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尋
  • 廣告刊登
  • 聯絡我們
  • 會員專區

PAR 表演藝術雜誌

  • News藝訊
  • Preview演出
  • Feature專題
  • World國際
  • Columns專欄
  • People人物
  • Review評論
  • Focus話題
  • Choice生活
  • Video影音
  • Shop商品
  • Contents當期雜誌目錄
  • Online News官網限定報導
  • Shop商品
    1. Subscribe 數位全閱覽
    2. Magazine 雜誌
    3. Book 書籍
      1. 在兩廳院遇見大師
      2. 兩廳院創作全紀錄
      3. 表藝文摘
      4. 達人系列
      5. NSO發現系列
      6. NSO歌劇系列
      7. 特刊
      8. 年鑑
      9. 其它
    4. CD
      1. 兩廳院樂典
      2. 其他CD
    5. DVD
  • 廣告刊登
  • 聯絡我們
  • 會員專區
  • 繁體中文
  • 簡體中文

黃琇瑜

發表文章 45 篇
  • 無論是來自美國或歐洲的影響,魁北克的舞蹈的確在混沌中,發展出特有的風格。(「噢.眩暈」舞團作品Le  Bête)
    加拿大

    索上天使──魁北克舞蹈現象

    多重文化的交集,使魁北克的舞蹈發展出持有的風格。

    文字|黃琇瑜
    第61期 / 1998年01月號
  • F. I. N. D大會副主席Chantal Pont-briand。
    加拿大

    三雙手合造舞蹈之城

    F. I. N. D.的創辦人是三位英姿煥發的新好女人,這三位聯合打造的了一個北美的舞蹈都會。這篇專訪將吿訴你,她們是如何孕生出這樣的國際性舞蹈事件。

    文字|黃琇瑜
    第61期 / 1998年01月號
  • 荷西.那法斯舞作《草繪》Bos-queio。
    加拿大

    蒙特婁舞影速寫三位靑年編舞家

    蒙特婁正吸引著各國年輕新銳,朝這北美藝術之都的目標邁進。

    文字|黃琇瑜
    第61期 / 1998年01月號
  • 人性明闇與生活甘苦交雜,幽然浮現在又冷又熱的方寸間。
    德國

    他們的舞步,我們的故事

    幹!再對著我的耳朶尖叫,我就揍扁你的臉! 日復一日,我出門去見那個他; 我又懷孕了,但家裡的男人還不知道有個孩子不是他的。 我感覺到他的嘴正抵著我的私處,可是祖母正在看電視天啊!快瘋掉了! 這房間又擠又臭,感覺好像我媽在用微波爐煮我的朋友。 我希望他們三個渺小得像蟲一樣地仰望我們。 我的頭鬆掉了,身體也飄起來,而我正像處女似的乖乖坐在這可悲的沙發上。 坐、坐,我在地板上、在天上、在你滿是汗珠的頸上吻你。 我正在呼吸。 看來荒唐,但大概任何蝸居在小公寓的都市人,都可以在上述的句子裡找到適用於己身的一段吧!這是德國舞蹈劇場「莎莎請客」(港譯)Sasha Waltz Guests在《太空人巷》節目單裡寫給觀衆的話。就如文字那樣毫不保留,七十五分鐘能量持續碰撞下的《太空人巷》,像齣剪碎消音的瘋狂情境喜劇(sit-com),敎人捧腹之餘,還有稍許錯愕的迷亂。 老實說,我也不明白《太空人巷》這古怪的名字意指爲何?只知道這齣半眞平假的舞作,其素材來自編舞家莎夏.瓦茲在前東德的國民住宅區Grobausiedlung挨家挨戶作的訪問調査。《太空人巷》的佈景很簡單,空蕩的舞台上只見沙發和茶几,唯有背板和角落的螢幕裝置帶出些許劇場感。瓦茲說,在這些狹窄無窗的盒形居室裡,客廳是唯一可能的生活中心。藉著這兩件斗室尚可容納的家具,一段段無名家庭的虛實錄像於焉登場。 在耀眼的白光中,這個不標準的樣本家庭成員一一亮相:有脫線爺爺、睡豬阿媽、風騷少婦、神經老公、叛逆少年、精靈小妹,還有一票肆無忌憚的狐群狗黨。看來十分阿達的三代男女,作的事也正經不到那裡去:彈手風琴得倒栽葱、裝書櫃要耍馬戲團雜技、洗衣服竟洗出人來,連吸塵器也發了狂,堅持要跳一段搖擺獨舞! 在瘋狂間流動的音樂可以是嘈雜的,可以是戲謔的;但牆上螢幕映出的影像卻以無比的淸冷淨雅,靜靜地在一旁作無言傾訴。原以爲這特寫的家飾細節,或許代表著另一個遙不可及的理想環境,後來才從編舞家的口中得知,那竟是各個受訪家庭的屋內實景!混雜中的秩序、迷亂間的淸明、失落後的夢想,明闇共存的人性與甘苦交織的生活,幽

