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東的演出團體雖然不多,但是他們普遍有一個共同的特色:「認眞」。認眞的學習、認眞的排練、認眞的演出、認眞的面對觀衆和自己。這種認眞的態度,除了爲台東的表演藝術活動烙下紮實的印記以外,同時也爲未來的台東藝術活動奠定下良好的基礎。
台東雖然因爲開發較晚而被稱爲「後山」(另外有個原因是:她位於中央山脈之後而得名)。但是她在文化上的多元性、人文景觀的豐富性土則是一點都不落後。
台東的表演藝術團體主要可以分成戲劇與音樂兩大類。前者可以創團超過十年的台東劇團,小團體話劇社、專門演出兒童節目的小木偶劇坊爲代表。
音樂部分則有老人組成的聚英社南管樂團、台東縣敎師合唱團。另外還有一個專門演出原住民樂舞的高山舞集。
台東劇團:除了認眞、還是認眞
「除了『認眞』以外,我覺得我們眞的很幸運,先天上我們有太多地方比不過台北的劇團,但是有太多人幫助我們了。」台東劇團團長劉梅英這麼表示着。
原本歸屬於台東縣立文化中心的台東劇團,前身爲「台東公敎劇團」。大約在四、五年前,由於參加人員已由從前的公敎人員,拓展爲一般社會大衆而連帶的改變了體質。
台東劇團目前擁有兩名全職行政人員和自己的排練場,每年春、秋兩季還固定對外招募新團員。「卓明、林原上等幾位老師,一直都很關心我們劇團。我們除了從台北邀請老師南下敎課之外,團員自己也從經驗中吸取養分,隔幾年後,他們也變成我們的老師。」
先是以作品獲選爲文建會優良社區劇團,再來又於九四年入選國際扶植團隊。台東劇團以自己的表演來證明,後山的戲劇節目也大有可觀。
以台東當地民俗「砲轟寒單爺」入戲的《後山烟塵錄》,除了在各縣市巡演超過五十場之外,今年更將赴海外演出。
「我們希望在未來,能繼續去做有台東地方特色的戲!」劉梅英對台東劇團的未來發展做出了這樣的期許。
小團體話劇社:我們就是去做嘛!
除了台東劇團以外,台東另外還有兩個小型演出團體:小木偶劇坊和小團體話劇社。前者由大人、小孩一起演出,白雪公主等童話已被他們改編上台。除了台東本地以外,小木偶劇坊也到其它鄕鎭市區演出。
小團體話劇社由熱愛歌仔戲的何恃東主持。在爲成人、兒童分別開設肢體課程、排練舞台劇以外,小團體每周還邀請廖瓊枝到台東親授歌仔戲身段和唱腔。
完全以捐款和團員義務參與來運作團務的「小團體」,在劇場敎育上面的用心,是台北、乃至於國內各地的劇團都很難比得上的:「我們就是去做!去學!然後就演出嘛!」何恃東的堅持力十分驚人。
業餘、同仁性質濃厚的「小團體」,組織分工十分淸楚。目前辭去工作、全力投入劇場的何恃東,對於台東的劇場有他自己的看法:「在台東,你不能做些沒有故事的戲,因爲觀衆期待看到『故事』,而且最好是他們跟得上『速度』的戲。」
日前正排練他自己獲得優秀話劇劇本佳作獎《在火山上》的何恃東,邀請了好幾位原住民來參加演出,這是一齣以台東當地原住民神話改編而成的作品。
如此一步步紮實耕耘,「小團體」在未來,想必也能走出「具台東地方特色」的藝術方向。
「我們可以從今天開始關心」
境內分布有原住民六個族群的台東,在原住民樂舞的呈現上;有其得天獨厚之處。台東的高山舞集,在樂舞節目的多樣化上,也因而具有更高的優異性。
高山舞集的成員,平常各自有著自己的工作。集合起來一起排舞演出,只爲了要傳播自己母族文化的特色。
另外一個傳統表演藝術團體,是由一群老人自動自發組成的南英聚樂社。平常只要晚上有空,老人們就會聚集到鯉魚山下的老人會練習南管。社內並聘有老師免費爲大家指導。
「大家都是有興趣,有心想要把南管這種雅音流傳下去而來的。」南英社總幹事謝孝卿這麼表示著:「我們幾個老人都很擔心這門古老的藝術會逐漸失傳,我們希望有關單位、年輕人可以來關心南管。」
除了排練、演出南管之外,南英社還曾經主辦過全國性的南管樂團聯演.前年亦曾邀請福建泉州的南管樂團到台東交流演出。
對於南管的傳承,南英社的老人們十分期待年輕一輩的投入:「我自己五十幾歲才開始學南管,現在的年輕人,當然也可以從今天開始來學這門老祖宗傳下的藝術。」謝孝卿和團員們奏罷一曲《月下推門》後這麼說着。
「後山」一點也不「落後」
台東的演出團體雖然不多,但是他們普遍有一個共同的特色:「認眞」。認眞的學習、認眞的排練、認眞的演出、認眞的面對觀衆和自己。
這種認眞的態度,除了爲台東的表演藝術活動烙下扎實的印紀以外,同時也爲未來的台東藝術活動奠定下良好的基礎。
台東,雖然地處「後山」,但是她的未來可是一點都不會落於人後的。
(本刊編輯李立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