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報紙不是一張紙,而是一種大家覺得必須信任的東西。……從定義上說,印出來的東西必須是眞實的──不然爲什麼要印出來呢?」國立藝術學院秋季公演英國劇本《眞?理》,搬演一齣眞實生活天天上演不歇的「眞理」眞假戰。
國立藝術學院戲劇系《眞?理》
11月1日,7〜8日 19:30
11月2日,8〜9日 14:30
國立藝術學院 展演藝術中心戲劇廳
國立藝術學院戲劇系每一年製作兩齣的「年度大戲」,繼五月份由汪其楣編導《記得香港》之後,今年十一月續由英國利茲大學戲劇系硏究員蔣維國,導演英國當代劇作《眞?理》Prav-da。藉由這齣戲,帶領戲劇系、結合劇場設計系師生,共同呈現一個英國新聞報業被金錢勢力入侵的故事。
出身上海戲劇學院的蔣維國,曾以訪問學者身分赴紐約硏究,三年之後回到大陸後,後再取得獎學金赴英國利茲大學。這幾年在利茲大學敎戲劇系,曾經翻譯姚一葦的《大樹神傳奇》、張曉風的《武陵人》讓學生演出。九五年春天,爲了硏究台灣劇場來台,並且在藝術學院敎授「表演專題」,三個月的課程結束,系上邀他擇期再來台敎課,並擔任學期製作的導演。「我於是決定九七年秋天再來台灣,待滿一年,而且仔細思考爲什麼藝術學院要讓我做學期製作?我想,可能因爲我本身是『大陸同胞』,大陸的劇作我比較熟悉;再者,我也待過紐約,或許可以做前衛劇場;不然,我在英國敎書,也可以做英國劇作。」
三個理由都充份,導演頗想嘗試的是美國前衛劇場,「但是考慮到學生對此一風格的表演、觀念可能都還不成熟,還是選擇了英國當代的劇本。」
假的眞理
Pravda──一份蘇俄共產統治時期的機關報,雖然名爲《眞理報》,卻是出了名扭曲眞理的報紙。作者霍沃德.布蘭滕(Howard Brenton)和戴維.海爾(David Hare)藉Pravda爲劇名,諷刺英國報業的陰謀造假,這也是英國第一次將現代弗理得報街(the Fleet Street,英國報社菌集的街道)搬上舞台。一九八五年此劇在英國國家劇院首演並獲倫敦最佳劇本獎,其中富商勒茹一角,曾由知名演員安東尼.霍普金斯擔網。
全劇共分兩幕十場,情節敍說英國報社一連串的轉手易主,幕後收購的是來自南非的運動成衣商勒茹。這名白種神秘富商,以政治權力、金錢利益等條件逐一買下報社經營權,並殘酷機巧地撤換整個編輯部。他收購的第一家報社中,有一位充滿理想的年輕編輯安德魯,戲劇性地被勒茹大力啓用爲主編,安德魯原本以爲他可以眞的顧及新聞自由及道德好好施展,沒想到另一方面,勒茹仍不停歇地買下一家又一家的報社,並且一再地干涉編輯事務。直到一次重要時機出現:關於一則國防安全報導的揭露,兩人意見相左,安德魯堅持揭發官員說謊的事實,勒茹表面上微笑著聽他的意見,不一會兒卻一句話輕易地就把安德魯開除了。安德魯此刻終於知道,勒茹只是一名商人,他並不要什麼新聞自由與道德,他用錢買下報社、買下眞理的製造源頭,只想操控報紙言論。
第二幕後半,一群被勒茹無情開除的編輯、記者,或是關係遭破壞的政客,聯合匯成一股力量,想出資買下一個報社好報復勒茹,正當這些人付出巨款將報社買下,卻發現這又是勒茹設下的一個大圈套。因此備受破產打擊的安德魯跪倒在地、痛苦不已,只能任勝利者勒茹揚長而去。
場景一轉,在另一家報社的編輯室裡,報上登的、編輯台上的內容,已由勒茹一手操控。勒茹領安德魯進來讓他擔任新主編,被折磨得已失去方向的安德魯,歇斯底里地指揮其他人工作,勒茹愉悅地向衆人宣布:「先生們,我們有了一個新的領班。歡迎來到謊言製造工廠。」諷刺收場。
台灣學生如何扮演英國報人?
