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完成理論作曲博士學位的鍾耀光一定也迫不及待地想趁著「慣性」仍強,再產生一系列「周易樂法」的作品。
■鍾耀光打擊樂作品回顧
11月28日
國家音樂廳
十一月廿八日晚上,傳大藝術動員了輔仁大學音樂系的打擊樂團和救國團的幼獅管樂團,由郭聯昌指揮,在國家音樂廳演出了鍾耀光六年來的打擊樂作品。電台音樂節目主持人陳建華藉舞台一角,在每曲之前與作曲者對話,簡介各曲的背景與創作方法;擔任演出的同學也配合現場的說明試奏主要的樂句,爲初入打擊樂欣賞之門者提供了難得一見的導引。
一向,作曲發表會幾乎都是票房毒藥,即如「春秋樂集」這等年度樂壇盛事也多只安排在小演奏廳舉行。「鍾耀光打擊樂作品回顧」居然在二千坐位的大音樂廳吸引了六、七成的聽衆,雖非空前,總是盛況。比吸引力,打擊樂器果然不同凡響。
前半場演出鍾耀光早期(1986—1989)的純打擊樂作品〈兵車行〉、〈輪旋曲〉、〈鼓樂工〉和〈月夜〉。後半場的兩首音詩〈壁畫〉與〈節慶〉則是打擊樂與管樂團合奏的近作(1991-1992)。
〈兵車行〉得到一九八六年「國際打擊樂作曲比賽」首獎,是木琴與打擊樂團的協奏曲,這次由作曲者親自擔任木琴獨奏。開始,樂團木金交錯,象徵訣別赴戰時的「車轔轔,馬蕭蕭」,獨奏的木琴則唱出詩人旁觀的悲憫。「邊庭流血成海水」的中樂章裡,木琴急奏好似勇將長虹飛舞,樂團的桴鼓相應更襯托出戰事的慘烈。到了尾段,樂團一改傳統依譜擊節的奏法,只參考配器說明,在指定的時段內隨機打擊,木琴獨白愈疏愈弱地淡出,歸結於曲終的「古來白骨無人收」。
如果〈兵車行〉是鍾耀光對旣有作曲法的總複習,〈壁畫〉就是驗證他自創「周易樂法」的新論文。《易經》雖無隻字論樂,卻有待解的義理與嚴整的數學。「周易樂法」取六十四卦的數學關係建立基本的音列,用六十四卦的義理推演指導曲式的發展。正如許多新科博士念念不忘辛苦了多少年的論文,希望繼續發揚光大一樣,剛完成理論作曲博士學位的鍾耀光一定也迫不及待地想趁著慣性仍強,再產生一系列「周易樂法」的作品。有方法是好的。作曲的人,要發展出一套以簡御繁的創作方法,才能期望產生夠分量的作品,累積夠數量的成績,建立風格,造成影響。然而,儘管好音樂裡往往可以找到好數學,好數學卻不一定能造出好音樂。如果作曲方法陷進了數學遊戲,吉凶就難卜了。
這次演奏,上半場可圈可點,縱偶有誤失亦瑕不掩瑜,能充分展示打擊樂的特點。下半場裡,龐大的管樂團每每在弱奏樂段都掩過打擊樂器細緻的餘韻,氣勢有餘、空靈不足。兩首曲子結構淸新嚴整,配器卻有濃得化不開的感覺。
從〈兵車行〉到〈壁畫〉,鍾耀光走出了自己的一條路。能純熟的運用各種形式,才不致把苦功耗盡在枝節上,而能更照顧到作品的內涵。人生精力有限,必須四兩撥千斤,才能成就大事。鍾耀光似乎領略出這個道理了。
特約撰述|黃乃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