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床舞台向來最為人稱道的部分,就是細膩的3D手工質感,上下左右都有機關,讓整體的空間既具體又營造出一種立體逼人的現場氛圍,但這次的作品中,郭文泰與Carl卻有幾處巧妙地運用2D的視覺效果,讓整體的演出在時空感上,打破了因過於精緻具象而形成的現實時空氛圍,而更加像一場渾沌的夢境。
PROGRAM河床劇團《爆米香》
TIME 6.9〜12
PLACE 台北國際藝術村
麥當勞最近賣得最好的產品,是用香菇麻油調味的米飯做的板烤米香堡,用西方的企業精神、東方的材料,做出叫好叫座的美味在地口味。
就像河床劇團的作品一樣。
最好看的部分是整體空間感的對比
這次在國際藝術村演出的爆米香,是承繼《鍋巴》、《稀飯》之後的米系列完結篇,米系列不僅是河床劇團在台灣的成名作,也是郭文泰從西到東所接收的文化衝擊的反芻,一如往常,郭文泰以承繼自美國學院派的嚴謹訓練加上獨有的冷調殘忍風格,加上Carl Johnson好看細膩又機關重重的舞台設計,演員寧靜而儀式性的表演;因此你可以看到立體的舞台空間讓演員從四面八方出沒,甚至看到舞台吞噬衣服再吐出燃燒過後的回憶;看到演員安靜而悲傷的移動,聽見聲音甜美的演員唱著緩慢重複的單音節,看見含著水管流出紅血的嘴角,這一切,都是河床的招牌元素。
但這次作品中,排除了花俏搶戲的多媒體,回到純粹的裝置與展覽,最好看的部分,其實是整體空間感的對比。
河床舞台向來最為人稱道的部分,就是細膩的3D手工質感,上下左右都有機關,讓整體的空間既具體又營造出一種立體逼人的現場氛圍,但這次的作品中,郭文泰與Carl卻有幾處巧妙地運用2D的視覺效果,讓整體的演出在時空感上,打破了因過於精緻具象而形成的現實時空氛圍,而更加像一場渾沌的夢境。
譬如,舞台前方的長椅椅面拉起形成椅背,呈垂直的椅面與椅背上繪著藍天白雲的景象,然後演員的頭手由椅背的洞中伸入,在椅面上緩緩立起一個小人與房屋,對比舞台實景上站著的演員與房子,這種造化弄人的瞬間,對比起來,瞬間有種夢裡夢外的錯覺;而舞台後方的窗簾拉開,如同蒙德里安畫面般的不同顏色彩條,在窗外的白色背景中或是緩緩錯身、或是快速趨近,正如同台上沒有具體連結,卻看來又各懷心事與猜測的演員,彼此間關係的縮影。
演員如何可以呈現更多生菜般的生命力?
不過,就像再怎樣標榜健康概念、生菜還是夾得不夠的漢堡一樣,河床的作品,在多年觀賞的經驗之後,每次多多少少還是覺得有點意猶未盡,就像這次,應用了多位來自不同領域出身的演員,在台上呈現出了一種不同於原來彼此身分的寧靜感,但對比演出河床作品多次的黃淑媛以迷人細微表情呈現多種內在細微情緒的轉折,其他演員就有點內在力量還可以再調整發揮的期待,讓演員在台上如何可以呈現更多生菜般的生命力與力量,或許是這道米漢堡可以精益求精的調整建議。
文字|劉毓雯 文字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