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文彬讓小型樂團演出室內樂般天衣無縫的合奏完成度,表情、氣氛與色彩的醞釀也都極為貼近原作精神,充分顯示NSO絃樂組的確在國內樂壇首屈一指。整場音樂會的最終印象,就像觀賞王建民主投大聯盟季後賽對天使隊的場次,儘管投球內容精采,卻因為洋基隊未能贏球而留下深沉的失落感!
NSO蕭斯塔可維奇系列一—生死對決
TIME 9.23
PLACE 台北國家音樂廳
當熱中音響實驗的史托考夫斯基(Leopold Stokowski)揮別費城管絃樂團,奧曼第(Eugene Ormandy)遵照董事會「人們聽音樂會是為了娛樂,而非來接受指導」的原則,大量安排膾炙人口的基本曲目,因此坐穩音樂總監寶座長達四十四年,還塑造出著名的「費城之音」。反觀前衛作曲巨擘布列茲(Pierre Boulez)一九七一年接任紐約愛樂管絃樂團音樂總監,就積極促銷現代音樂,降低傳統曲目演出數量,引發定期音樂會長期訂戶反彈,直到七年後卸任仍雜音不斷,儘管並未影響其大師地位。國家交響樂團音樂總監簡文彬的節目規劃顯然比較傾向後者,不過似乎還沒有造成任何困擾。主要原因或許在於,我們這裡娛樂取向的聽眾大多偏愛外來明星的演奏會,而NSO的追隨者則充分展現追求新知的熱情。關於這一點,從該團音樂會前導聆的高出席率即可看出端倪。
兩首意涵灰暗的罕見曲目
這場因颱風而遞延的開季音樂會,簡文彬推出兩首意涵相當灰暗的罕見曲目,第二首樂團出場人數甚至僅只二十二位,跟多數交響樂團喜歡選用討好群眾的爆棚歡騰曲目大相逕庭。上半場為施捷《離—紀念施敏》單樂章交響音樂做世界首演。施捷乃出身維也納音樂院的台灣作曲家,目前在奧地利樂壇極為活躍,當地國家廣播電台曾將其作品錄成CD。此曲係為紀念作曲家因病去世的哥哥而寫,簡文彬一開始先面對聽眾朗讀「一切都在封閉的系統中進行,無視於任何停頓。就如黑暗尾隨著光明,光明又追逐著黑暗。在形而上的宇宙中,當終止與失落的循環看似中斷的時候,脈搏從未止息!」全曲無論前衛技法的繁複運用,紋理的凝聚密度,氣氛與內在訊息的舖陳,以及新穎的管絃樂配器實驗,都不遜於當今國際樂壇第一線作曲家,最後以音樂廳燈光逐步熄滅、導致全然黑暗來結束,亦屬神來之筆。欣賞過程中,筆者腦海不斷浮現林文月女士近作〈人物速寫〉(聯合文學版)裡兩段令人觸目驚心的書寫:一位憐憫病患、自己後來也孤獨在病房去世的醫師之感嘆「人為什麼要生呢?既然終究是會死去」;還有作者罹患重症夫婿的話語「如果最後的時刻到了,不要讓我太痛苦,太沒有尊嚴。」
演出室內樂般天衣無縫的合奏
下半場的蕭斯塔可維奇的第十四號交響曲,其實是一組由女高音、男低音、絃樂團、打擊樂器協力演出的連篇歌曲,十一首曲子的歌詞分別取自羅卡、阿波利奈爾、丘賀貝凱和里爾克的詩作,共同主題則是死亡。蕭氏譜曲時特別提到,他認為文字比音樂有效,配上歌詞才不會誤解他的真正意圖。俄羅斯女高音塔琪亞娜.莎哈裘克對歌詞意境的理解無疑相當透澈,除了以魅力十足的斯拉夫美聲塑造未獲任何紓解的暗鬱之外,也適切傳達了對殺人劊子手的強烈抗議。波蘭男低音安德烈.薩許克剛開始聲音比較乾燥,低音域沉得不夠深,隨後愈唱愈潤澤,逐漸也出現感人的力量。簡文彬讓小型樂團演出室內樂般天衣無縫的合奏完成度,表情、氣氛與色彩的醞釀也都極為貼近原作精神,充分顯示NSO絃樂組的確在國內樂壇首屈一指。整場音樂會的最終印象,就像觀賞王建民主投大聯盟季後賽對天使隊的場次,儘管投球內容精采,卻因為洋基隊未能贏球而留下深沉的失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