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玉卿認爲德語的每個音都充滿了情緒。(林俊宏 攝)
即將上場 Preview 即將上場

天使詩篇 林玉卿德文藝術歌曲之夜

從舒伯特的優雅和諧,到貝爾格的浪漫自由,林玉卿嘗試掌握每一個音韻吐納的奧妙。有詩有韻的珠玉小品,將使您充份品味德文藝術歌曲之美。

從舒伯特的優雅和諧,到貝爾格的浪漫自由,林玉卿嘗試掌握每一個音韻吐納的奧妙。有詩有韻的珠玉小品,將使您充份品味德文藝術歌曲之美。

《德文藝術歌曲之夜》

4月28日19:30

台北國家音樂廳

二月卡瑞拉斯來台接受《表演藝術》專訪時曾透露一個「秘密」:他一直不願將德文藝術歌曲 Lieder放入他的曲目中,是因爲他不會說德語。

事實上,世界舞台上不會德語的歌唱家大有人在,但他們以拼音試著去吐嚼生硬的德語。國內聲樂家林玉卿留德多年,她卻認爲德語中每一個子音、母音都充滿了情緒變化,延續的長串子音也能唱得連綿滑軟,因此不懂德語實在不能掌握每一個音吐納之間的奧妙。四月二十八日,林玉卿就將以一整晚來「歌誦」德語的聲韻美。曲目安排從「歌曲大王」舒伯特的〈野玫瑰〉開始,到浪漫樂派的布拉姆斯、現代樂派的貝爾格及沃爾夫的珠玉小品。

德文藝術歌曲之所以在音樂史上占一席之地(使得大師者如卡瑞拉斯亦不敢越雷池),是因爲歌曲音樂以德文詩譜作而成,一詩一景,音樂如何表現詩的意境,增添幻想的空間,在短短的詩句間,不僅要緊扣情緒的轉換,更要配合韻腳,以達到詩中有樂,樂中有詩的境界。作曲者須富詩意,演唱者對詩、對音樂、對語言更須有高度的涵養。

除了舒伯特、布拉姆斯「悅耳」的歌曲外,貝爾格與沃爾夫的音樂挑戰著演唱者的音準,不協和音程轉折出與現代人更貼近的情緖,伴奏也不再「亦步亦趨」的尾隨,歌者的旋律若隱若現藏匿伴奏中,伴奏也同時發展自己的情緒,或襯托、或對抗歌者旋律。

歌德的《威廉麥斯特的學習時代》由沃爾夫譜作成三首《迷孃之歌》稱爲Song Cycle,曲曲間的情緒蘊釀、轉換,是德文藝術歌曲的一種特殊型式,聽者猶如品味著精緻的各色口味小點。因此,要能入味、愛樂、愛詩、愛德文的聽衆須提早入場閱讀歌詞(詩),才更能融入情境。

 

特約報導|靜言

新銳藝評廣告圖片
評論與回響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
免費訂閱電子報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