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ilton Babbit使用RCA的Synthesizer來創作電子音樂的作品。(本刊資料室 提供)
專題 專題/電音創作新記事/背景導讀

遊走在電子聲響的迷幻地域

電子原音音樂的過去與未來

電子原音創作在二十世紀仍是實驗性的音樂,但隨著科技的進步,新的創作技法不斷地開發,音樂的構思也隨之變化。在全球各大學的實驗室裡,這種結合科技與聲響的實驗,持續地被作曲家運用在作品裡,蔚為一股風潮。

電子原音創作在二十世紀仍是實驗性的音樂,但隨著科技的進步,新的創作技法不斷地開發,音樂的構思也隨之變化。在全球各大學的實驗室裡,這種結合科技與聲響的實驗,持續地被作曲家運用在作品裡,蔚為一股風潮。

「電子原音音樂」(electroacoustic music)不只是過去半個世紀以來,也是當前、甚至未來的新音樂/前衛音樂/學院派現代音樂的主流。英國作曲家/學者Simon Emmerson在 The Language of Electroacoustic Music 一書中也說過:「electroacoustic music 是西洋音樂在二十世紀中唯一眞正具有原創性的進展」。可是我們竟然連個恰當的、像樣的中文譯詞都沒有。怎麼回事?這裡頭有很複雜的原因。

必也正名乎

不用去翻字典或去找別人試過的譯法:「電聲音樂」,絕對是 "electroacoustic music"一詞錯誤至極的譯名!爲什麼?「電聲」二字的確是對 "electroacoustic"—詞的原始意義的正確譯法。 "electroacoustic"爲一物理名詞,最早原意是指以電氣方式發聲,或以電氣方式再現一切聲音的錄音紀錄。因此,若引用這詞的本義,那麼我們一輩子聽到的音樂,從巴赫到搖滾樂到排行榜流行金曲,絕大部分全都是「電聲音樂」,因爲除了面對面地聽現場眞人演出以外,我們聽到的音樂全是出自再生音響的揚聲器、耳機等 electroacoustic 電器。

然而讓問題更複雜的是,部分現代音樂專家學者與創作者往往將 "electroacoustic music"定義爲純粹電子音樂及其一切的後續發展。這種籠統含混的定義其實也不完全正確,也就像單單地檢視 "electroacoustic"這個單詞的字根同樣地毫無意義、毫無用處。

務實地來看,我們應該檢視"electroacoustic music"一詞作爲一個音樂流派,一個樂類名稱,到底今天的音樂圈如何具體地使用。明顯地,在各種雜誌、宣傳、學術文字中,我們讀到的 "electroacoustic music"全都是指以電子技術及效果處理原音(acoustic sounds)而作出的「正統」、「學院」的音樂作品。

再仔細研究世界上幾個掛名electroacoustic music 的組織,比如,「加拿大 electroacoustic music 協會」(Canadian Electroacoustic Community - CEC),「美國 electroacoustic music 學會」(The Society for Electro-acoustic Music in the United States - SEAMUS),「德國electroacoustic music 學會」(Deutsche Gesellschaft fur Elektroakustische Musik - DegeM),英國的Electroacoustic Music Association of Great Britain,可以發現,它們的成員清一色全是當前各大學及學術機構的教授、研究員、研究生,及少數獨立的嚴肅音樂作曲家。

因此,從這個名詞的應用及更重要的實際作品中,我們可以歸納出的結論是,"electroacoustic music"乃狹義地專指學院派作曲家以電子(electro)技術處理原音(acoustic)聲響素材而作成的嚴肅音樂。

這個結論包含兩個重點,第一是技術上的,即電子處理。然而在今天的後電子時代,沒有音樂製作過程不用到電子技術。特別在個人電腦時代,一切電子技術又已全面電腦化;電子或電腦處理、硬體或軟體處理、類比或數位處理的區別已難劃分。也就是說,"electroacoustic music"的製作技術/工具與今天各類流行、半流行、不流行音樂的製作技術/工具大同小異;因此,這種特殊音樂類型的決定性特質顯然不在於它的技術層面,而在於其美學態度及傳播管道。換句話說,"electroacoustic music" —詞的重點主要還是在「正統」、「學院」、「藝術」、「嚴肅」音樂這個面向上。

進一步說得明白些,"electroacoustic music" 是指以 "acoustic"(原音,非電子)的原始聲音的錄音爲原料素材(樂器或非樂器的任何聲音,自己或甚至別人的音樂錄音),經過電子硬體或採樣器或電腦軟體的各種處理和調制/調變(modulation),再加以混疊而成的音樂。

而這「調變」就是它的關鍵!調變的基本手法有移調、反行、時値調變(拉長、壓短),循環反復,剪接拼貼,及各種類比或數位的聲音訊號處理。同樣用一滴水聲或一顆彈珠的蹦跳聲,各作曲者用的調變硬體軟體和技術方法,尤其是創作意向,可能有天壤之別,而風格及內容上無限大的變化空間,也由此而生。

