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AR表演藝術
舞蹈

影像造夢有成,舞蹈落足無痕

或許是因為劇場太大,音樂熱鬧繁複,影像的視覺衝擊更毋庸置疑地強烈,讓編舞者古名伸在許多片段大量採用群舞、動作群組的方式處理。然而,舞蹈不管在處理所謂易變的愛情也好,或是人際關係猜疑的議題也罷,都因處理主題的方式過於龐大,使得舞蹈的情感無法深化,舞者吃力再勤快的動作,也被影像和偌大的劇場給吃掉,而顯得虛弱不堪。

或許是因為劇場太大,音樂熱鬧繁複,影像的視覺衝擊更毋庸置疑地強烈,讓編舞者古名伸在許多片段大量採用群舞、動作群組的方式處理。然而,舞蹈不管在處理所謂易變的愛情也好,或是人際關係猜疑的議題也罷,都因處理主題的方式過於龐大,使得舞蹈的情感無法深化,舞者吃力再勤快的動作,也被影像和偌大的劇場給吃掉,而顯得虛弱不堪。

影舞集表演印象團《@夢》

5月2~4日

台北國家戲劇院

前先時日一度採訪《@夢》的編導陳瑤,她說要在劇場裡造夢,要讓久習於疏離冷漠的觀眾,感動。筆者雖然佩服她的創作理念,可是在心裡深處仍存留著問號:在劇場裡發生的感動不只要有心意,更要有一雙熟諳操作劇場技法的巧手,才能編織出一齣不落俗套、不見鑿痕,令人忘卻塵囂、坦然敞開心懷接納的作品。

那日,當筆者坐進了觀眾席,被巨大銀幕上綿延飛來的雲層包裹時,立時一掃連日來因SARS蒙上的陰鬱;而當彷彿水蛇柔擺腰款的軟枝緩緩出現,後方天幕和前方垂懸的景片連成了一片迷霧森林,我必須說,陳瑤真的做到了──至少在動畫影像的部分,她讓觀眾一點也看不到技巧地,表達了她心裡的夢與感動。

可是這畢竟是一個劇場作品,姑且不論這是不是一個「舞蹈」演出,倘若無法和舞蹈、音樂、舞台、燈光等劇場元素達成有機的組合,就算影像做得再好,也像倒了桿的帳篷,依然無法撐起劇場的一片天空。

群舞被吃掉了

《非愛情故事》二部曲──《@夢》,並非《非愛情故事》續集。故事架構仍以第一版為綱,從「雲母」造雲,逐一寫出夢與現實交會的場景。《非愛情故事》是影舞集與古名伸、舞蹈空間舞團的舞者,所嘗試的第一個結合大量動畫影像與舞蹈演出的大型製作;而《@夢》可以說是影像與舞蹈創作者在第一次的試驗之後,在調適技術與跨領域創作各層面之下,所做的修正版。

《@夢》以「音樂劇場」自稱,但從其動畫影像所佔的比重來看,或許稱之為「影像劇場」會更適切一點。同樣的,《@夢》也逃不開任何一個使用影像的劇場作品會遇到的一個問題:當影像與現場表演同時存在,該如何適切引導觀眾的視覺焦點落在作品的發展線上?不過《@夢》的問題並不在此,影像與舞蹈之間的焦點調配、主從關係的互動並未產生太大的問題,更大的問題反而出在影像和現場表演(舞蹈)之間,因調性不同所產生的不協調感。

或許是因為劇場太大,音樂熱鬧繁複,影像的視覺衝擊更毋庸置疑地強烈,讓編舞者古名伸在許多片段大量採用群舞、動作群組的方式處理。然而,一顆蘋果加兩顆葡萄,我們很容易看到三顆水果;但當有了數以萬計的蘋果之後,就算加了五十顆蘋果,結果依然是:一堆蘋果,很難是別的(我想我被蘋果日報的廣告轟炸得太厲害了)。舞蹈不管在處理所謂易變的愛情也好,或是人際關係猜疑的議題也罷,都因處理主題的方式過於龐大,使得舞蹈的情感無法深化,舞者吃力再勤快的動作,也被影像和偌大的劇場給吃掉,而顯得虛弱不堪。

獨舞與影像的互動有趣

反倒是幾個獨舞的小片段,特別是跟影像互動的部分,處理得相當細緻而有興味。例如:海邊釣客巨大的剪影和一個不自主地被拉扯向上而掙扎的女人,適切表達了人生太多無可抗拒的意外;照鏡子的女人,和鏡子裡投影的一個誇張變形的動畫角色,以幽默的手法傳達了兩者之間的對照,簡潔明快地表現了內在與外表之間的差異、矛盾與虛實。

這些獨舞與影像互動的片段之所以有趣,有很大的原因是因為它們與動畫影像深具詩意的特質,起了加乘的發酵作用。陳瑤的創作有種萬花筒的趣味──很簡單的元素,卻又有意想不到的變化,像海邊的潮汐,可以坐在那兒發呆,任憑思緒遊走。

舞台上立著一扇門。天幕上出現了一個蓋得很奇怪的房子,明明向下的樓梯卻走到了二樓。舞者開了門,房子悄悄地扭轉了起來;關上門,房子又回復它原本奇怪的樣子。

短短的一瞬間,讓筆者看到了兒時對黑暗與陌生的莫名恐懼。

景片飛出層次感

除了動畫本身的創意,影像與舞台活動景片的互動也是《@夢》的另一項特點。

編創者利用天幕,與前後懸吊景片的搭配,分別投影在兩者的影像,製造出遠近的層次感(layer)。逐一飛降的景片映著快速興建都會的動畫,在重工業式的音樂搭配之下,強而有力地描繪出一幅吞噬了童話森林的景象;頂樓平台與樓梯間的各個平面,切割成幾個投影區域,不管是在對鏡或象徵夢境破滅後的紅色飛鳥段落等,都有效地傳達了創作者的意圖。

相對於舞台調度頻頻產生的驚奇感,到了下半場,那座頂樓平台卻處於正中後方,一動不動,穩如泰山的主舞台佈景,顯得巨大而呆滯。

運用影像的劇場最棘手的,莫過於燈光的處理。但儘管在影像與表演者之間的亮度拿捏上,《@夢》還有待修整(尤其大量紙片自上方落下的片段,根本看不到影像),但整體來講,燈光的處理已經算是相當不錯。尤其下半場,當眾人離去,喧嘩盡褪,獨留一名男子,自上方打下的幾片淡藍色的光,清冷、薄如蟬翼,更顯孤獨寂寥。

從初次合作至今已屆四年,《@夢》凸顯的問題仍是不同領域的創作者,對彼此的藝術特質不夠熟稔,凸顯表演主體影像跟舞蹈之間的認知差異。特別是這麼大的一個製作,更要考慮如何運用對方藝術類型的優點,以強化雙方在劇場表現的長處,光是各展所長,並不能達到最好的效果。

文字|陳品秀 舞蹈文字工作者

藝術家請回答-吳珮菁廣告圖片
評論與回響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世界舞台 盡在你手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