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玉萍師承喬清秀喬派的路子,其技藝除了具有河南色彩,還加入了京字京韻,成了所謂「北京字兒,河南味兒」。
現在已知的河南墜子,源流可以溯及一九一一年左右;顧名思義,河南墜子起於河南,它的前身是漁鼓(道情)、小鼓弦(穎歌柳),兩種曲藝在本世紀初合流之後,大受歡迎。樂器方面,簡板取代了夾板,墜胡取代了小鼓弦,所以叫做「墜子」。由於河南墜子風靡一時,大批的說唱藝人紛紛轉而唱起墜子,他們不但壯大了墜子的陣容,而且還把其他曲藝的技巧帶進來,推動了墜子曲藝的快速高度發展,結果出現了三大派別:喬清秀的小口墜子、董桂枝的老口墜子,以及程玉蘭的大口墜子,一九三〇年前後進入當時的北平,在雜耍園子受到相當的歡迎。
勾音轉調.深刻傳情
現年六十五歲的馬玉萍是新一代的著名河南墜子演員,六歲跟著李祥東學藝,十歲登台演出,一九五五年進京加入北京市曲藝團,在京、津享有極髙知名度;在一九六〇年代,曾以《穆桂英指路》獲大陸文化部演出一等獎。馬玉萍師承喬清秀喬派的路子,其技藝除了具有河南色彩,還加入了京字京韻,成了所謂「北京字兒,河南味兒」;此外她還廣泛地向其他戲曲曲藝借鏡吸收,其中得力最多的還是河南的曲種。就拿《穆桂英指路》來說,唱到穆桂英見了楊宗保,敘述從桂英的眼中看見宗保的打扮、穿戴,心下歡喜無限,唱腔進行到這裡,就用了河南梆子的唱法,大腔(註1)兒裡用了一個勾音,自己轉調,跳高了八度翻上去唱,不用樂隊過渡,就聽出桂英遇見了五百年前風流冤孽那種雀躍欣喜。馬玉萍表示每回唱到這裡,觀衆的反應總是好極了,掌聲熱烈得無以復加。
「素身」表演.精采動人
當然,借用其他戲曲曲藝的技巧,在變中有不變,必須顧及墜子的主體性,才能維持河南墜子的特色;但是在不變中要有變化,才能免於千人一面,使每個唱段都有自己的特殊個性。作爲一種曲藝,墜子表演時只有兩個人在台上,一個演唱,一個伴奏(註2),這門技術可說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一個故事要說得有人物、有情節、有氣氛、有配樂,演唱者是「素身」,拿著簡板,沒有其他戲裝、道具和佈景,一個人往台上一站,要能「抓人」,掌握住觀衆,讓全場觀衆目不轉睛地注意她的表演,爲敘述所感動,爲表演叫好。如何才能達到這樣的效果?按老的觀念說,演員要有「絕活」才能做得到,「絕活」建立在演員個人的功夫和琢磨上,而馬玉萍拿手的「穆桂英指路,見宗保」的大腔,就是很好的例證。
註:
1.每回唱到一個段落的末尾,唱者以「耍花腔」的技巧或是拔高音階,讓整段聽起來很龐大、很長,即為「大腔」之意。
2.馬玉萍的伴奏李祥雲,與馬玉萍是夫妻。李祥雲十歲學藝,跟馬玉萍同門,通了心氣兒,在唱腔的烘托渲染上默契深厚蘊藉。
特約採訪|李元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