相關的樂類

Electroacoustic音樂與其他常聽到的樂類名詞,如具象音樂、電子音樂、電腦音樂、聲音藝術等等有極密切的關係。它們之間有相當大的重疊和交集,但其實又各有不同的側重。在此急需先了解 electroacoustic音樂與這些絕對相關又常相混淆的樂類名稱間之區別:它與正統「電子音樂」(electronic music)的區別在於,電子音樂不用外界的 acoustic 原音作音源,只用合成器,或是波形產生器發出的純電波震盪,但是,兩者的後期調變及混音等加工方式可以是完全相同的。

「具象音樂」(musique concréte)與electroacoustic音樂兩者間有極大的交集,後者包含大部分的前者。而它們的區別在於:具象音樂注重以大段的原始錄音爲音樂中心,不一定要掩飾原始材料出處,反而著重於聆聽人們週圍的各種聲響和由其組合拼疊而生出的趣味,調變和混音在具象音樂裡佔次要地位;而electroacoustic音樂則可能會把原始材料變化到你完全聽不出是 acoustic 而誤認爲是純電子音樂的地步。另外,具象音樂裡,原音素材通常由作曲者親自錄集。因爲具象音樂對作曲者和聽衆來說,都是極注重「聽」的過程,不像 electroacoustic音樂,重點往往是在「玩」聲音的調變。

「電腦音樂」(computer music)注重軟體的程序(algorithm),或是控制下的偶發(indeterminacy/aleatory),或是創新的控制介面(alternate controllers,如感應手套、紅外線遙控、溫度光線距離運動壓力等感應控制器),或是現場演出樂器與電腦軟體間的互動(如現場小提琴的聲音接收後再即時輸入電腦經處理後再混入全局)等等。然而絕大部分是利用電腦加以數位訊號處理(DSP: 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或合成而作出來的 electroacoustic音樂,也可稱爲電腦音樂;在這時兩者互通、同義(圈內人常簡稱作ea/cm:electroacoustic /computer music)。

"Electronica"(半流行電子音樂)可能很流行、很舞曲、很ambient(註1),雖然electronica 的邊緣也包含了小部分半學院/跨學院創作者的作品,但整體來說,不論聽衆層和作者層都是相當不同於electroacoustic音樂的。

「聲音藝術」(sound art)應該是最廣義的聽覺藝術的總稱,其內容和創作法包羅萬象。相比之下 electroacoustic 音樂較爲學院、較保守,狹窄得多。

現在應該說明的是,「電子原音音樂」也不是 eletroacoustic music 一詞的妥切譯法。雖然它可能是與今天 electroacoustic music一詞的實際用法/實質意義最接近的,但筆者認爲我們對eletroacoustic music 一詞的中譯寧可從缺,留白。說、寫、讀都沒有認眞地「聽」來得重要。

聆聽的藝術

五十年前起開發的「具象音樂」所領導的音樂大潮流,無疑是人類音樂史上最重大的突破,它衝破了幾千年來人們把聽覺藝術全權交給人造樂器作爲唯一美學及情感代理的狹境。此一新潮流的表層意義可說是大幅地擴展了人類音樂表現的寬廣度,而在更深層意義上,它其實徹底改變了人的聆聽態度。

而 electroacoustic 音樂作爲一種經過具象音樂的洗禮而再回頭走向傳統音樂的藝術形式,可以說是在學院的「體制內」改革成功。它的內容不見得一定要像傳統現代音樂那麼抽象冷酷,它可以感人,可以富戲劇性,也可以有很強的敘述性。它本身所蘊含的音樂可能性是無限的。

不過人們剛開始接觸到 electroacoustic音樂時的第一個反應往往是:只是一堆聲音嘛!這就好像說「傳統音樂、流行音樂只不過是一堆音符嘛!」一樣地膚淺荒唐。傳統音樂就是音符的藝術,現在/未來音樂也就是聲音的藝術。現在的新音樂當然是講求音色變化(而非音高變化),講究聆聽(而非演奏),這其實也是西洋藝術音樂從魏本(Anton Webern )一直到Penderecki的路線往下的一貫發展,並無突兀。原理就是這麼簡單,而藝術本體卻是那麼複雜!幸好,electroacoustic 音樂比起其他較保守老舊的學院派現代樂來說,聽起來可是容易多了。就是憑直覺欣賞,或說是感性也沒錯,更何況它表現的內容可能本身就較活潑有意思。

我們聽聽過去這五十年來的electroacoustic 音樂大師的經典代表作品,比如:武滿徹的 Vocalism:Ai(1956)及《水之樂》(1960);Iannis Xenakis 的 Concret PH(1958);史托克豪森(Karlheinz Stockhausen)的《少年之歌》Gesang der junlinger(1958)及《世界國歌》Hymnen(1967);Jean-Claude Eloy的《樂之道》(1978);佐藤聰明(Somei Satoh)的 Mantra(1986),等等。這些音樂的撼人境界及美學思想都不是以音符爲本位的傳統作曲法可以夢見的。