    文字|黃琇瑜
    第65期 / 1998年05月號
  • 李爾王遇見被二女兒丈夫刨出雙目的葛洛斯特伯爵
    東京

    莎劇、能劇、悲劇、警世劇

    故事是熟悉的:一個看不透權力本質的老邁君王和三個女兒間的分家悲劇;原始背景是政治的:內戰爆發前的英國,法國正虎視眈眈地伺機而動;演繹的版本是多元化的:前有黑澤明的《亂》,近有女性主義的電影版A Thou-sand Acres;是的,莎士比亞的《李爾王》從來就不是個容易的題材,太多珠玉在前、太多角度可揀。 九九年九月,日本名導蜷川幸雄給自己一個追加難度的挑戰,與莎劇權威團體──RSC合作,並邀來以主演電影《瘋狂喬治王》(The Madness of King George)而獲金像獎提名的耐吉歐.豪森(Nigel Hawthorne)飾演「李爾王」,與國人熟知的日本明星眞田廣之巧扮「愚人」(The Fool)。全劇以英語發音,先在日本彩之國藝術劇場演出十六場,十月底再赴倫敦巴比肯中心公演二十四場,接著自十二月初也已在莎翁故鄕史特拉福(Stratford-upon-Avon)作千禧跨年的四十三場演出。這樣的跨國製作除了牽涉大批人力物力,更隱含著背水一戰的必勝決心:想想看,日本人指導RSC演莎劇!筆下從不留情的英國劇評人想必早就躍躍欲「批」,火眼金睛地準備大審一場。 聰明的蜷川集合日本設計好手,給了《李爾王》一個多重國籍的古典包裝,再大刀闊斧地修枝剪葉,以簡潔的動線與輪廓塑出現代感,不時還綴灑些零星的東方情調,果然贏得英日一片好評。在戲劇表現上,蜷川放下以往討好的誇張肢體,謹守「少就是多」(Less Is More)的準則,作出某種東方內斂氣質的示範,怪不得泰晤士報讚道:「終場更是深刻動人,就因爲它是如此的單純、沉靜,而充滿尊嚴。」蜷川能在東西文化間拿揑得如此得宜,眞是高招! 《李爾王》設計群表現傑出 即使在像我這樣對所謂「東西合璧」、「跨國合作」抱持懷疑態度的挑剔觀衆眼裡,堀尾幸男設計的舞台也令人喝采。開場的氣勢懾人:左右幽深的竹紋木牆,從兩邊向遠側中線延伸至未知的黑暗裡;向前傾斜的舞台中央,穩穩地放著獨一無二的權力寶座,在前面攤開來的是張繪有地圖的大毯,暗示著一場至親手足間的領土爭奪即將在其上展開。音樂設計宇崎奄童和音效設計井上正弘與蜷川合作多年,其用日本三弦、邦樂混出的聲音,神秘而富張力。 從斜坡後背光出現的人物,像是彼此命運中無法選擇或抗拒的因子

    文字|黃琇瑜
    第87期 / 2000年03月號
  • 《頁中骨》中的玻璃是勅使川原喜用的舞台素材。
    東京

    專訪勅使川原三郎的繆斯──宮田佳

    宮田佳(Kei Miyata)這個被歐洲舞評家盛讚不已的東方女子,作爲表演者,她被稱爲「嬌小、輕巧,卻滿富驚人能量」;作爲共同創作者,她是「勅使川原三郎靈感的源頭、感受器和催化劑」。一九八五年與敕使川原兩人共組渡烏(KARAS)舞團,現該團仍由兩人共同擔任藝術總監,並由宮田佳擔任舞團經理。

