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班后》演出紐約街頭色情與暴力的混亂世界。(國立藝術學院 提供)
演出評論 Review 演出評論 REVIEW

人與人們的關係

評介藝院戲劇系畢業公演《楊平之死》、《下班后》

今年是國立藝術學院的創校第十週年,値此觀賞藝院戲劇系第七屆畢業公演的經驗,令人撫今追昔,並試圖展望該校的第二個十年──明天是否會更好?

今年是國立藝術學院的創校第十週年,値此觀賞藝院戲劇系第七屆畢業公演的經驗,令人撫今追昔,並試圖展望該校的第二個十年──明天是否會更好?

《楊平之死》、《下班后》

12月3〜6日

國立藝術學院戲劇系

《楊平之死》是戲劇系創立以來,首次在對外公演中搬演的校友作品。此劇中鮮活地呈現大學生感情、思考及生活樣貌。

《下班后》則改編自《24 Hrs, AM/PM》一劇,剪裁其中片段,重組成由十三個段落串織成的城市邊緣樂章。

《楊平之死》以規矩的劇本創作原則及傳統式的鏡框舞台手法呈現;《下班后》由單個小故事連接而成,並以劇場整個縱長的空間,靈活多變地徹底發揮了劇場特性。然而雖然如此,《楊》劇演員卻被置身於空曠的倉庫空間中,三個角色在好友死亡的陰影下重聚,壓力逼得他們彼此更形疏遠(形體上),也把他們綰禁得更緊(那同爲悲傷與悽寂啃嚙,而顯得無助哀恐的年輕心靈)。《下》劇則雖佔據了大城邊緣、無限延長的地帶,卻只是幾個凝縮小場景的展露,人們擠在一起,一同怡然踩踏著邊緣之線,即使舞台空間如此拉長,仍讓觀衆感到互相取暖的人情。

《楊》劇謳歌靑春,《下》劇則徧顧二十歲至七十歲的平凡人。兩劇所描述的對象,都只是同在大城市生活的你我、日日接觸的平凡角色;而兩位劇作家的同情觀點及洞見諷諭,深刻地透過精采完整的劇場製作,讓觀衆一同歎息、感受、思索,會悟到了一些「平凡」之中的什麼。

這兩齣學生的畢業習作、及全體學生的共同心血結晶,當然不可能「完美」;而唯其只是一群年輕學子的通力合作、熱情投注,才更見那通過不完美而追求,並可能有朝一日臻於「完美」的年輕才華與活力。節目單中,由校友蛻變爲老師的羅北安、《楊平之死》劇作者彭雪枝及兩位導演學生的四篇短文中,成功地聯絡了藝院戲劇系十年以來不變地傳承的困惑、熱情、執著與成長的歷史痕跡。除了樂見一次水準整齊的演出外,也關心著台灣戲劇發展的觀衆們,願意再多撥付一些感性的了解與期待,繼續密切地關懷藝院戲劇系的成長脚跡。

「人與人們的關係」恰正是這兩齣──以鏡框舞台、一以開放式舞台;一集中呈現三位年輕人生命中一段靑澀歲月、一延展擴及城市角落形色人種──風格截然不同的戲中,相同的一個關切焦點及表現主題。兩位導演(方靜琦、柳廣輝)都恰如其份地開發了手中素材的深度及可能性。兩齣戲,也都完整整合了導演、表演、設計及技術各面向,提供了觀賞者一次心領神會、神形交融的愉快的觀覽經驗。

 

文字|石依華 劇場工作者

專欄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