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分類 編輯的話 / 1 文字 本刊編輯部 專欄 Columns 建了,就有人來? / 3 文字|黃志全 「樂觀其成」的文化單位 / 5 文字|劉南芳 好藝有好報 好藝有好報 / 6 文字|林芳宜、楊莉玲、莊珮瑤 最PAR! 戲劇 喵喵聲中看見劇場奇觀 音樂劇 / 8 《貓》如何成為經典? 文字|陳煒智 戲劇 以專業精神向家鄉致意! / 13 楊呈偉的跨國製作音樂劇《囍宴》 文字|傅裕惠 戲劇 想像台北的演員劇場 / 16 從綠光劇團於紅樓劇場的演出談起 文字|傅裕惠 戲劇 內在覺察,讓身體開光 / 18 菲力普.薩睿立(Philip Zarrilli)在台工作坊 文字|許玉玫 專輯(一) 雲門三十 / 21 文字|本刊編輯部 我舞故我在 / 22 一切從七○年代開始 文字|王墨林 舞動本土樂音 / 25 回顧雲門舞集與本國作曲家的合作 文字|林芳宜 環球舞台 柏林 檢視文化,挑戰疆界 / 28 二○○三柏林越界藝術節 文字|俞秀青 阿姆斯特丹 少了顛覆力道,多了幽默輕鬆 / 34 談于特福斯改編惹內的歌劇《陽台》 文字|章朝盛 評論‧震盪 舞蹈 口白串接 舞藝清淡 / 38 文字|胡民山 音樂 遲來的巨浪 / 40 文字|宮筱筠 戲曲 演「神」好生精采,論「人」難解困局 / 43 文字|邱婷 戲劇 一場「文」學劇場的奇特示範 / 46 文字|陳建志 表演視界 後SARS時代的藝術生活 / 48 文字|莊珮瑤 創作新潮 與聲音玩出一條創作之路 / 50 謝韻雅Mia的人聲實驗 文字|鍾適芳 專輯(二) 舞蹈‧治療(下) / 53 文字|本刊編輯部 傷口蛻變智慧 / 54 舞蹈傷害的身心復建記事 文字|謝韻雅 摸、刺、接、壓、泡 / 58 東方民間療法面面觀 文字|謝韻雅、楊莉玲 深度藝談 演好戲,土腔土調也能深耕台灣 / 62 王海玲v.s.唐美雲 文字|郭君柔 窺見作曲家的私密花園 / 66 訪台灣現代音樂論壇製作人徐伯年、作曲家盧炎與楊聰賢 文字|林芳宜 現象‧現場 大眾媒體退位,分眾行銷當道 / 69 從報紙藝文版的縮版態勢看表演藝術行銷 文字|廖俊逞 彩繪傳統,也彩繪現代 / 71 從國立傳統藝術中心文昌祠彩繪戲台談起 文字|李駿濤 藝知平台 以「邊緣」之名,展現豐彩多元 / 74 美國紐約、西雅圖邊緣藝術節(Fringe Festivals) 實習筆記(上) 文字|楊婉怡 經典解剖室 誰才是兇手? / 77 《禿頭女高音》與荒謬劇場(下) 文字|紀蔚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