    文字|黃琇瑜
    第84期 / 1999年12月號
  • 碧娜強調內在世界的演繹,準確傳達出葛路克音樂精神性的一面,渾然天成。
    東京

    碧娜二十五週年東京演出

    今年五月,日本彩之國藝術劇場將烏帕塔舞蹈劇場二十五周年慶演出中的四套作品原封搬來。四支舞作年代橫跨二十年,從早期凜冽決斷的冷調,到今日無可取代的鮑許風格,其間的變化舞迷盡收眼底。

    文字|鴻鴻、黃琇瑜
    第81期 / 1999年09月號
  • 對拉克而言,如何能經由舞作的呈現,來影響觀衆對身體的旣定感知,是「人類足跡」長久以來致力的方向。
    環球舞台

    足尖下的哲思

    人們總以爲,身體有其具體的特定形貌,其實,它和抽象的思想一樣不明確,且瞬息即逝。這種「抽象性」一直存在於我們的身體,而我就是因此而醉心於舞蹈。 ──愛度瓦.拉克

    文字|黃琇瑜
    第74期 / 1999年02月號
  • 《你走?》以地中海/拉丁文化為本,回歸純舞蹈路線,強調觀衆應以欣賞畫作的態度面對。
    雪梨

    人我裡外,各抒心境

    除了DV8與澳洲火種舞團的作品是由藝術節委託編排,其他多為各舞團這兩年的巡迴作品,就節目的新鮮與創意度而言,實在有點炒大鍋菜的感覺。不過,能夠讓舞迷在一週内觀賞歐、亞、美、澳四大家的風格,也算是功德一樁。

    文字|黃琇瑜
    第95期 / 2000年11月號
  • 當代日本就像戴上假面春天。
    台前幕後

    太平蜃世的餘溫

    來自日本的Pappa TARAHUMARA劇團,將在今年帶來和煦《春晝》,雖然在台演出改名爲《春季》,美麗夢幻依舊

    文字|黃琇瑜
    第72期 / 1998年12月號
  • 由編舞大師威廉.佛塞指名欽點,爲法蘭克福芭蕾量身訂作的《足下白雲》。
    東京

    時間之子舞流光

    勅使川原令歐洲舞壇鍾愛有加,以其美學與哲學的思維與體現擄獲人心。這位用舞蹈寫時間論文的時間之子,將引領我們跨越東西方文化謬解與成見的藩籬。

    文字|黃琇瑜
    第84期 / 1999年12月號
  • 蜷川幸雄
    東京

    在老英的地盤上征服莎劇

    曾於一九九三年率團來台演出的日本劇場導演蜷川幸雄,日前在東京近郊的彩之國藝術劇場推出「莎翁回顧系列」的第四齣大戲《李爾王》(King Lear)。這部與英國皇家莎士比亞劇團 合作演出的跨國製作,此刻更已遠征倫敦與莎翁的故鄕,進行跨年度的六十七場公演。

    文字|黃琇瑜
    第87期 / 2000年03月號
  • DV8影像作品《阿奇里斯進場》。
    特別企畫 Feature

    影舞者

    國立中正文化中心配合DV8肢體劇場的來台演出,也安排了DV8精采的舞蹈影片欣賞專場,以讓觀眾透過DV8的另一種創作媒介來認識該團的豐富創意。本文原刊於本刊第六十三期一九九八年三月號,文中清楚介紹了DV8影像作品的主題與內涵,讀者可以在進場看電影之前,透過此文領略DV8的影像創作面貌。

    文字|黃琇瑜
    第147期 / 2005年03月號
  • 鈴木忠志早期的拼貼劇作《劇之籤II》,一九七〇年於早稻田小劇場演出,中立者爲白石加代子。
    特別企畫 Feature

    從反現代到後現代

    六〇年代美日安保條約的續訂,引起日本社會的抗爭與對傳統文化的覺醒。當時的戲劇創作者開始推翻「新劇」的正統理念,走入地下,走向街頭。經過七〇年代的發展與八〇年代喜劇風格的發跡,傳統與現代在九〇年代的日本小劇場創作中,分界已日漸模糊。

    文字|Mari Boyd、黃琇瑜
    第65期 / 1998年05月號
  • 編舞家侯非胥.謝克特。(Chien-Ming Chang 攝)
    封面故事 Cover Story

    能量怒放 搖滾你的舞蹈神經!

