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學校裡,我們學習音樂、美術、表演藝術等不同形式的藝術,但我們想過「什麼是藝術」嗎?此次的好哲凳系列講座於11月10日在成功高中開講,由哲學作家朱家安帶領學生思考「什麼是…」是什麼,再由東吳大學哲學系助理教授林斯諺逐步解析定義藝術的不同方式。
這太哲學了?從「什麼是…」開始
當一個抽象概念,例如正義、心靈、藝術等,前面加「什麼是」,就變成一道哲學問題。多數人覺得很難回答,並非他們不關心正義,或不理解心靈、藝術,朱家安認為沒有受過相關的訓練,讓人不知道如何回答這類問題,所以在談論什麼是藝術之前,先來體驗哲學家應付哲學、思考抽象問題的方式。
「把問題問得更完整,讓它更好被回答。」朱家安以「什麼是說謊」為例,引導同學藉由反問,改寫成「符合哪些條件,A才算是在對B說謊」,先定義說謊的範圍,讓答題者更聚焦思考於滿足說謊的條件。同學們分享「A告訴B一件事,但他講的內容跟事實不符合」、「A跟B說一件事,但只說了事實的某一面,對方聽了會把事實理解成另外一個樣子」兩個假說,接著透過舉例來驗證哪個假說更能回答問題,也讓所有同學表達同意與否,看見每個人對於同一概念出現不同直覺的情況。這些方法就是哲學家在追尋意義時,最常使用的技巧。
可以先直覺判斷,再驗證想法
循同樣的思考途徑,朱家安準備了幾組對照案例,讓學生先直覺判斷什麼(不)是藝術。當德拉克洛瓦(Eugène Delacroix)的畫作《自由領導人民》(La Liberté guidant le peuple)與台灣漫畫家蠢羊致敬此作的插畫並陳,所有人同意它們都是藝術品;同樣是圖畫,卻幾乎沒有人認為IKEA的家具組裝說明圖是藝術品,造成直覺判斷落差的原因是什麼?同學們相繼提出滿足藝術的條件可能包括「不具特定目的」、「要有美感」、「要有作者的主觀詮釋」。
同學們記下自己的判準,繼續看了國外插畫家試圖模擬IKEA風格所繪製的「粒子對撞機組裝說明」、香蕉黏在牆上的《喜劇演員》、被做成哏圖「我到底看了三小」的賽繆爾•詹森(Samuel Johnson)畫像等,邊直覺判斷是不是藝術品、邊對照兩者的重要差別,每個人的筆記不停記錄、修改,原先設定的假說不斷被挑戰,對於「什麼是藝術?」的想像也愈來愈多面向。
接著,林斯諺準備了《蒙娜麗莎》、《霧海中的旅人》、《雅典學院》這些被公認為藝術的畫作,請同學思考它們有什麼共同點?再加入不同表現形式的雕塑《大衛》、劇本《羅密歐與茱麗葉》、樂譜《月光奏鳴曲》,這些都是經典的藝術品,甚至還需經歷劇本到演出、樂譜到演奏的兩種階段,彼此有哪些共同點?我們熟悉的漫畫、電影、小說等又能不能算藝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