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舞者在去年十月間,特地前往泉州拜師學藝,將梨園戲基本的生科、旦科的身段勉力身載而歸。(白水 攝)
台前幕後 台前幕後

戲樂舞於斯 《荔鏡奇緣》

「漢唐樂府.梨園舞坊」繼《艷歌行》、《儷人行》之後,再一次結合南管音樂與梨園戲身段,進一步取材梨園戲經典《陳三五娘》的故事,編合而成兼蓄傳統與創新的復古舞劇──《荔鏡奇緣》。

「漢唐樂府.梨園舞坊」繼《艷歌行》、《儷人行》之後,再一次結合南管音樂與梨園戲身段,進一步取材梨園戲經典《陳三五娘》的故事,編合而成兼蓄傳統與創新的復古舞劇──《荔鏡奇緣》。

漢唐樂府梨園舞坊《荔鏡奇緣》

1998年12月18日〜1999年1月31日

漢唐樂府藝文中心

「漢唐樂府」創於一九八三年,原本是演出南管音樂的專業民間團體;後來爲了擴充表演內容,一九九五年吸收若干舞者,發展出專業的舞蹈團體,稱爲「漢唐樂府.梨園舞坊」。同年演出《艷歌行》而名聲大噪,深受國際人士靑睞;並引發多重關於南管傳統與創新定位的思考與討論。有關「漢唐樂府.梨園舞坊」的定位問題,團長陳美娥一點都不覺得與南管音樂的傳統有何扞格之處。「整個演出就是樂舞的形式,我們使用音樂母體──南管音樂,使用戲劇母體──梨園戲科步規範。」(註1)陳美娥接著說,「眞正的創新也許只有我們的仿唐式服裝,和設計成仿宋元勾欄式的舞台。」

立足與創新所在

然而傳統的立足所在也正是「漢唐樂府.梨園舞坊」的創新所在。向來無論是純粹南管音樂演奏,或是梨園戲搬演,在整個表現的形式上總是嚴謹地依循著老師傅們一代一代口耳相傳下來的規矩,半分不敢逾越。但是,究竟得規矩到什麼程度才能趨近、復原「中原正統」的音樂、戲曲?必須涵納多少創新的質素才能夠彌補現代與傳統之間的藩籬?這是所有醉心於傳統樂藝的人們苦苦思索的難題。

一般南管館閣正式演出時,有一定的形式規範。以歡快的噯仔指開始,然後才是唱曲,最後以奏譜作爲結束(註2)。居中坐者手執拍板擊節而歌,琵琶、三弦位於歌者右側,洞蕭與二弦位於歌者左側,兩兩相對,應聲相隨,保有漢代相和歌「絲竹更相和,執節者歌」之古風。而陳美娥的概念卻是直接越過純粹的南管演奏與戲曲盛行的年代,直奔漢唐樂舞之風。因此儘管她採用原典的南管音樂與梨園戲身段,在整個演出的編組上卻令人耳目一新又饒富懷古之意。自此,「漢唐樂府.梨園舞坊」再也不能依靠在傳統南管音樂的旗下,當然也不能歸屬於梨園戲的範疇,因爲它根本就不是搬演戲曲。簡言之,樂舞就是它的性格。

見識南管幽遠沉靜之美

問起陳美娥,當初是什麼動機促使她從傳統的南管音樂走向併合梨園戲身段的「樂舞」形式。她表示,南管也好,梨園戲也好,保存與傳承傳統的師傅們並不在少數。然而,正如我們所看到的,前人的努力並沒有獲得預期的回饋。這些傳統瑰寶仍然以無法計量的速度與現代人的生活愈行愈遠;她一直想著,怎麼做才能讓更多的人能夠見識到南管幽遠沉靜之美,讓更多人知道。

其實不只京劇與崑曲,我們還有莊和細膩的南管音樂與梨園戲。這些考量,隨著一九八七年一趟大陸行而有了具體的想法;當時她在湖北看見當地爲戰國曾侯乙編鐘編磬的出土,特別編制了一套仿古樂舞。雖是驚艷古樂器的製作精良,一方面卻也感嘆所謂的仿古樂舞,樂舞旣不古典更不能相和。因此回到台灣之後,立即著手計劃將南管音樂與梨園戲的科步萃選,使之樂舞和合。

