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AR表演藝術
專欄 Columns 專欄

演奏家與「名琴」

一位仍在初一音樂班學小提琴的學生,因爲「琴藝」似乎久久不能突破,家長不知從那裡來的「靈感」,認爲必定與琴有關,於是一個大手筆花了三十五萬美金買了一把「名琴」給這位「神童」練習之用。沒多久,這位同學的「琴藝」似乎已不是問題了,因爲每次演出或與友人談起這位同學時,家長逢人就說:「小犬手中的琴,可是三十五萬美金的名琴哩!」

一位仍在初一音樂班學小提琴的學生,因爲「琴藝」似乎久久不能突破,家長不知從那裡來的「靈感」,認爲必定與琴有關,於是一個大手筆花了三十五萬美金買了一把「名琴」給這位「神童」練習之用。沒多久,這位同學的「琴藝」似乎已不是問題了,因爲每次演出或與友人談起這位同學時,家長逢人就說:「小犬手中的琴,可是三十五萬美金的名琴哩!」

休閒時,我喜歡照像。在紐約當學生的時候,還利用課餘去硏究學習「照像術」。幾年下來,自認在這方面有一點心得,而且也的確有幾張像片可以登大雅之堂。人人都會有「愛現」的心理,我也不例外。因此每當機會來臨時,總會沾沾自喜地拿一些自認爲是「傑作」的照片給人欣賞一番,我經常聽到的一句話是:

「哇!你用什麼像機拍的?拍得不錯嘛!」

當我報出我那台平常普通無奇的像機機種、有些照片甚至是用「傻瓜像機」拍得時,我又常聽到一些近乎失望又懷疑的語氣:

「用這種像機竟能拍得這麼好?眞的嗎?」

聽完這句話,原來的興緻已一掃而空,眞想把那些像片往對方的臉上丟過去!言下之意,是「像機」好,照像技術才會「了得」!但久而久之,我再聽到這種反應時,都會對自己說:

「該高興才對,那是讚美的話!」

擁名器才能自重?

在我硏究「照像術」時,老師祇對我們說無論什麼樣的像機都可以拍出好照片!(當然,「殘障」像機除外!)拍出好照片的首要條件是:透過鏡頭必須要有所要表達的「主題」或「觀念」!再來就是要怎樣「強調」你的主題,要怎樣將「主題」以簡潔有力的方式呈現出來!你必須充分瞭解你的像機,要在你所擁有的像機性能範圍內,發現最好、最貼切地表達「主題」的方式……。從來也沒聽老師說過,照好像片的第一要件,是一部「海格拉斯」(high class)價錢昻貴、名字響亮的像機!

這種「高貴像機」才能有「高級像片」的態度,我以爲祇存在於人數衆多的「業餘照像界」。沒想到,在音樂圈裡居然也有這種類似的觀念與心態!

一位仍在初一音樂班學小提琴的學生,因爲「琴藝」似乎久久不能突破,家長不知從那裡來的「靈感」,認爲必定與琴有關,於是一個大手筆花了三十五萬美金(將近一千萬台幣!)買了一把「名琴」(是否眞貨,不得而知!)給這位「神童」練習之用。沒多久,這位同學的「琴藝」似乎已不是問題了,因爲每次演出或與友人談起這位同學時,家長逢人就說:

「小犬手中的琴,可是三十五萬美金的名琴喔!」

自古以來,「寶劍贈壯士」是「理所當然」的。一位修養深厚、功力高超的音樂家,自然應該與質高價昻的樂器相配對!祇是我們好像很少聽到偉大的音樂家,會在演奏之前,特別先介紹他所用的樂器「價値」有多少的故事。需要介紹樂器的場合,也祇在某人用「貝多芬生前使用的鋼琴」演奏貝多芬的奏鳴曲,或某人用舒伯特時代的鋼琴演奏舒伯特的樂曲,或莫札特時代的管弦樂器演奏莫札特的交響曲等等……,那是爲了使「原音」重現,因此得以進一步瞭解那個時代風格的「正確詮釋」方式。也許在唱片上,被介紹最多的樂器該數管風琴了!通常在一張管風琴曲的唱片中,多半會介紹唱片中的管風琴位於何地、於何時建造,詳細些的還會介紹這部管風琴的規格。會做這些介紹的原因,是因爲管風琴的建構,多半與管風琴所在的地形及空間位置有關。也因此,每部管風琴的規格彼此間都會有些差異,也因此每部管風琴都有其個別的特性!(「國家音樂廳」的管風琴當然也有一個特殊的記錄及建造歷史!)

當名琴碰上名家

偉大的音樂演奏家用的「當然」都是有價値的「名器」(有名的樂器)。但卻從未聽說有人用演奏家所演奏的樂器,來評量演奏家的音樂藝術成就的!大鋼琴家霍洛維茲(Vladimir Horowitz, 1904-1989)的鋼琴是「有名的」!因爲霍洛維茲不論在美國境內或在歐洲演出,這台鋼琴必須得「隨行」,因爲霍洛維茲非此琴不彈!可是他在鋼琴上的名聲卻沒有人會說是因爲靠這架琴才得以建立的。國內鋼琴界聲望極高的王靑雲,有一次與「台北愛樂交響樂團」合奏時,堅持要用東吳大學音樂系中的一部「舊琴」,主辦單位祇好勞師動衆地把這部價格還不到七十萬台幣的「舊琴」搬到「國家音樂廳」;演出完畢後,又七手八腳地把這部「舊琴」搬回東吳!他的演出仍然令人十分激賞!想想看,他沒有用「音樂廳」中那些動輒價位在二百萬台幣上下的「名琴」,「居然」也能演奏得如此之好,如此的動人!而他在鋼琴界的聲望也沒有因爲他使用價格平平的樂器而有所減損!

音樂演奏的「質」與所使用的樂器並不一定成正比的。用一把價値連城的「史特拉底瓦里」(Stradivari, 小提琴中的極品之一),並不會使一個演奏者不準的音變得更準確;演奏者生硬的運弓,也不能因這把價格昻貴的琴而使得樂音變得更爲甜美,但是卻有可能更突出演奏者運弓的缺陷;一個心中空無一物的鋼琴匠,也不會因爲在一架價値五百萬台幣的名貴鋼琴上演奏以後,就能脫胎換骨變成爲一個充滿藝術靈氣的鋼琴家。唯有演奏者本人的藝術修養達到一定的水準時,才能彰顯出「名琴」連城的「價値」!當人們在演奏以後,所談論的祇是圍繞在「名琴」的「價値」時,其實是在感嘆「名琴」的「蒙塵」而已!當演奏家需要用「名琴」的「價格」來彰顯自己的「成就」時,至多祇能讓人看到他經濟上的「能力」而已!可惜的是這個「能力」,卻不能遮蓋他藝術修養的淺薄以及缺乏在藝術上的自信!

 

文字|張己任  東吳大學音樂系主任

藝術家請回答-吳珮菁廣告圖片
夏佑體驗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
新銳藝評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