除了這些現代經典之外,若想親耳具體了解當下全球 electroacoustic 音樂的現況,最方便的入門唱片莫過於美國音樂家 Naut Humon主編的大型選輯A Storm of Drones: the sombient trilogy(美國 Asphodel 公司一九九六年出版),其內容包括各音樂先進國家的學院、非學院及跨學院代表作曲家的作品。更多的代表性實際作品可以在加拿大的 empreintes DIGITALes 唱片公司及法國具象音樂研究所(INA/GRM)的出版品中聽到。

今與昔

過去數十年中,electroacoustic 音樂主要在亞、非、印以外各地的學院圈內運作。早期只有全球少數幾個大型電子音樂研究室才能提供稀有器材供極少數學院菁英進行創作的情況,這種狀況在個人電腦開始普遍時出現大幅扭轉,全球各主要大學音樂系紛紛成立electroacoustic 音樂創作中心。目前electroacoustic 音樂重心分佈於歐洲、加拿大、美國、南美洲、北歐各國、韓國、日本、俄羅斯等國的音樂院系。其普及情況是我們國人難以想像的,尤其是中南美洲各小國對於electroacoustic 音樂的研發特別帶勁,比如二〇〇一年的「國際電腦音樂學會年會 ICMC2001」就在古巴舉行。

這類狹義的 electroacoustic 音樂長年來一直在學院內部封閉地發展。因有各種大型的國際性比賽、獎賞、會議,加上校內師徒相授,倒也能在學術圈內部做到自給自足,與世無爭。然而在Xenakis、史托克豪森與Eloy 等大師退去之後,本來一直走在前衛藝術最尖端的 electroacoustic 音樂,今天卻冷卻下來,大部分作品今天是出自大批的學院教授、硏究生兼作曲家之手。這種與藝術前線脫節的特殊生態造成爲了參賽獲獎、爲炫耀繁複技術而創作出十二分鐘長度之八股作品。在這類作品中我們實際聽到的結果往往是分不出國界,分不出人與人之間的差異、曲與曲之間差別的類同性作品。這以加拿大、美國、法國的學院作品爲代表(如 empreintes DIGITALes 唱片公司的出版品)。這類 electroacoustic音樂不再走在原創藝術前緣;雖然它已成爲國外現代音樂作曲系教學的主流,成爲全球各作曲大賽的主要樂類,但它其實已淪爲博物館音樂。這種學院派作曲可說繼十二音音列走入死胡同後,又進入另一危機(或同一危機?)的現代音樂。

當下與未來

然而electroacoustic音樂在今天及未來眞正的重要性,在於它正在學術圈以外快速地發展、四面擴散。Electroacoustic 音樂的尖端技術及手法在近年早已大量普及並深入各類音樂核心,包括流行音樂。不只是從美國的 Cher到俄國的 Alla Pugacheva 等歌星的流行金曲,更在於橫跨嚴肅與流行音樂的樂人Matmos 等的受歡迎而被認可。像採樣器音樂、turntablism 唱盤音樂也就是使用具象聲音處理最淺顯的例子。(註2)

今天最原創的新音樂,眞正的先鋒(前衛之意,Avant-garde)音樂藝術,就是那種介乎學院electroacoustic 音樂、具象音樂、電腦音樂、即興音樂、聲音藝術之間說不清楚,卻聽得一清二楚的東西。像當前各大主要前衛音樂唱片廠牌如:英國的Touch,德國的Mille Plateaux,奧地利的Mego,法國的Sonoris,日本的 Digital Narcis,愛爾蘭的Fallt,美國的Ground Fault,等等之類的作品中,所呈現的就是統合學院內外、音樂語言及表現力大幅度擴展的樣貌;而推動這整個歷史洪流前進的關鍵,說穿了,也就是electroacoustic 音樂。

延伸聆聽與閱讀:

A Storm of Drones(3-CD compilation, Asphodel, 1996)

http://www.empreintesDIGITALes.com

http://www.electrocd.com

http://www.ina.fr/grm

http://www.computermusic.org

http://www.icmc2002.org

http://www.fallt.com

前味音樂電台 http://www.subborg.com

前衛音樂網 http://www.sinologic.com/newmusic

姚大鈞,〈新新前衛電子音樂剖析〉,《搖滾客》復刊第二期。台北:水晶有聲出版,2000。

Simon Emmerson, ed. The Language of Electroacoustic Music. London: Mcmillan,1986.

註:

1. 一種流行於九〇年代的舞曲風格,其特色在於放慢舞曲的速度,並與環境的聲響融匯在一起。

2. 關於學院派 electroacoustic 音樂的重大影響及貢獻請參見拙作〈新新前衛電子音樂剖析〉。

 

文字|姚大鈞 作曲家

專欄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