    侯非胥.謝克特,一個近五年才在英國發光發熱的編舞家,來自以色列的他從小學習民族樂舞,卻在現代舞的舞台上綻放出如同搖滾偶像般的超爆能量,他的作品毫不矯飾、直擊感官,這次他將帶來二○一○年的作品《政治媽媽》,讓台灣觀眾體驗這震動世界的舞蹈巨浪。

    文字|黃琇瑜
    第229期 / 2012年01月號
  • F. I. N. D午間在百貨商場舉辦的「日中起舞」。
    加拿大

    發見F. I. N. D.舞蹈新版圖

    過去十二年裡,蒙特婁的觀衆幸運地看到各國當代舞蹈的發展,F.I.N.D.不只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亦積極爲加拿大的藝術家築橋舖路,對近年來加拿大當代舞團能在國際舞壇大放異彩,可說功不可沒。

    文字|黃琇瑜
    第61期 / 1998年01月號
  • 保羅.泰勒《舌語》的《舞在美國》版,當這支舞從舞台版本轉化爲錄像時,其原與傳統規範的關係蕩然無存。
    舞與影的對話

    弔詭的舞蹈錄像(上)

    錄像在舞蹈的應用是一種進步嗎? 舞蹈在錄像裡失去了什麼?

    文字|安.娃向、黃琇瑜
    第66期 / 1998年06月號
  • 封面故事 Cover Story

    絕對自由 非關政治

    《政治媽媽》是一個嚴肅的作品嗎?答案見仁見智,但《政治媽媽》絕對是一個大鳴大放的高分貝之作。從第一秒鐘開始,從舞台爆出的強勁節奏是那樣毫不留情得無法閃躲,迫使你不得不把耳朵和全身毛孔敞開。

    文字|黃琇瑜
    第229期 / 2012年01月號
  • 《巴赫浮世繪》以二十一首巴赫的音樂入舞。
    香港

    認眞的戲言.溫柔的反動

    比利時舞團「芭蕾C之B」在歐洲引領風騷,今年香港藝術節將搬演該團引發極端爭議的舞作《巴赫浮世繪》,本文訪問到該團藝術總監阿藍.普特拉來闡釋他的心血結晶。

    文字|黃琇瑜
    第86期 / 2000年02月號
  • 英國南岸藝術中心表演藝術部門副總監Carolyn Gra-ham。
    特別企畫 Feature

    花樣繁多的英倫藝術節

    「藝術節」是提供各種想像力的實驗場;遙遠英倫喜新求變的藝術節形式不一定要成爲台灣模仿的對象,但或許可以提供選擇,供國內參考,讓台灣藝術節的形式內容更豐富多元。

    文字|黃琇瑜
    第70期 / 1998年10月號
123下一頁

免費訂閱PAR電子報,獲取更多藝文資訊!

*通過遞交此表格,即表示您接受並同意已閱讀本網站的使用條款,私隱政策和個人資料收集聲明。
PAR 表演藝術雜誌
  • 關於我們
  • 聯絡我們
  • 廣告刊登
  • 電子報
  •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
  • 國家兩廳院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國家兩廳院《PAR表演藝術》版權所有
©2022 Performing arts redefined.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提供相關演出資訊,如有異動應以主辦單位公告為準。
服務條款 | 隱私權聲明 | 著作權聲明

本網站使用 cookies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 cookies 分析技術。 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 cookies 以及相關政策更新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與使用條款。

  • 新加坡

    多個實驗性創作平台激盪繽紛創意

  • 特別企畫 Feature

    身障音樂家,後來怎麼了?

  • 焦點專題 Focus

    田孝慈:「身體會給出千萬種不同的答案」

  • 音樂

    班貝格交響樂團亞洲巡迴 攜手陳銳在台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