,彷彿一股思鄉情懷或是堅苦卓絕的精神隨之飄散出去,最後到達了太平洋的另一側。

作曲家趙菁文為此次美國巡演所寫的《來自遠方的島嶼記憶》,以音樂表現台灣精神,一段完整的音樂是由好幾種不同的樂器銜接奏出,代表台灣人的團隊精神,音樂的核心是由《阮若打開心內的門窗》的主題所蔓延,不斷擴充、彌漫在樂曲中,彷彿一股思鄉情懷或是堅苦卓絕的精神隨之飄散出去,最後到達了太平洋的另一側。

聽城—TSO美巡行前音樂會

10/27  臺北市中山堂中正廳

在傳統與創新中,聽見更多的文化交融,不論是台灣歌謠、波希米亞的杜姆卡舞曲、在命運動機中過境千帆,時而奔放暢快、時而深沉內斂、時而綿延不斷、時而乾淨俐落,這些來自遠方的記憶,那一晚在此匯流成時間的長河。

趙菁文新曲表現台灣精神

這場音樂會很特別的是,作曲家趙菁文為此次美國巡演所寫的《來自遠方的島嶼記憶》,以音樂表現台灣精神,一段完整的音樂是由好幾種不同的樂器銜接奏出,代表台灣人的團隊精神,音樂的核心是由《阮若打開心內的門窗》的主題所蔓延,不斷擴充、彌漫在樂曲中,彷彿一股思鄉情懷或是堅苦卓絕的精神隨之飄散出去,最後到達了太平洋的另一側。再巧妙地加入其他的台灣音樂元素,旋律與旋律之間竟是如此親密的互動、接力、擴散、開展。

此次在德弗札克的《小提琴協奏曲》中擔任獨奏的是不到而立之年的黃俊文。這位出生於台南的年輕小提琴家,從二○○九年汐昂國際小提琴比賽中奪得首獎後,就積極展開職業演奏家的生涯,與多位國際知名的音樂名家合作演出室內樂,並且持續精進自己的音樂技巧及藝術內涵,多年的淬煉成長,讓他成為全方位的演奏家,活躍於國際舞台,備受肯定。

黃俊文在德弗札克的《小提琴協奏曲》的表現是遊刃有餘且一支獨秀的。樂曲一開始的連續三度雙音及三和弦琶音,最後扶搖而上,在高把位的長音欲語還休,將音樂主題表現得酣暢淋漓,充滿掌握運弓時的壓力及速度,讓每一顆音符在弓與弦的互動中產生飽滿的音色,每一個樂句是果斷中帶有柔情,奔放中不失歌唱性。尤其這首作品在西洋作曲技法下支撐了多采多姿的斯拉夫民族色彩,最明顯的就在調性與調式的倏忽交替,更挑戰演奏家的技術及樂團力度的收放掌握、速度掌控、音色變化,在聽覺上是具感染力的。

既劇力萬鈞亦深邃內斂

瓦格接任臺北市立交響樂團首席指揮五年以來,對音樂的嚴謹處理及實事求是的精準要求,帶領北市交持續向前邁進,在他的指揮下,柴科夫斯基《第四號交響曲》既劇力萬鈞亦深邃內斂,聲音的平衡度處理得宜。譬如說在第一樂章第一主題先後由絃樂、木管、打擊樂陸續進場,由陰暗到激昂,瓦格在力度及音色上細微的處理,滿足我們聽覺上的期待,更重要的是在層層堆疊的結構下,每個聲部仍然線條明晰,聲部之間具平衡感。在如歌似的第二樂章,他讓雙簧管來領奏,給予演奏家們更多的空間,讓音樂更為流暢,也因此在絃樂撥奏的伴奏下,正如譜上標示的康佐納(canzona,義大利文意為「抒情曲」),抒情性及歌唱性兼具。

雖然安可曲《高山青》的確需要熱鬧滾滾的氣氛,但恐怕還是要兼顧到每一項樂器演奏上的特性,要能清晰地演奏每一個快速音符,不致混亂模糊,對於速度的決定宜再多多斟酌。

不論是多元素材共存的《來自遠方的島嶼記憶》或是波希米亞風格的《小提琴協奏曲》及「命運」動機無所不在的《第四號交響曲》,皆是獻給每一位在異鄉奮鬥的人們,包括了遠在加州的異鄉遊子,定居於紐約的黃俊文,在台灣貢獻專長的瓦格等等。那一晚,從《阮若打開心內的門窗》的主題所飄散出來的,不只是每一個聲部在樂句間的緊密接合,還有更多數不清的記憶,不斷地在太平洋兩側傳唱著……

專欄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