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育立.柏林(林育立 提供)
十週年專題 十週年專題/表藝X檔案

雪泥鴻爪讀表藝

為了迎接雜誌十年生日,從七月號開始,我們對外徵求讀者來信,與我們分享在世界各地閱讀《表演藝術》的心情。雜誌出爐不久,還熱騰騰的桌面,躺著一封字跡秀麗、來自維也納的純白信箴;接著,一連三封龍飛鳳舞的來信,讓我們心兒砰砰直跳到了喉頭,看著照片中擺著不同耍寶POSE的大男生一邊傻笑,一邊納悶:原先設定的海外變成了境内該如何是好?

呵,就算是海内外同心聯歡吧!於是我們決定如文照登。還有那些帶著《表演藝術》旅行的讀者,要在這裡一併致謝──每一位讀者都是一粒火種,沒有你們,表演藝術不會點燃十歲的生日蠟燭。

為了迎接雜誌十年生日,從七月號開始,我們對外徵求讀者來信,與我們分享在世界各地閱讀《表演藝術》的心情。雜誌出爐不久,還熱騰騰的桌面,躺著一封字跡秀麗、來自維也納的純白信箴;接著,一連三封龍飛鳳舞的來信,讓我們心兒砰砰直跳到了喉頭,看著照片中擺著不同耍寶POSE的大男生一邊傻笑,一邊納悶:原先設定的海外變成了境内該如何是好?

呵,就算是海内外同心聯歡吧!於是我們決定如文照登。還有那些帶著《表演藝術》旅行的讀者,要在這裡一併致謝──每一位讀者都是一粒火種,沒有你們,表演藝術不會點燃十歲的生日蠟燭。

十年前的台灣,有誰能想像當下台灣文化活動蓬勃多元的景況?《表演藝術》雜誌,可說就是台灣藝文界這十年來發展的全記錄。拿在手上薄薄一本,寫盡舞台上的喜怒哀樂,道盡學者專家們的苦口婆心。透過她,讓遠在德國的我,不只讀到台灣藝文工作者被大環境折磨絕望的心情,同時也被他們勤奮樂觀的無我精神所振奮感動。有像這樣特別的情感聯繫存在,使得我的歐陸生活一點也不孤獨,而且和台灣齊頭並進。

就像拉圖許諾把年輕人重新找回音樂廳、復興交響管弦樂的合奏形式,說服柏林市大膽地讓他在接下來的十年大展身手,救救沈悶僵化的古典音樂會。我們大家對未來有什麼願景?是否已經安排好按部就班的計畫,不達到理想絕不放棄?我眞的很期待,看看《表演藝術》和拉圖在接下來的十年裡還能變出什麼新花樣出來。  林育立.柏林

已經記不得從何時開始習慣看《表演藝術》了。從前它豐富的演出訊息及深入報導是我看節目的指標,改版之後,對於在海外的讀者更加便利,因爲在雜誌還沒寄到時,可以先上網解解饞!網站的即時視覺和手撫雜誌的觸感,是我在異鄕最大的慰藉。  羅璋芳.阿姆斯特丹

《表演藝術》是我和好友們聯絡感情的好伴侶。大家輪流傳閱,約好一起去看表演,但是豐富的訊息和報導常常讓人不知怎麼選擇,每個都想去!眞不知這是好處還是壞處?資訊豐富了我的視野,卻瘦了我的荷包!現在網站也常上去看,如果網站有聲音有動畫……那就更完美了! 

 

羅凡怡.成都

新銳藝評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
新銳藝評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