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場服裝設計是表演藝術的一環,也是舞台美術設計的要項。透過服裝的造型、拼接、色彩、不同質地的組合手法,反映出鮮活的角色特徵,從而體現表演的精神內涵。
即將在十月底登場的兩廳院「台前幕後.載織載繡:劇場服裝設計展」,邀請台灣當今四組劇場服裝設計家及演出團體,分別呈現舞蹈、音樂、兒童劇、偶劇的服裝設計經典作品,邀請觀眾一探服裝背後的精采故事。
PROGRAM台前幕後.載織載繡:劇場服裝設計展
TIME 10.29〜12.11 12:00〜20:00
PROGRAM 「換古化今—劇場服裝大解秘」講座
SPEAKER 林璟如、陳婉麗、蔡毓芬、鄭嘉音
TIME 11. 20 14:00〜16:00
PLACE 台北國家音樂廳文化藝廊
INFO 02-33939798
林璟如:不留手稿,永遠向前看
參展作品:雲門舞集《水月》、《行草》、《行草 貳》
舞蹈空間舞團「東風」系列
東方褲秘訣:簡單、寬鬆,再透過版型、材質、色澤的巧思變化,並兼顧文化精神及人體工學,創造不同的舞台語彙。
「我覺得自己的個性像牛一樣,執著耐勞,不斷反芻養分,找尋新想法。」投入劇場將近三十年,服裝設計作品超過一百齣,林璟如卻出人意料地說,自己從來不留設計手稿,「丟掉代表keep going,永遠保持滿腔的熱情。」回想當年,一個商科出身的年輕女子,憑著熱忱一腳踏入劇場,從失敗及摸索中重頭打底子,晚上還跨足牛肉場設計秀裝,全是為了實現理想,一針一線編織出屬於自己的一片天。
回顧這一路,林璟如其實也是個念舊的人,從十六歲起只抽長壽煙,對老祖宗的衣裳情有獨鍾。十多年前跟陶馥蘭合作《大地之母》系列後,剪裁看似簡單、舞台風貌卻能千變萬化的中國傳統服飾,成了她最感興趣的設計主題,與雲門合作二十五年來,深具東方風格的《紅樓夢》、《行草三部曲》等服裝,在觀眾心中寫下深刻印象,更是台灣劇場服裝設計的代表里程碑。
「四條褲子,說盡中國傳統褲的千變萬化!」謙虛從未辦過個展的林璟如,這回挑出個人創作生涯中最得意的「東方系列」—《水月》、《行草》、《行草 貳》、「東風」系列四件舞褲,說明在相同製作原理下,如何透過版型、材質、色澤的巧思變化,同時兼顧文化精神及人體工學,創造截然不同的舞台語彙。
有別於西方貼身剪裁,以及鈕扣、拉鍊等繁複縫飾,中國褲最大的特色就是「簡單」,寬鬆的兩條直筒,套穿後綁上腰帶,立刻看見乾淨俐落的線條,唯一的縫線只有褲襠。一九九八年設計《水月》時,林璟如根據這些基本概念發揮創意,將兩邊褲管剪裁成「一寬一窄」,看上去像是長裙,但又兼顧舞者跳躍伸展時的靈活性,材質則選擇輕薄的雪紡紗,呈現空靈、流動的美感。
到了展現書法力道的《行草》,則輪到絨布當主角,A字型的褲管加強垂墜感,同時具飄動性,「一上台吸入燈光,恰似墨濃質感。」;接下來的《行草 貳》,強調草書的流暢感,黑色褲管上連結大塊布,隨著踢舉間雙腳距離開合,燈光穿射布面產生明暗效果,正如墨黑的濃淡層次。舞蹈空間「東風」系列則褲管則採「上寬下窄」設計,腰間兩側的布可隨意往前或往後擺,材質選用絲麻,營造舞蹈中融合武術的「英挺」味道。
陳婉麗:織布是為了尋找前世的記憶
參展作品:朱宗慶打擊樂團「非常活力—非洲樂舞情Africussion!」
