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院音樂廳與表演藝術團體之間有著密切的依存關係,但是如何發揮整合效益卻是一門高深的藝術。而這些耗資數十億的文化投資更需要審慎的財務評估,以及未來的經營部署。在思考劇院音樂廳的興建之前,倘若無法獲得這些問題的答案,那還是集中資源,先提升目前的營運績效再說。
這是一九九○年代末期網路發燒之際的信仰:建了網站,就有人來!
四、五年過去,許多網站關門歇業,其中不乏雕金塑玉之作,也有些的確一度人潮洶湧。然而,目前留下來的,卻是那些真正令人受用的網路入口和電子商店。但他們成功的共通條件卻是:普及化、親和度、實用性。
而儘管最近這些年全球經濟處於低迷情狀,大手筆的文化投資還是在各地展開。洛杉磯愛樂管弦樂團將搬進洛杉磯音樂中心的新廳,莫斯科即將有新的歌劇院。即使台灣,台中市在新的重劃區將要蓋座國家級的音樂廳,台北市則在士林廢河道有中型音樂廳的想法。
音樂廳和劇院都是文化工程的具體表徵,必須融合建築美學、音響科學、舞台工程、燈光設計與室內陳設。維也納愛樂廳、阿姆斯特丹大會堂、波士頓交響樂廳、紐約卡內基音樂廳都是具有歷史的文化地標。以新穎造型著稱的雪梨歌劇院、柏林愛樂廳則創造了傑出的建築語彙,同樣令人讚嘆。而達拉斯梅耶遜交響樂廳由貝聿銘設計,洛杉磯音樂中心即將落成的迪士尼廳則為 Frank Gehry 的作品,這兩位頂尖建築師前者主持羅浮宮改造與金字塔廣場設計,後者則負責巴黎美國文化中心和西班牙畢爾包古根漢美術館的新建。音樂廳不只是演奏者的競技場,也成了建築師的舞台。
表演藝術中心的確是城市的要素之一,紐約林肯中心、華盛頓甘迺迪中心、台北中正文化中心固然以政治領袖命名,希望表彰的卻還是藝術家,期待服務的也是藝術的消費大眾。也因此,蓋音樂廳或劇院常常列入市長的建設計畫。
然而,蓋了就會有人來嗎?台灣在一九八○年代發動縣市文化中心的公共工程,全台各地文化中心陸續完工之後,初期就陷入沒預算、沒人才、沒經營、沒節目、沒觀眾的循環。好不容易到了九○年代才逐漸因為文建會的主導,給了地方文化中心更多的奶水和養分,也因為留學英美的藝術管理人才開始回台投入,有了上軌道的契機。
至於中央級的國家劇院及音樂廳,從一九八六年啟用以來,固然成為台灣表演藝術的櫥窗,在組織架構上也還一直處於邊走邊修的狀態,而在政府預算與審計制度的框架下,長程的計畫也難以施展。尤其,以它官方身分的立場,也不免和民間藝術機構在資源分配上發生競爭,甚至偶也造成排擠。
即使以美國嫻熟的文化商業運作機制,音樂廳的營運也不時碰到全新的挑戰。卡內基音樂廳和紐約愛樂的董事會密商合併,六月二日消息在《紐約時報》刊出,但雙方經營階層仍不易建立互信與共識。紐約愛樂執行總監紮林‧梅塔(Zarin Mehta)希望取得卡內基的最佳檔期,音樂廳的行政兼藝術總監羅伯‧哈斯(Robert Harth) 則得考慮安排維也納愛樂、克里夫蘭管弦樂團在卡內基的週末檔,以免影響票房。
劇院音樂廳與表演藝術團體之間有著密切的依存關係,但是如何發揮整合效益卻是一門高深的藝術。而這些耗資數十億的文化投資更需要審慎的財務評估,以及未來的經營部署。在思考劇院音樂廳的興建之前,倘若無法獲得這些問題的答案,那還是集中資源,先提升目前的營運績效再說。
文字|黃志全 文字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