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風動這次,要創下國家劇院實驗劇場最多兒童參與演出的紀錄。(歐陽珊 攝 風動舞蹈劇場 提供)
台前幕後 台前幕後

把舞台當搖籃 親子同台舞涼秋

從單身貴族到升格爲母親,舞者們對舞蹈的熱愛並未稍減,她們在孩子的身上看到生命的再生、創作的靈感。這一次她們要帶著寶寶一起跳舞。

從單身貴族到升格爲母親,舞者們對舞蹈的熱愛並未稍減,她們在孩子的身上看到生命的再生、創作的靈感。這一次她們要帶著寶寶一起跳舞。

風動舞蹈劇場「跳動的搖籃.旋轉的天堂」

10月31日〜11月6日

國家戲劇院實驗劇場

「媽媽,我要喝水」、「媽媽,我要尿尿」、「寶貝,快過來,小心點」……。小小的空間裡,一對對母子(或母女)的對話聲,此起彼落,好不熱鬧。

音樂響起,五、六個媽媽盤坐地上,將自己的寶寶抱在胸前,隨著樂聲唱著:「搖啊搖,搖啊搖,船兒搖到外婆橋……」輕柔歌聲中,母親抱著孩子左搖右擺,然後在地上翻滾一圈,繼續搖啊搖,搖啊搖……。

這不是幼稚園的母姐會場,也不是社區媽媽團體的活動,而是風動舞蹈場排練室裡的風景。

何曉玫、王知容、金崇慧、張寶雲、林惠珍、劉新容、彭佩如等人,都曾是舞台上亮眼的舞者,隨著結婚、生子,人生歷程的不同,有的以編舞、敎學爲重,有的偶爾上台演出,有的卻完全離開聚光燈,做個全職媽媽。但是,潛藏在體內、不斷滋長的舞者因子,並不因角色、生活重心的轉變而稍減。以前,有的女舞者懷著身孕跳到分娩,有的生產後很快又回到舞台,這群媽媽舞者也想跳、也要跳。只是這一次,她們不是自己跳,而是帶著她們的寶寶一起跳。

孩子是創作靈感的泉源

年輕的風動舞蹈劇場勇於嘗試、勇於創新,這次「跳動的搖籃.旋轉的天堂」舞展,要創下國家劇院實驗劇場有史以來最多兒童參與演出的紀錄。

提出這個構想的是近年頗受矚目的編舞家何曉玫。自美學成歸國後,何曉玫從單身貴族到結婚成家、升格爲母親,面對的環境、自己的身分幾經改變,承擔的責任日益加重。經過沮喪、低潮期,她決定從生活中與自己感覺、關係最親近的人、事、物、去尋找重新出發的力量。她說,靜思一段時間後,她在孩子的身上看到生命的再生,創作的靈感。

「其實舞蹈最基本的概念,就是人的動作。」何曉玫說,媽媽和小孩是最好發揮的題財,過去在大學、繪畫、電影作品中最被歌頌的正是母子親情,可是在舞蹈中卻少見這樣的表現。她邀集有相同觀念和想法的媽媽舞者,共議出這次「高難度」的舞展。

媽媽唱又跳,寶寶叫又笑

每個母親都有陪著孩子唱兒歌的經驗,舞作的編創和發展就由此展開。

「鳴!鳴!,火車快飛,火車快飛,穿過高山,越過小溪,一天到晚幾百里……。」媽媽舉起手來做山洞,孩子穿越其下,很快地又把孩子高舉在背上。一會兒,孩子踩在媽媽的脚背上,跳起親子華爾滋;一會兒,媽媽抱著孩子學靑蛙蹦蹦跳跳。在母親懷中、身上翻滾、攀爬的孩子樂不可抑,將寶寶捧著、抱著又跳又動的母親,卻氣喘吁吁,汗如雨下。

一支舞作排練下來,正在興頭上的孩子又忙著找伴去玩,大人卻已累慘了。王知容強調,對舞者來說,這次演出的吃力,在於自己要兼顧表演、帶領,又要分心以保護孩子的安全。每個孩子都是母親的寶貝,誰也不敢輕忽,因此從排練到演出,「風動」都爲他們保險,並找來大哥哥大姐姐義工幫忙照顧。

在舞作的發展和排練時,最有趣的是親子在生活中互動的創意也在此盡情發揮。舞劇形式的作品《小木偶歷險記》,由張寶雲的大兒子擔任男主角,舞者的肢體動作隨著故事的進行,百變爲大門、坐椅、電梯、時鐘、電視等各種道具,媽媽舞者也將在家中與孩子玩的遊戲搬上場,樂得其他小朋友也來湊熱鬧。

何曉玫把人之初始的生命意義,安排作爲整個舞展的結尾。巴赫的音樂聲中,一對母子對吹著盆中蓮花,象徵母親藉臍帶給孩子呼吸和滋養,與螢幕上胎兒的心跳幻燈作呼應。然後,一個個孩子帶著塗鴨畫作出場,自我介紹,安靜地爲這次親子舞展畫下句點。

學習如何與人相處才是重點

這次舞展對所有媽媽舞者都是一大考驗。擔起編舞重責的何曉玫,感受尤其深刻。她表示,兒童專注的時間極短,一下子要吃、一下子要玩,一下又想睡或累了,要不然就是身體不舒服,當他們有情緒有意見時,才不管媽媽說什麼。所以每次來排練前,在家裡都要先做心理建設,但不可預料的情況仍不斷發生。她說,她爲職業舞者排練四次可完成一支舞作,但與孩子互動的時間可能是一倍二倍以上。

明知困難度極高,爲何這群媽媽舞者願接受挑戰?她說,大家都明白這是孩子第一次與群體接觸,建立對外人際關係的開始,她們都希望爲孩子奠下好的基礎,也讓自己留下美好的回憶,因爲孩子很快會長大,很多感覺都找不回來了。有了這個共識,她們不強求成果,不要孩子來學跳舞,只是學習與人相處,也去發掘他們的潛在特質。

何曉玫說,有一次她經過一個學校,剛巧碰上下課時間,所有孩子從四方湧入操場嬉戲,那個景象如水庫開閘,孩子蹦跳的肢體律動感深深吸引著她,至今不忘。「舞者未必都是受過訓練的人,能藉著肢體表達情感或情緒的就是舞者。」她著迷於發掘身體各種可能,深信母子間的互動定能激盪出美麗的身體風景。在這次舞展中,她找到了答案。

 

文字|徐開塵  新聞工作者

新銳藝評廣告圖片
評論與回響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
新銳藝評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