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AR表演藝術
音樂

讓人聯想起馬勒的慢板

NSO偏薄偏亮的音色一般在演奏二十世紀初期之後的音樂都並不容易令人失望,經常有出人意外的好演出,只可惜在管樂與弦樂的水準表現之下,打擊樂卻似乎無法融入梅湘節奏的律動中,也無法充分掌握敲打出來的音色,使得樂曲的進行顯得僵硬

NSO偏薄偏亮的音色一般在演奏二十世紀初期之後的音樂都並不容易令人失望,經常有出人意外的好演出,只可惜在管樂與弦樂的水準表現之下,打擊樂卻似乎無法融入梅湘節奏的律動中,也無法充分掌握敲打出來的音色,使得樂曲的進行顯得僵硬

NSO梅湘「愛的交響曲」
TIME 9.10
PLACE 台北國家音樂廳

2004/05樂季開季音樂會,NSO就選擇挑戰梅湘難度極高的Turangalila交響曲,繼續展現指揮與樂團近年來一貫的龐大企圖心。這次演出不只是此曲的台灣首演,在國外來訪樂團幾乎不可能安排梅湘大型管弦樂曲目的情形下,同時也提供台灣樂迷現場接觸梅湘大型樂曲的絕佳機會。雖然機會難得,賣座卻意外地並不理想

謙遜的獨奏者

如何演出法國音樂獨特的韻味一直是非法系演奏者所必須面對的難題,面對梅湘這位法國二十世紀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這場演出的兩位獨奏者:鋼琴家羅玫雅與電音琴家原田節,剛好都與法國有相當的淵源。兩人除皆曾長期客居法國之外,前者師事梅湘夫人Yvonne Loriod,後者則是此曲佔有非常重要地位的電音琴的演奏權威,並有與作曲家長年的合作經驗。配上簡文彬與NSO這年輕的組合,從三樓前排聽來,兩人有點意外地選擇不突顯獨奏者的地位,經常遊走於若隱若顯之間,而多選擇與樂團共同經營整體的聲響。羅玫雅的鋼琴獨奏讓人有些意猶未盡,原田節的電音琴與唱片比較起來,也比較謙虛一些,沒有讓聽眾充分領會到這難得聽見樂器的魅力。 整體來說,簡文彬的詮釋在他堅持這首曲子的中譯應為「愛的交響曲」,已經可以略看出端倪,樂曲中緩慢飽含旋律部分,在他的帶領下不禁讓人聯想起馬勒的慢板。NSO偏薄偏亮的音色一般在演奏二十世紀初期之後的音樂都並不容易令人失望,經常有出人意外的好演出,只可惜在管樂與弦樂的水準表現之下,打擊樂卻似乎無法融入梅湘節奏的律動中,也無法充分掌握敲打出來的音色,使得樂曲的進行顯得僵硬,也讓梅湘音樂中節奏、和聲與旋律交疊下的獨特張力失色不少。另外國家音樂廳的空間在呈現大型管弦樂團時,定位不模糊,各部細節與樂團平衡無法兼顧的缺點,在這次演出又赤裸裸地顯現,兩位獨奏者的聲音屢屢被樂團掩蓋,使得梅湘作品中迷人的音色細微變化隱而未顯。這樣的音響效果,經常使得演奏者精心經營的音樂細節難以被聽眾充分掌握,兩廳院的確值得思考空間音響改善的計畫。

只演一場很可惜

經過這場大型樂曲的操練,可以看出NSO與簡文彬這組合對於近現代與非德奧音樂能有放手一搏的無窮潛力。只是這樣難得演出、需要多次排練的樂曲,只在台北演出一場未免可惜。這幾年來簡文彬拓廣NSO曲目、提供台灣聽眾新聆聽經驗的用心,著實令人欽佩,也讓人不禁期待著梅湘眾弟子們的經典大型管弦樂曲,也有排入NSO演奏曲目的一天。

 

文字|章朝盛 音樂文字工作者

專欄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