原住民特色秘訣:當織品的組織放到最大後,基本的元素就是『線條』,寬窄色彩不同,進而延伸出不一樣的布面結構,表現微妙的細節。
文化大學國劇系畢業後,負笈美國專研服裝設計,學成即投入劇場及教職,對現任台北藝術大學劇場設計系副教授的陳婉麗來說,「劇場就是我的所有、我的生活!」對原住民織品文化深深著迷,甚至背起行囊跑到苗栗泰安部落跟隨泰雅族婦女一塊織布,當「織女」,試圖回溯服裝最基本的元素——「線條」;樂在其中的陳婉麗說:「我相信自己上輩子是原住民,織布是為了尋找前世的記憶。」
會幫每一塊布取名字的陳婉麗,亦有一套「瑕疵美學」理論,「我很喜歡手工編織所堆積出的時間歷史感,而編織過程所產生的瑕疵或錯誤,反而是最珍貴的藝術痕跡及證據。」她認為原住民的服飾文化緊密結合歷史根源與族群結構,除了各部族的整體風格有明顯差異外,各人裝扮也會因地位戰功而有變化,「頭飾上插滿了羽毛或角牙,把自己無限延伸,就像一隻鳥或一隻豹,美麗極了!」相形之下,現代人的個人特色反而可憐地被壓縮掉了。
為了區隔「非常活力」音樂會舞台上分別來自台、非背景的擊樂團體,陳婉麗從一開始就決定使用具有台灣原始韻味的原住民衣飾,在舞台上呈現服裝的跨文化對談。畫了一張張圖稿後,她開始思考性地「拆解」衣服,「後來發現織品組織放到最大後,基本的元素就是『線條』,寬窄色彩不同,進而延伸出不一樣的布面結構,表現很多微妙的細節。」
在泰安部落山上,陳婉麗從織布前的布紋設計「整經」學起,重新構思線條與色彩的排列,也實地操作古老織機「地機」技術;在充滿歷史感的文化氛圍下,一條條織出的成品就像是瀑布一般,具有強烈的視覺及觸感張力,再利用自由的交織、堆積方式,搭配皮革組合層次,每件衣服都是獨一無二的手工藝術品,「材質以棉麻為主,帶有原始大地的色彩基調,加以點綴泰雅族代表性的『紅色』,男生服裝的藍色比重較多,藉以錯開性別差異。」
十三件服裝,共用掉了五萬七千餘碼的棉麻天然線材,加上三十餘張皮革,再以三千多顆的雞眼珠固定而成,過程龐大、理念深廣,足以寫成一篇學術論文。陳婉麗的創作隨筆為作品下了最好的註解:「結構是鬆散不穩定的,因此衣服看起來在跳舞,織品是能夠呼吸的!」
蔡毓芬:兒童劇每次趕到抓狂,卻又做得過癮
參展作品:如果兒童劇團《雲豹森林》
兒童劇秘訣:以原麻等自然材質展現溫和的視覺感受,符合劇本「勇氣」、「親情」的主題精神,提供孩子另一種美學感受。
因為自然捲而有著可愛綽號「爆炸」的蔡毓芬,從小就在衣堆中長大,母親開設的成衣工廠,是童年最鮮明的記憶。原本想讀美術科系畫水彩,卻被分發到實踐家專唸了服裝設計,還得了第一屆中華民國服裝設計新人獎,二個月便從助理升為專職設計師,年紀輕輕的蔡毓芬,二十出頭就撐起一個品牌,師長無不看好,視她為指日可待的明日之星。
「可是為了顧及銷量與品牌精神,成衣設計總得遵循一定的循環走,讓我覺得無趣。」為了拓展生活,喜歡看戲的「爆炸」考進兒童劇團,還沒來得及上場表演,就被識破身分,「從此只有在後台車衣服的份兒,一車就是二十年。」甘心辭去經營多年的成衣設計工作,全心投入資源少、壓力大的劇場「不歸路」,蔡毓芬並不後悔,「這個環境能夠發揮創意,充滿挑戰,很符合我的性格!」
兒童劇是「爆炸」老師的最愛及最怕,經費少、時間趕、角色多、創意大,每次都讓她做得過癮,卻又趕到抓狂。《雲豹森林》兼具以上特質,故事以原住民神話為發展軸線,角色包括人物、動物、植物,又要做服裝又要做戲偶,製作期只有短短十天,對蔡毓芬來說根本就是「一個有趣卻又驚恐的難忘經驗」。
