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現任雪梨交響樂團藝術總監艾德華特。(兩廳院 提供)
焦點 焦點

南半球的樂聲 澳洲雪梨交響樂團

雪梨交響樂團如今扮演雪梨音樂藝術發展的龍頭,從一九三六年音樂會僅五百人次聽衆,到現在八場演奏會超過二十萬人,一年有一百五十場以上的表演盛況,樂團在成爲雪梨市文化藝術發展的主要表徵之餘,它也企圖作爲澳洲音樂在世界舞台的指標。

雪梨交響樂團如今扮演雪梨音樂藝術發展的龍頭,從一九三六年音樂會僅五百人次聽衆,到現在八場演奏會超過二十萬人,一年有一百五十場以上的表演盛況,樂團在成爲雪梨市文化藝術發展的主要表徵之餘,它也企圖作爲澳洲音樂在世界舞台的指標。

南半球明珠澳洲雪梨交響樂團

11月5、6日

台北國家音樂廳

世界知名的音樂家古森斯(Eugene Goosens)在一九四六年接手雪梨交響樂團時,曾誇言讓樂團躋身世界六大樂團之列。五十年來,澳洲人在自己創作的努力,以及艾德華特、大衛.辛曼等客席指揮領軍下,樂團逐漸享負盛名。一九九四年,澳洲政府公開發表宣言,鼓勵澳洲人建立自我的國度,這篇宣言暗喩了脫離大英國協的企圖。從此雪梨交響樂團被官方指定肩負起音樂外交的使命,樂團對整體音樂發展方向的思考,也轉向以關懷本土創作爲曲目特質的最大目標。

音樂文化大使

一九三二年對雪梨人而言是很重要的一年,不僅雪梨港橋完成通車,連接中央車站到Wynyard的鐵路網也竣工;而雪梨交響樂團也在這一年成軍。一群在澳洲國家廣播公司工作的音樂家合組樂團,成軍之初僅二十四人,他們表演的範疇相當廣泛,包括爲廣播劇配樂和爲晚宴伴奏。兩年後,在愛爾蘭指揮哈帝(Sir H. Harty)到訪澳洲時,樂團舉行首次正式的音樂會。接著澳洲國家廣播公司(ABC)將樂團從原來的二十四人擴編爲四十五人,公演時則增加到七十人,成立四年後,樂團開始每年有定期的音樂季。

在戰前的一九三〇年代,歐洲政局紛亂,許多頂尖藝術家紛紛轉往澳洲尋求發展,如獨奏家魯實斯坦、Bronislaw Huberman等人,而這批音樂菁英的進入不但引入了高品質的表演,也直接間接促進提昇澳洲的音樂水平,使澳洲獲益不少。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樂團發展亦受戰爭波及,歐美藝術家們無法至澳洲演出,再加上男性演奏者被徵召,樂團一度有幾近半數的團員是女性。樂團在戰爭期間歷經艱難,不但弦難買,新樂器更是難求,樂團甚至爲軍營裡的士兵演奏。一九四六年大戰甫結束,擁有八十二位團員的全新雪梨交響樂團再度運作,由古森斯擔任指揮,他立下豪語,讓雪梨交響樂團名列世界六大樂團。

古森斯的藝術作風爲雪梨市的生活添新意,他不僅提倡戶外音樂會,同時指揮樂團演奏澳洲第一代音樂家重要作品;而他在一九四八年提出「雪梨必須有歌劇院」的看法,促成了今日雪梨著名地標的興建,而此一名聞遐邇、外觀有如放射扇形的白色建築,便是雪梨交響樂團目前的所在地。

在古森斯之後,雪梨交響樂團陸續由荷蘭音樂家Willem Van Otterloo、第一位澳洲指揮Sir Charles Macker-ras、Stuart Challender掌舵,現在則由艾德華特擔任藝術總監及指揮。並在他的率領下,雪梨交響樂團去年展開第一趟歐洲巡迴演出,前往倫敦參加音樂節,並在阿姆斯特丹大會堂表演,均獲好評。今年,他們安排了亞洲之旅,展現開拓表演領域的雄心。

