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兩個月内推出五場分量不輕的演出,事前的構思、籌畫、選曲……到演出的嚴格自我期勉,在在顯示「丹楓」並非只想短暫地嫣紅一季而已。
■丹楓樂集
11月29日
國家音樂廳演奏廳
演出時刻已過,觀眾席上瀰漫著一股在喜宴上苦候新人入席時的奇怪氣氛。掌聲稍歇,Op.18 開頭的七度跳躍竟是全然女性化的,就如同四位演奏者一逕抿著嘴角出場一樣令人不解,這是全然不同於Amadeus或Linsay的起音,精神上顯然仍是海頓式的,音量始終維持在mp至f之間,第一小提琴小心翼翼的八分音符如何表現貝多芬初抵維也納時的愉悅與意氣風發?第二樂章氣氛如舊,嚴肅而專注的眼神中可以感受到四人顯然下了很多的功夫在「傾聽彼此」上頭。振幅一致的vibrato、相似的spiccafo技巧顯現相同的師承在室內樂中所傳達的獨特美感。可惜兩個內聲部仍常被掩沒(中提琴的f音孔幾乎完全背對著聽眾)中空的厚度使得大提琴冤枉地變成唐突者。這種情形在第三樂章小提琴休止時,也造成低音部四聲下行的撥奏顯得格外突兀。幸而貝多芬的眞實性格終於在精采的終樂章裡獲得解放,朱貴珠能以無比「節約」的右臂動作達到驚人的cresc.和decresc.效果更是令人印象深刻。
四位演奏者想必花了極大的心力在Op.133的「大賦格」中。雖然第一小提琴在樂句最末音的「實値」經常末拉足,而高把位的稜角太利,幾度出現直切直入的撕裂感,而在由三連音構成對話般的降E調對位中亦出現短暫的張力鬆懈;然而整體而言,演奏者在這般轉調頻頻的艱難對位中,仍然展現出職業樂團的頂尖水平。
如何在冗長的Op.59 No.l第三、四樂章中維持結構的張力,維繫聽眾的注意力?除了讓弱音更弱、強音更具爆發力,讓動態對比的幅度更明顯之外,還有其它的辦法嗎?拉奏Op.133時的全然開放和稍帶激情的情緒投入如果能移植至此處就十分完美,畢竟這是屬於appassionata的狂飈年代啊。
我想,並非是西野優子的絕佳音樂性、坂井碧的敏銳細膩、簡琇瑜如大師般的沉穩氣度,加上具催化作用的朱貴珠(雖然她有時反而是最冷靜而未眞正投入的一位)所結合成音色調和、力度平衡、失誤率極低、起音默契驚人的貝多芬作品令人感動,而是「丹楓」有計畫的、內容充實的系列演出所表現出對音樂的執著與嚴格的自我期勉,使人們在這淒冷的冬夜,迎上林昭亮和英國室內樂團熱呼呼的散場時,仍絲毫不覺得遺憾。
文字|郭志浩 樂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