這次共展出三套劇中服裝,一是舞者的蘆葦裝、太陽花裝,以及頭目衣裳。在創意發想上,蔡毓芬並沒有特意寫實某族服裝,無限放大發揮空間,並大膽捨棄「比例放大」、「強烈色塊」的兒童劇服裝慣例,以原麻等自然材質展現溫和的視覺感受,符合劇本「勇氣」、「親情」的主題精神,提供孩子另一種美學感受。
舞者所穿的「蘆葦舞衣」,造型充滿奇想,像是一件麻繩編織的套頭長裙,群擺上插上十二根蘆葦,一跳起舞來,果真像一大片蘆葦海隨風輕擺。「先將竹子燒彎作支架,再將麻繩綁上用手工一線線編織,作一件要花兩天。」當時為了節省時間,蔡毓芬帶了一部分服裝前往北京與台北同步製作,「光帶這六套蘆葦衣的材料,就超過一百公斤的航空限制,還要派卡車來接機。」
頭目的衣服也全採手工縫製,一整套包括背心、一片褲、手飾,布料以粗的瓊麻為主,巧妙運用幾何格紋布、貝殼、串珠等粗獷帶有民俗風的飾品,十分注重細節的細緻度及可看性;插滿羽毛角飾的頭盔深具視覺效果,每次出場都成功吸引台下小小觀眾的目光,也為角色加分不少。
羅安琍:偶服製作,從小細節中發揮創意
參展作品:無獨有偶工作室劇團《快樂王子》
偶服秘訣:首重操偶的靈活性,不但跟偶說話,還幫偶照鏡子,從小細節中發揮個人創意,一針一線將靈感及感情縫進去。
「每一個偶,都有著獨一無二的生命;我們一年年老去,它們卻永遠年輕。」望著一個個從自己手中「催生」出來的戲偶,無獨有偶工作室團長鄭嘉音眼中充滿熱情。從戲偶造型、技術結構、服裝設計,到雕刻成型,每個偶的製作期至少要一個月,背後也都有著獨特的製作經歷及角色性格。她也開玩笑說,偶的材料費只有「浪費」兩字可形容,「買了一碼布,尺寸用不到四分之一,剩下的只好都堆到倉庫裡。」
而與無獨有偶長期合作的服裝設計羅安琍,曾經在Espirit、春天百貨、中興百貨擔任服裝企劃,擅長流行服飾與插畫,出版過數本繪本作品,也替時尚雜誌撰寫服裝專欄。「幫偶作衣服,首重操偶的靈活性,掌握這個大原則後,創意就能無限想像,一針一線將靈感及感情縫進去。」她不但跟偶說話,還幫偶照鏡子,最喜歡從小細節中發揮個人創意,「這樣最精緻,最獨特,也最耐看。」
為了傳遞《快樂王子》的歐洲童話色彩,鄭嘉音曾經翻遍繪本,也曾經上網瀏覽北歐小鎮風景,逐漸勾勒出幾個重要外型風格,劇中幾個懸絲偶重要角色,除了高矮比例不一樣外,都有著大大的藍色眼睛,頭髮則用染色麻繩作成。而羅安琍的服裝設計上,則運用許多歐洲古典元素,「包括刺繡、金蔥銀蔥、天鵝絨等等,營造古典視覺效果,小朋友一看就能產生直接的角色聯想。」
由於主角快樂王子比較精細脆弱,不宜展出,這次的展覽由劇中四個配角挑大樑。鋼琴旁面黃肌瘦的音樂家,一身大領紫色燕尾服洋溢貴族氣息,仔細瞧瞧卻有著幾塊刻意縫上的補丁及虛邊,呈現潦倒不得志的角色性格;另一對相依為命的窮戶母女,媽媽造型強調圍裙、頭巾等平民女性樣式,色系以橘、黑為主,女兒的服裝則以灰藍色為主,搭配可愛的小圍巾,圓圓的臉蛋有著天真無邪的神情。
還有一尊老木匠戲偶,大大的眼袋及蒼蒼白髮,外型十分討喜,黑色工作圍裙沾了木屑,前袋插隻鉛筆,袖口還捲了起來,腳下踏著長靴,一身衣著顯出賣力工作的模樣。每個偶還有自己專屬的場地背景一起展出,彷彿重現童話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