蔣維國認爲,劇本中所描繪新聞業的種種運作行徑,不單是英國如此,世界上任何一個地方都是如此。劇本中常常以一種平靜的情境襯在底層,人物只消說三言兩語便決定了一件大事,彷彿生死在幾句話下的瞬間就發生了。這種跌宕起伏、任意上下,形成一種內在節奏,使全劇充滿緊張性。
這次翻譯還是保留「原汁原味」,時空、稱呼、服裝都依照劇本處理,特意保持英國風味,其實是希望觀衆看戲時產生距離感,一方面覺得誇張,一方面又覺得似曾相識。爲了讓學生演員們能熟悉劇本情境,蔣維國在正式排練前先展開爲期一週的工作坊(workshop),除了讓劇組彼此增進親密感,也讓演員的創造力能漸漸激發出來。關於這一點,蔣維國比較了不同地區學生演員的持質:「英美學生創作的主動性比較強,他們有強烈的表現欲,內在張力也比較夠。中國學生雖然較不活躍,但是蠻有潛力的。對表演來說,我要做的就是幫助學生將創造力解放出來。」工作坊的進行中,無論是以迪斯可音樂伴奏的即興暖身、繞口令的「葡萄皮」與「燉凍豆腐」交纏打架,都是爲了讓演員在寫實與非寫實的表演方法中靈活變化。爲求加強角色的揣摩,導演還安排資深新聞工作者楊人凱、報紙副刊主編楊澤爲演員演講,並實地帶領他們參觀報社,體察一下報社的實景內容。
共同分飾增加難度
「你會燉燉凍豆腐,就來燉我的燉凍豆腐;你不會燉、燉、燉豆豆腐?」嘩啦一陣,演員的嘴皮都麻了。「在這齣戲裡,嘴皮子很重要。一定把咬字做好。」導演一旁不住提醒。儀態、動作、語調,莫不叫這群台灣年輕人琢磨再三。原本劇本有三十個以上的角色,導演這次以二十一個演員扮演,其中最具挑戰的是由王學城、傅仰曄「共同分飾」勒茹與七十歲的斯丹福爵士。八場演出,他們各有四場演出分飾其中一人,而這兩個角色天南地北截然不同。
「由於斯丹福爵士只出現一場,而這一場又必須表達出老報人受誘於金錢而把報社賣掉的嘴臉,對角色的建立必須相當充分,一上場就要使形象完全明確呈現。我過去演的角色,都是能在戲裡逐步鋪陳建立的,所以這個角色對我而言比較難。」傅仰曄如此分析自己。戲劇系第三屆畢業,今年又考回硏究所主修表演的王學城卻認爲,勒茹的霸氣、爲生存不顧一切的性格,對他而言是較大的挑戰,「因爲我是比較溫和柔軟的人。」劇本中爾虞我詐、機險萬分的字字句句,必須字正腔圓地傳達給觀衆,會不會因過度強調而顯得矯揉做作?「淸楚讓觀衆知道我們在講什麼很重要,但如果讓觀衆產生做作的感受,就表示演員沒有消化好台詞的內涵。」王學城和傅仰曄一致如此要求自己。
「人們感興趣的其實是最無趣的事,那就吹泡沫一樣地吹吧!世界十大電影明星,他們早餐裡的麥片放多少糖,……誰都怕專門調査的記者。」(劇本第二幕第一場)此情此景,你一定不陌生,來自英國的劇本,一九九七將在台灣諷刺演出,似曾相識也好、莞爾一笑也好,每天淸晨,你還是挾著一份報紙擠公車、吃早餐,踏入這個社會中。
(本刊編輯 蔡依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