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原子博士》首演的當時,鄰近的矽谷聖荷西美術館正在進行以《科學怪人》Frankenstein為主題的展覽。
其實這是一個完全合理的藝術與社會結合的現象,因為到聖荷西來,你期待的是一個高科技的城市,而《科學怪人》這部小說,其實是一部結合文學、科學的完美著作。既然來到這裡,就來感受一下在科技撞擊之下帶來的文化創意。
就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剛好滿六十年時(編按:二○○五年十月一日),美國作曲家亞當斯(John Adams)發表了他的歌劇新作《原子博士》Doctor Atomic,就選在美國離亞洲最近的加州舊金山歌劇院舉行首演。至於這是一部反省或告白的藝術作品,就由時間去仲裁吧!
科技與藝術的結晶
就在《原子博士》首演的同時,鄰近的矽谷聖荷西美術館正在進行以《科學怪人》Frankenstein為主題的展覽。
其實這是一個完全合理的藝術與社會結合的現象,因為到聖荷西來,你期待的是一個高科技的城市,也許它有財力可以請世界頂尖的音樂家來演出,或是舉辦像莫內、梵谷等藝術家的名畫展。但它卻選擇了具挑戰性的創作,因為《科學怪人》這部小說,其實是一部結合文學、科學的完美著作。因為聖荷西市知道,如果您要看歐洲的名畫,你會去紐約大都會博物館或是巴黎的羅浮宮,既然來到這裡,就來感受一下在科技撞擊之下帶來的文化創意。而聖荷西市除了美術館之外, 在對面也有一棟高科技博物館。
像這樣科技與藝術的結晶,讓人不禁想到瑞典的諾貝爾先生。
諾貝爾本身是科技人,然而在他孤獨的一生中始終沒有與他心愛的人住在一起過。縱使他有富裕的物質生活,寂寞的他最大的精神安慰就是書籍,所以在他的遺囑裡吩咐一定要在他的諾貝爾獎項裡要有文學獎,無論是哪一個文化下生產出的文學,只要是給人類帶來光明面的優秀作品,都要列入得獎的可能。
諾貝爾獎得主與表演藝術
第一屆的文學獎得主是當時沒沒無聞的法國詩人普呂東(Sully Prudhomme, 1839-1907),這位詩人其實也是位單身漢,因為他無法與初戀的對象結合,所以他在深信人間有柏拉圖式的愛情下寫出了感人的詩句。在他未得到諾貝爾桂冠時早已被當時的音樂家佛瑞(Faure)發現他的作品,以他的詩寫了多首優美的歌曲。過了十一年,一位比利時作家梅特林克(Meaterlink),也就是在十九世紀末提供法國作曲家德布西(Debussy)寫下他唯一的歌劇《裴里亞斯與梅麗桑德》Pelleas et Melisande的劇本,也被封上了桂冠,後來還有與古典音樂結下一輩子緣份的羅曼.羅蘭(Roland)、赫曼.赫塞(Hesse)等人,一直到二○○四年的得主葉利尼克(Jelinek)本人還是位鋼琴老師。
當然,我們更不能漏掉一位與古典音樂有著特殊關係的得獎主,就是在一九九四年封上桂冠的大江健三郎。
大江先生在四十幾年前娶了一位美人,但是老天爺卻給他們開了一個玩笑,生了一個嚴重殘障的兒子。這對他寫作的方向與內心的思考是有一定的影響,而他與太太給這個兒子除了無限的親情以外,另一個人生大禮,就是音樂。現在這個兒子已經是一位著名的作曲家,而大江先生在他最近出版的隨筆集中提到,他自從得獎之後,有許多與其他領域得獎主見面的機會,讓他覺得獲益許多,所以他給青少年的建議,就是無論你是理科或文科的學生,升上了高中或大學,還是要與不同領域的朋友保持友誼,因為無論你學什麼,你都是「人」。 如果能夠互相以不同專長而能彼此確認做人的共通基礎,這樣才能凝聚成為大的力量。而且再深奧的科學還是要能夠以一般人能理解的方式去解說,這樣的社會才會幸福,不是嗎?
並不孤單的一首詩
《科學怪人》的作者瑪麗.雪萊(Mary Shelley)的先生, 也就是天才詩人雪萊(Percy Shelley)在他很著名的一首詩《愛的哲學》Love’s Philosophy裡有這麼一段話:
青春之泉與河川結合,河川與大海相遇之後,再與無盡的藍天連接,成為甜美的愛情,這個世界沒有一件事物是孤單的……。
當然這首詩也被寫成歌曲,因為只是一首詩,也未免太孤單了。
PAR名人檔案室
約翰‧亞當斯
一九四七年出生於美國的麻州,是繼柯普蘭以來最具影響力的二十世紀美國作曲家。曾任舊金山音樂學院作曲系主任,後來更為成舊金山交響樂團的首位駐團作曲家,作品傾向極簡風格。主要代表作包括歌劇《尼克森在中國》(1987)、《克林霍夫之死》The Death of Klinghoffer(1991),及由紐約愛樂委託,為紀念九一一攻擊事件而寫的《靈魂轉生》,第一夫人吳淑珍女士二○○二年赴美時,亦曾在林肯中心觀賞此作品。
歌劇《原子博士》(2005)刻畫美國「原子彈之父」歐本海默在一九四五年主持原子彈秘密試爆前後二十四小時的心情,亞當斯費時五年完成。
Zoe佐依子
專業訓練之歌劇演唱者
美國茱麗亞音樂學院學士碩士與駐校歌劇中心訓練成員
國際比利時依麗莎白聲樂大賽銅牌獎得主
在歐美歌劇院期擔任主唱與鋼琴排練伴奏
2003年獲遴選為行政院文建會第一屆赴英之文化創意產業菁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