新舊交融的藝術呈現

澳洲是個外來移民和本土原住民共處的社會,在本土與移民多元文化交融和衝突下,藝術也呈現多樣面貌。澳洲學術界早在二十年前就已經對本土文化內涵論戰不休,隨著本土年輕創作日趨成熟,藝術界也開始文化本土化的反思運動。由於著眼於宣揚澳洲音樂藝術,本地音樂家的作品便成爲雪梨交響樂團不可或缺的曲目,而藝術總監艾德華特更在每場音樂會中安排新創的澳洲音樂家作品。

不久前樂團才灌錄澳洲作曲家彼得.史高索普(Peter Sculthorpe)的交響曲。史高瑟普是澳洲當代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他的代表作《大地哭喊》經常被歐美樂團演奏。雪梨交響樂團此行來台,除了拉赫曼尼諾夫的《第二號交響曲》、理査.史特勞斯《英雄的生涯》、拉威爾鋼琴協奏曲等較熱門的曲目之外,也安排澳洲另一位作曲家葛拉米.柯尼(Graere Koehne)的作品《權力屋》Powerhouse。

澳洲作曲家作品的共同特色是洋溢著豐富的澳洲田野色彩,通常在樂曲裡運用不少當地原住民樂音,而旋律強、節奏明顯是主要特質。和許多前衛的新音樂喜歡製造繁雜的節奏不同的是,澳洲作曲家傾向將他們的作品在現代作曲技法裡融入自然單純的節奏,樂迷從演奏裡聽到的是澳洲大地音籟的回響。

雪梨交響樂團如今扮演雪梨音樂藝術發展的龍頭,從一九三六年音樂會僅五百人次聽衆,到現在八場演奏會超過二十萬人,一年有一百五十場以上的表演盛況,樂團在成爲雪梨市文化藝術發展的主要表徵之餘,它也企圖作爲澳洲音樂在世界舞台的指標。

向世界頂極樂團邁進

現任雪梨交響樂團藝術總監艾德華特七〇年代於歐美享有盛名,他曾擔任過荷蘭愛樂、美國舊金山交響樂團的音樂總監,擅長浪漫派後期的作曲家作品,如馬勒等人。

艾德華特於一九四一年生於阿姆斯特丹,他的父親是音樂家,經常帶著他到各劇院聽歌劇。八歲開始學習鋼琴,十一歲硏修雙簧管,十三歲時,他有了想當指揮家的夢,十九歲那一年,他第一次登上指揮台圓夢。艾德華特的才華早露,在他二十三歲時,他就成爲當時指揮紐約愛樂的伯恩斯坦的助理指揮。

由於從小受到歌劇表演的薰陶,艾德華特對於指揮樂團爲歌劇伴奏相當在行,一九八五年時,他指揮舊金山交響樂團演奏華格納歌劇。此外,他也在今年的薩爾茲堡藝術節中指揮莫札特《費加洛婚禮》。除了歌劇之外,他也對舞劇配樂感到興趣,他就曾爲德國知名編舞家碧娜.鮑許的舞蹈作品《春之祭》配樂指揮。他認爲,史特拉汶斯基的《春之祭》在經過鮑許時而狂野,時而溫柔的肢體語彙交雜下,別有一番風味。

一九九二年,艾德華特加入雪梨交響樂團,擔任指揮及藝術總監。他對團員們要求嚴謹,但是作風不算保守。樂團成員對他排練時與演奏者交換詮釋樂曲或者和團員討論樂團前景的作法,均表讚賞。許多指揮強調個人風格,但艾德華特並不刻意表現,他說,指揮和樂團在舞台上,不是只在做秀,更重要的是讓觀衆透過聽覺享受他們所要享受的樂音,通常他的做法是進入樂曲中,融入自己的思考後再傳達給觀衆。

在團員們的印象裡,他是個很有個性的指揮家,他把樂團的發展當成自己的挑戰。作爲一個外地來的指揮家,艾德華特對澳洲音樂作品有正面的肯定,他認爲,澳洲經過這麼多年的歐洲藝術依附,應該要有自己的風格和特質,而本土音樂作品正可以達到這種目標。從古典樂曲發跡的他,對於澳洲多元文化結合產生的樂曲,他有自己詮釋的方式,他說,音樂家們把個人對澳洲風土意象藉由音符表達出來,而他的工作便是經由樂團呈現給聽衆。

 

文字|王凌莉  新聞工作者

新銳藝評廣告圖片
紀念大師-張岫雲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
免費訂閱電子報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