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藝術學院戲劇系曾排演過《高加索灰欄記》。(鍾明德 提供)
現代戲劇講座 入門/現代戲劇講座之五

布萊希特:走在馬克思主義和現代主義的邊境

在歐美現代戲劇史中,歷經兩次世界大戰的布萊希特是上承寫實主義下接後現代主義的關鍵人物。直到今日,我們依然必須在他的著作中搜尋表演藝術未來的各種可能性。

在歐美現代戲劇史中,歷經兩次世界大戰的布萊希特是上承寫實主義下接後現代主義的關鍵人物。直到今日,我們依然必須在他的著作中搜尋表演藝術未來的各種可能性。

現在,從二十世紀的尾聲往回聆聽本世紀的劇場聲響,任誰都無法錯過布萊希特宏偉、尖銳、深刻而又悠揚的一家之言。今年三月從加拿大來台講演的布萊希特專家蘇文敎授(Darko Suvin),吿訴藝術學院戲劇系的硏究生說:「在圖書館裡,有關布萊希特的書籍、論文可以塞滿一、兩個大書架。幾乎每個硏究劇場的人對布萊希特和他的史詩劇場都情不自禁地有獨到而精闢的心得,因此,布萊希特讓每個人都有話好說、有事可做。」

「布萊希特的疏離效果(Verfrem-dung; Alienation Effect)吸引了太多的注意,使得大家對他的戲劇理論充滿好奇、敬畏或不解。」蘇文敎授繼續說:「事實上,如果我們要瞭解布萊希特,我們必須記住,布萊希特首先是位詩人,坊間有他厚厚的幾卷詩集;其次,他是個編導,《伽利略》、《勇氣媽媽》、《四川好人》等劇已經是現代劇場的經典。第三順位,布萊希特是個文化、政治評論家;再其次,他是位散文作家;最後,也不見得是最重要的,他才是個劇場理論家。」

「我們要瞭解布萊希特的史詩劇場,必須按照上述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的順序來解讀。」當然,這又是蘇文敎授精闢的「一家之言」,其間頗有矯枉過正之嫌。然而,對初接觸布萊希特而立刻被「史詩劇場」、「反亞里斯多德」、「疏離效果」等論述吸引住的讀者而言,蘇文敎授的警吿卻是頗値得我們注意──特別是在我們這個簡短的「戲劇導論」中,我們很難不立刻針對布萊希特的戲劇創新來加以介紹。

布萊希特的四個時期

布萊希特是個經歷過兩次世界大戰的典型歐美知識份子。他的一生經歷了近代史中科技、政治、經濟、文化變動最激烈的幾個時期,必須在各種思潮、創新中漂搖、適應和找到出路。簡單地說,布萊希特於一八九六年誕生在德國南方的一個中產階級家庭,一九五六年病逝於他手創的社會主義的東德柏林劇場,他的著述活動約略可分成以下四個時期:

一、前馬克思時期(1918-1926):主要在柏林、慕尼黑兩地行走,寫劇評,編、導、演樣樣都來,受表現主義和皮斯卡特的政治劇場影響。

二、馬克思時期(1926-1933):受馬克思主義影響,寫作了一系列的「敎育劇」。《三分錢歌劇》使他名利雙收。

三、漂泊時期(1933-1949):在歐陸和美國遊走,《勇氣媽媽》、《四川好人》、《高加索灰欄記》等名劇均完成於這段居無定所時期。

四、柏林劇場時期(1949-1956):創立柏林劇場,將他的戲劇理論和劇本在舞台上結合起來,影響力不受「鐵幕」的限制,在自由國家和社會主義國家左右逢源。

史詩劇場四要點

「史詩劇場」這個名詞原係皮斯卡特(Erwin Piscator)用來指稱他的工農兵劇場的用語。布萊希特曾在一九二七年間跟皮斯卡特一起工作,因此,澈底吸收了皮氏的「史詩劇場」手法。爲了讓劇場能夠眞正改造社會,布萊希特襲用了「史詩劇場」這個字來跟當時蔚爲主流的「戲劇的」(dramatic)、「亞里斯多德的」(Aristotelean)、「華格納的」(Wagnerian)劇場美學和實踐對抗。提綱契領地說,布萊希特的「史詩劇場」有以下四個要點:

一、它指稱一種異於「戲劇的」編劇理念和方法:譬如劇本的片段與片段之間加入詩歌、舞蹈,夾敍夾議,片段和片段之間沒有緊密的連續,轉折點淸晰可見。

二、它指稱一種異於「幻眞主義」的劇場演出手法:演員和他所扮演的角色可以分離,燈光和音響器材直接暴露在觀衆眼前,而所有的表演、舞台、服裝、音樂、燈光各種元素之間可以各行其是,相互辯證,不需要從頭到尾都在製造一個有機的「整體效果」(organic unity)。

三、以上編劇和演出手法產生的結果即一般所說的「疏離效果」。對許多現代主義者而言,「疏離效果」也許即是他們藝術的目標,但是,布萊希特卻很明確地希望這種效果可以服務於改造社會的目的。史詩劇場是種敎育的劇場(didac-tic theatre)。

四、從一九二六年開始硏讀馬克思的著述之後,布萊希特一直是西方馬克思主義陣營中的佼佼者,政治、文化批判是他終身的職志。他說:「沒有批判態度,不可能有眞正的藝術樂趣。」因此,「史詩劇場」的最終目的是政治的:改造整個世界。

布萊希特這套融合馬克思主義政治和現代主義美學的戲劇理論,隨著他的劇作和演出,在一九五〇年代影響日漸深廣。在一九六〇年代,更成爲前衛劇場、地下電影和政治藝術「造反有理」的旗號。直到今天,在「後現代主義」眩人耳目的無主、多元狀態下,布萊希特依然是我們權衡當代藝術創新的一條主軸:萊特敎授(Elizabeth Wright)認爲當代的劇作家穆勒(Heiner Mül-ler)、導演威爾森(Robert Wilson)和舞蹈家鮑許(Pina Bausch)等,都在重溫史詩劇場的「疏離效果」之間,走出了「後布萊希特」的劇場藝術。由這點看來,布萊希特這位歷經兩次世紀大戰的歐美知識份子,的確是在歐美現代戲劇史中上承寫實主義,下開後現代主義的一個關鍵人物。直到今天,我們依然必須在他的全集中搜尋我們表演藝術未來的各種可能性。

 

文字|鍾明德 國立藝術學院戲劇系副教授

廣告圖片
專欄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布萊希特和史詩劇場入門書目

Brecht, Bertolt

 1964 Brecht on Theatre: The Development of an Aesthetic, ed. and trans. John Willett. New York: Hill and Wang.

Brockett, Oscar G. and Robert R. Findlay

 1991 Century of Innovation: A History of European and American Theatre and Drama Since the Late Nineteenth Century, 2nd ed. Boston: Allyn and Bacon. pp. 235-58,〝German and Austrian Theatre and Drama between the Wars.〞

Esslin, Martin

 1961 Brecht: The Man and His Work. Garden City, NY: Anchor Books.

Lunn, Eugene

 1982 Marxism & Modernism: An Historical Study of Lukacs, Brecht, Benjamin and Adorno.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Styan, J. L.

 1983 Modern Drama in Theory and Practice, Vol. 3: Expressionism and Epic Theatre.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Wright, Elizabeth

 1989 Postmodern Brecht: A Re-Presentation. New York: Routledge.

《布萊希特專輯》,《中外文學》第十卷第九期,1982。

歐陽謙《西方馬克思主義的文化哲學》,台北:雅典出版社,1988。

佛克爾著,李健鳴譯《布萊希特傳》,台北:人間出版社,1987。

蘇麗娜著,中平譯《史坦尼斯拉夫斯基與布萊希特》,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6。

Authors
作者
專欄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