踩蹺是傳統戲曲裡的一項高難度技術,從小苦練有成的戴綺霞老師,即使已經是七十四歲的高齡,舞台上展現出來的蹺功絶活,還是當今劇壇無出其右的靈活巧妙。
《紅梅閣》
12月15日 19:30
台北縣立文化中心
12月16日 19:30
高雄縣立文化中心
12月17日 19:30
屛東縣立文化中心
今年的十二月,戴老師將在中南部的舞臺上,推出她四十幾年前,享譽大陸各省的拿手劇目之一:《紅梅閣》。這是她退出舞臺演出四十年,去年復出之後的第四齣傳統好戲。
如果問起戴老師復出舞臺演出的原因,馬上可以感受到她對於傳統藝術文化的堅持與獻身的熱情,有感於近年來年輕一輩的戲曲工作者,不斷對於傳統藝術進行革新與改良,她只有一個最衷心的願望,希望在自己的有生之年,在自己還能表演的時候,將她一輩子苦學的劇藝,示範出來,錄影下來,「讓將來的人,還能知道原來傳統是什麼樣子。」戴老師並不是一個墨守傳統,固執不知變通的保守者,從她今年三月與當代傳奇合作演出《陰陽河》的例子可以得知,傳統與創新是可以包容並蓄的,而她只是希望留下傳統的土壤,讓後人可以藉此開出更多創新的果實。因此她不辭辛勞,重新踩上蹺鞋,一次又一次地排練,李慧娘的愛恨情仇,就在她的眉宇肢體間,重現於舞臺之上。
國內的舞台,這幾年已經出現過許多次《紅梅閣》故事中的李慧娘,這個南宋時代原本溫柔美麗的女子,受制於權奸賈似道的摧殘,還因爲無端的理由死於非命,更因而連累無辜的書生,於是陰魂不散的慧娘,爲了搭救受難的書生,又導引出一段淒美的愛情故事,她的悲憐與苦悶,就是戴綺霞老師將要傳訴給觀眾的一段心曲。
踩蹺的絕活,使得舞臺上的戴老師不但輕巧婀娜,扮演非人的冤魂,更顯得幽冥飄緲,形影堪憐。這種款款搖曳的表演身段,正是傳統戲曲用來詮釋文學家筆下的倩女風情。
一向無緣親睹戴老師絕活風采的中南部觀眾,此番將比臺北的戲曲愛好者幸運。戴老師早期演出的《紅梅閣》,仍然沿用河北梆子的唱腔,爲了這次的演出,音樂上已經完全譜成京劇的聲腔,不但劇本重新修編過,舞臺上也搭配現代化的佈景、燈光設計,所以這次和陸光國劇隊合作的《紅梅閣》演出,旣是傳統的保留,也是全新的製作。
特約報導|郭玉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