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喪妻後的新錄音作品以沈穩內斂的手法詮釋穆索斯基曲目。(寶麗金唱片 提供)
焦點 焦點

多面向鋼琴奇才 深情男子波哥雷利奇

波哥雷利奇參加「蕭邦鋼琴大賽」,因詮釋違反傳統,未能進入決賽,引起鋼琴家馬加洛夫與阿格麗希退出評審團抗議,別人因爲參賽知名,他卻因落選成名。此次來台是他經歷喪妻悲痛後的再出發巡演。

波哥雷利奇參加「蕭邦鋼琴大賽」,因詮釋違反傳統,未能進入決賽,引起鋼琴家馬加洛夫與阿格麗希退出評審團抗議,別人因爲參賽知名,他卻因落選成名。此次來台是他經歷喪妻悲痛後的再出發巡演。

波哥雷利奇鋼琴獨奏會

11月22日

國家音樂廳

一般人對於波哥雷利奇(Ivo Pogorelich)的認識,多得自於他「反傳統,反主流」的行事風格。他的思考模式與衆不同,打破成規似乎已經成爲他的習慣:與較他長二十歲的老師結婚、因爲鋼琴比賽落榜而成名、創立規則特殊的鋼琴大賽、音樂詮釋自有不拘泥於傳統的主見。雖然他與衆不同,卻能自成主流,言之有物,獲得許多樂迷的喜愛。

求學與成名的傳奇

一九五八年出生於貝爾格勒,父親爲低音提琴家、指揮兼作曲家。波哥雷利奇七歲開始學習鋼琴,一九七〇年(十二歲)赴莫斯科求學,最初在中央音樂學校與莫斯科音樂院師事提馬金(Timakhin)、柯諸斯提瓦(Gornostaeva)和麥黎寧(Malinini)。一九七五年(十七歲)拜艾麗絲(Alice Kezheradz)爲師,波哥雷利奇的詮釋觀點受她的影響極大。一九七八年在特尼(Terni)贏得卡薩格蘭德(Casagr-ande)大獎。一九八〇年波哥雷利奇與老師艾麗絲(Alice Kezheradz)結婚。

一九八〇年波哥雷利奇贏得「蒙特利爾國際比賽」首獎,又在十月間與來自三十八個國家一百四十九位好手,參加在華沙舉辦的「蕭邦鋼琴大賽」,進入第三回合時因爲詮釋違反傳統觀點,未能進入最後一輪的決賽,引起評審委員,同時也是著名的鋼琴家馬加洛夫(Magaloff)與阿格麗希(Marhta Argerich)以退出評審團作爲抗議,卻因此打響了波哥雷利奇的國際知名度。他於一九八一年在紐約以及倫敦首演,一九八三年在「薩爾茲堡音樂節」中舉行獨奏會,一九八二年起定居英國。

「蕭邦鋼琴大賽」後,波哥雷利奇在倫敦、巴黎、紐約、蘇黎士、馬德里、布魯塞爾、阿姆斯特丹、羅馬、米蘭、台拉維夫、東京舉辦一連串備受好評的音樂會。隨後又應邀和柏林愛樂、倫敦交響樂團、倫敦愛樂、芝加哥交響樂團、波士頓交響樂團、洛杉磯愛樂以及維也納愛樂等一流樂團合作,足跡踏遍加拿大、南北美地區、日本、澳洲、紐西蘭。一九九二年於北美與歐洲巡迥演出,一九九三年演奏的範圍擴大到德國、美國、加拿大與日本等地。

提攜後進不遺餘力

波哥雷利奇對於培養優秀的音樂家一向不遺餘力,以他爲名的音樂節以及鋼琴大賽,都是以此爲主旨。第一屆的「波哥雷利奇音樂節」於一九八九年夏天在德國南部Bad Wori-shofen開幕,而第一屆「波哥雷利奇國際鋼琴大賽」則於一九九三年十二月在加州舉行。波哥雷利奇也在南斯拉夫創辦基金會,提供獎學金給年輕而有天賦的學生出國進修。

「波哥雷利奇國際鋼琴大賽」的特點在於不限制參賽者年齡的上限,爲世界首創。當年一月七日波哥雷利奇首次在美國宣布,將在十二月一日起舉辦以他爲名的國際鋼琴大賽,而當年的第一名便是由我國的靑年鋼琴家陳毓襄奪得。得獎者將可得到打破世界紀錄的高額獎金十萬美元,並且協助其建立音樂演奏事業。提供如此高額的獎金,目的是爲了吸引優秀的人才前往比試,以發掘眞正具有潛力的藝術家。他認爲以往一些參賽者往往音樂院還沒畢業,在參賽得獎後,便急於發展個人的事業,放棄繼續深造與學習,反而因此妨礙了應有的人文發展,造成難以突破的瓶頸。

濟世的慈善胸懷

波哥雷利奇一向對推動慈善事業不遺餘力,早在一九八一年就曾爲墨西哥火山爆發的罹難者舉行募款演奏會,也曾爲窮人演奏,將演奏收入捐出。在一九八八年被聯合國敎科文組織遴選爲「親善大使」;一九九二年十月,克羅埃西亞政府任命波哥雷利奇爲「文化大使」。一九九三年一月,波哥雷利奇榮獲大使基金會頒贈的卓越使節獎章。目前他正計劃在波士尼亞首都塞拉耶佛興建一座醫院,提供在戰爭中受害的兒童以及母親們一個庇護所,這間醫院將命名爲「人道重建機構」。

別人因爲參加比賽而知名,而他卻是因爲落選而一舉成名,也因此爲他贏得了許多演出與錄音的機會。從一九八一年起他開始爲DG唱片公司錄音,一九八二年成爲DG旗下藝人。十多年來出版過巴赫、貝多芬、蕭邦、拉威爾、普羅高菲夫等人的作品。近期發行的錄音則包括李斯特、史克里亞賓、海頓、史卡拉第以及布拉姆斯的作品。期間經過了一段潛沈的日子,完全沒有新錄音發行,今年最新發行的錄音「穆索斯基:展覽會之畫」則錄製於一九九五年八月。

愛妻謝世的悲痛使他沈穩

也就是在上次來台前,當時的波哥雷利奇正爲愛妻的腦疾而苦,不幸她已經於去年(一九九六年)二月逝世,而另一項不幸的消息則是贊助其鋼琴大賽場地的「大使基金會」也宣吿倒閉。人世的變化對波哥雷利奇而言想必是一種考驗,因而呈現在新錄音中的琴音不再有如當年蕭邦:《前奏曲》錄音中的激情,反而更見沈穩內斂、胸懷大志的格局,逐步而穩定地揮灑燦爛的畫筆,一音一筆地描繪生命的畫作。

鋼琴怪傑波哥雷利奇曾經於八十四年十一月首度來台演出,今年十一月二十二日又將再度來台。香港的前輩樂評家黃牧先生曾說:「他的那手精采的鋼琴,如果就此永遠一放不可收拾,那眞可惜。」,讓我們從即將來臨的音樂會中觀察吧。

 

文字|黃哲嶔  音樂文字工作者

新銳藝評廣告圖片
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
免費訂閱電子報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