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聰在音色與情緒的控制相當出色,讓人在欣賞表演時,對莫札特這位天才作曲家英年早逝的命運感到不勝唏噓。
馬利納、聖馬丁管弦樂團與傅聰
1999年11月28日
國家音樂廳
又是一個由企業贊助音樂會以回饋國人的範例。台灣應用材料有限公司於去年十一月二十八日獨家贊助英國聖馬丁管弦樂團在國家音樂廳演出,曲目除了白遼士《比阿提斯與班乃迪克》序曲與德弗札克《新世界》交響曲外,並由著名鋼琴家傅聰彈奏莫札特鋼琴協奏曲降B大調第二十七號。樂團精湛的演出,及與傅聰天衣無縫的搭配,令人難以忘懷。樂團並加演了一首孟德爾頌交響曲第五號的慢板第二樂章,把他們對地震傷痛的關懷心意透過音樂傳達給國人。
《比阿提斯與班乃迪克》是白遼士所寫三首歌劇的最後一首,劇中以戲劇性手法來刻劃兩人的愛情,而序曲是在歌劇完成之後才寫的,自然引用許多歌劇中的主題。擅長於歌劇及管弦樂法的白遼士在這首短短的序曲中充分地發揮他的才能,音樂中的色彩、節奏、密度、情緒緊湊的變化進行與高難度的技巧在聖馬丁樂團與指揮馬利納爵士的演奏中駕輕就熟,表現出精緻的音色,並把其戲劇性表露無疑。
個人風格表露無遺
在樂壇上享譽盛名的鋼琴家傅聰以他特殊的家學淵源及本身的文學素養,而自成一格,他彈琴時常自詩詞中尋求靈感,在音樂中尋求詩境,演奏時以「心」爲主軸,情感豐富而容易宣洩,並且容易傳達其樂念。當晚演奏的莫札特鋼琴協奏曲是莫札特過世前不久寫的,比起先前亮麗的作品,此曲顯得較爲晦暗,在第一樂章與第二樂章中的對比樂段中,他不斷地轉調,甚至出現更陰暗的調性,而傅聰在這些音色與情緒的控制相當出色,讓人在欣賞表演時,對莫札特這位天才作曲家英年早逝的命運感到不勝唏噓。尤其是在處理第二樂章後段主題,當音樂只剩鋼琴單音主題,與樂團單一樂器(小提琴)齊奏時,不知是在敍述命運的孤單,抑或是回到童年的單純?而整個演出最難得的是鋼琴與樂團的緊密契合,彼此相輔相成,渾然一體,傅聰與指揮馬利納成了最佳拍檔。在觀衆熱情欲罷不能下,傅聰安可了一首蕭邦升C小調夜曲,此時傅聰把他擅長的情緒轉折,自由地拉升到最大的極限,個人風格表露無疑。
下半場德弗札克《新世界》交響曲又把觀衆帶入另一個高潮,受到高薪的吸引,德弗札克於一八九二年來到美國,他極欲創作一首以新大陸黑人靈歌及印第安精神爲主的交響曲,但思鄕情愁使他離不開故鄕波希米亞的情景,因此整首交響曲綜合了許多因素而形成了一首龐大的四個樂章的大型管弦樂作品。聖馬丁樂團於四十年前由出身小提琴家的馬利納創立至今,本以弦樂室內樂團享譽全世界,弦樂之美及與指揮的默契實在不可言喩,而難能可貴的是在這首管樂極吃重的作品中,管樂器表現出相當漂亮的音色,銅管大聲時飽滿而圓潤,在第二樂章那思鄕的主題木管與弦樂更是展現出最細緻動人的旋律,讓所有的觀衆屛住氣息。雖然在第四樂章高潮時出現少許管樂與弦樂拍點不同的落差,(或許由於對國家音樂廳的殘響不習慣所致),整個演奏仍然撼動了人心,觀衆情緖爲之沸騰。
在觀衆的熱情掌聲中樂團安可了兩首交響曲:布拉姆斯的匈牙利狂想曲及莫札特的費加洛婚禮序曲,觀衆與演奏者之間的互動達到最高潮,這眞是一場難得的高水準音樂會。
文字|蔡采秀 東吳大學音樂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