這一次「漢唐樂府.梨園舞坊」推出的《荔鏡奇緣》,在樂舞之中企圖鋪陳故事情節,不但樂曲大半摘自梨園戲《荔鏡記》,演出中還加入說書道白。因此對於整體演出的風格掌握,困難度更高;稍有偏差,就可能落得似戲非戲,似舞非舞,還可能失去南管音樂本有的古雅。對於這一點危機,陳美娥充滿信心地表示,如果要再次製作典型的樂舞如《艷歌行》,他們絕對可以做得更好,但是「漢唐樂府.梨園舞坊」還要繼續往前走,還要繼續在傳統中不斷嘗試與創新。因此《荔鏡奇緣》要將陳三五娘的情思以敍事的手法與樂舞結合。

南管樂師曾家陽、蕭培玲

「漢唐樂府」一開始似乎就打定主意,要做就必須作出最具特色同時也是最吸引觀衆的演出。從參與演出的樂師以及舞者,到幕後全體設計群;從表演空間的古意盎然,到排練敎室的淸雅舒淨;每一個工作人員都具備豐富的專業歷練,眼目所見無一不是主其事者的慧心巧思。這次《荔鏡奇緣》還特地邀請泉州兩位優秀的南管樂師曾家陽、蕭培玲共同演出,而舞者也在十月間,特地前往泉州拜師學藝,將梨園戲基本的生科、旦科的身段勉力身載而歸。

曾家陽出身於南管世家,嫻熟南管各項樂器的演奏技巧。蕭培玲則師承莊步聯、馬香緞、蘇詩詠等名家,音嗓典雅流暢,並擅長南管撥弦樂器。談起在泉州南管的發展情形,他們笑說,文革期間,南管也在禁制之列,不過那些南管老藝人們抵不住管弦合樂的誘惑,還是會偷偷聚集在曾家陽的祖父家裡,會合弦友,演奏南音;可以說是地下南管組織。幸好曾家位於深巷僻弄內,庭院深深,倒也不容易被外人舉發。蕭培玲笑說,「保護泉州南音,你們曾家也算是一大功臣。」現在泉州的大小南管團體也超過五百個,除了保留傳統,也有創新發展曲藝的潮流。一般說「地下看西安,地上看泉州」就是因爲泉州有活生生的古文物──南管音樂、梨園戲、懸絲傀儡等等。

在轉折、起行、停頓間……

梨園戲的身段纖巧細緻,回首轉折處尤爲動人;在步履起行與停頓間,更令人對演出者的身形擺動感到不可思議。《荔鏡奇緣》的三位主要舞者──蕭賀文、王知容、杜佩君,她們一致謙遜地表示,對於梨園戲科步的著力點,她們還沒有眞正掌握到精髓(然而對於今年五月前還未接觸南管與梨園戲的現代舞舞者而言,能有如此曼妙身姿,已是非常不易之事)。難處在於,她們必須將梨園戲基本科步規範的特色強調出來,也就是以人身仿擬懸絲傀儡行進的動力而更加細膩化。因此,練習科步時,總要想像有一條絲線沿脊骨上攀,像是有人操縱一般,而頸、腰、肩、肘、腕等關節活動處又必須能隨著步履輕移,各自有不同的擺動方向,活動起來眞有「三折身」、「三折手」的雋美形體,像羽蝶一般輕盈,纖細可愛。

正式演出時,舞者、樂師都換上華美典雅的服色,敷粉展現姣好的姿容;觀者耳朶裡聽賞淸歌委婉,眼裡看盡曼舞妍麗,所有感官都深深浸淫在美好的形色聲響,怎麼不讓人心中充滿喜悅而忘記了故事、型制,忘記了這究竟是戲、舞、還是樂曲?

註:

1.南管亦稱南音、南樂、弦管、南曲、五音、郎君樂等。源自泉州,約於十六世紀隨先民傳入台灣。曲辭唱念法以泉州鄕音爲主。演奏型態皆爲合奏性質,琵琶、三弦、洞蕭、二弦、拍板,缺一不可,器樂皆從古制。目前南管音樂已被世界民族音樂學者視爲硏究上溯唐、宋古樂的重要依據。梨園戲則是將南管音樂中合於戲曲演出的部分摘出編組,成爲完整的戲曲演出形式。淸朝年間泉州梨園戲傳入台灣,在本地發展,影響所及甚廣。

2.南管音樂依演奏內容,可分三類;指──俗稱「噯仔指」,用十音演奏。所謂十音即琵琶、三弦、洞簫、二弦(以上四種樂器統稱上四管);響盞、叫鑼、雙鐘、四塊(以上四種樂器統稱下四管);以及玉噯、拍板。譜──器樂淸奏,無歌無辭,用上四管演奏,以拍板擊節。曲──即散曲,歌者擊節,上四管合之。

 

特約採訪|納達寬

專欄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