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尋
  • 廣告刊登
  • 聯絡我們
  • 會員專區

PAR 表演藝術雜誌

  • News藝訊
  • Preview演出
  • Feature專題
  • World國際
  • Columns專欄
  • People人物
  • Review評論
  • Focus話題
  • Choice生活
  • Video影音
  • Shop商品
  • Contents當期雜誌目錄
  • Online News官網限定報導
  • Shop商品
    1. Subscribe 數位全閱覽
    2. Magazine 雜誌
    3. Book 書籍
      1. 在兩廳院遇見大師
      2. 兩廳院創作全紀錄
      3. 表藝文摘
      4. 達人系列
      5. NSO發現系列
      6. NSO歌劇系列
      7. 特刊
      8. 年鑑
      9. 其它
    4. CD
      1. 兩廳院樂典
      2. 其他CD
    5. DVD
  • 廣告刊登
  • 聯絡我們
  • 會員專區
  • 繁體中文
  • 簡體中文

Zoe佐依子

發表文章 25 篇
  • PAR表演藝術
    狂飆繆思

    平凡人與藝術家

    在這個表演藝術呈現形式愈來愈多元的時代,指揮家巴倫波英最近語重心長地說,音樂會不應該只是一群特別的音樂家演奏給一群特別的聽眾欣賞,這樣的模式一定要突破。 我們從網路的便利搶到這麼多時間,是不是就可以將時間安排好來扮演好所有人生的角色,無論是母親、小孩、藝術家,或是一位欣賞者?

    文字|Zoe佐依子
    第154期 / 2005年10月號
  • 王爾德說:生活才是藝術的鏡子。
    狂飆繆思

    藝術的鏡子

    王爾德在他最著名的小說《格雷的畫像》中說:生活才是藝術的鏡子。而我們在鏡子之前,總是會好好整理一下自己。就像那晚在舞台上那群隨著燈光顏色換不同舞衣的熱情舞者,跟著變化不大的音樂隨著起舞,他們要撩起的是我們那份要再一次好好在鏡子前望著自己的勇氣啊!

    文字|Zoe佐依子
    第163期 / 2006年07月號
  • PAR表演藝術
    狂飆繆思

    靜與動的二重奏

    就像芭蕾舞家紐瑞耶夫,在舞台上他盡情地跳躍,而平時安靜站著時,他還是永遠保持芭蕾舞裡最困難的第五位置,甚至有緊急狀況發生時他也是那樣的姿勢。因為對他來說,靜與動都是有生命力的,因為這樣,他活得瀟灑無悔!

    文字|Zoe佐依子
    第152期 / 2005年08月號
  • PAR表演藝術
    狂飆繆思

    為了藝術為了愛

    卡拉絲她可以在家裡跟著以前的錄音對嘴唱,但是她不要騙這個世界,因為藝術對她來說是真,是善,是美,是對世界的誠摯宣言,她無法違背這個真理。就是這點,卡拉絲讓後來的歌唱家望塵莫及。

    文字|Zoe佐依子
    第145期 / 2005年01月號
  • PAR表演藝術
    狂飆繆思

    花都夢後

    大城市總是對藝術家十分殘酷的,但諷刺的,似乎只有在大城市,藝術家才有被發掘的機會,因為不斷地被注意,不停地有同行的刺激。佛瑞的時代是這樣寫實的時代。

    文字|Zoe佐依子
    第148期 / 2005年04月號
  • 書的時裝展。
    狂飆繆思

    書.裝.台

    伊朗的娜菲喜教授,出了一本全美暢銷書《在特朗閱讀〈羅麗塔〉的日子》,作者描述在每個星期四的早晨,她在家中客廳裡的讀書會聚集了一群她特別挑選的女學生,一起來討論西方的名著,這個特別的時刻對她們來說就像是遠離現實的天堂時光,因為她們可以不用披著黑布,不用掩飾她們女性的美。

    文字|Zoe佐依子
    第140期 / 2004年08月號
  • PAR表演藝術
    狂飆繆思

    不知名的劇碼

    日本文學家芥川龍之介說:所有人世間最尊貴的乃在於無可替換的剎那間之感動。 他的三男,也就是作曲家芥川也寸志則說:音樂是屬於每一個人的。 我背著這對父子的話再一次穿過新宿的鬧街上,張開心中的雙眼,繼續觀賞一場未知的劇碼。

    文字|Zoe佐依子
    第153期 / 2005年09月號
  • PAR表演藝術
    狂飆繆思

    藝術的密碼

    今年的冬天,台灣北部格外的濕冷,尤其是基隆,不禁想到作曲家馬水龍先生的音樂,什麼時候,他的音樂,能夠再被巧妙地運用在其他領域的藝術裡?

    文字|Zoe佐依子
    第146期 / 2005年02月號
  • 藝術活動的宣傳旗(New York, 2006)。
    狂飆繆思

    Salute!Passion!!!

    熱情是看不見的,就像那位也許你覺得很悲哀的古董收藏者,但也許是那份熱情讓他在亂世中給他一個每天起床的理由。 人類之所以偉大,因為我們可以有無限的想像力,然後有熱情, 付之行動, 就像法國詩人科克多的名言:Love is Action!

    文字|Zoe佐依子
    第162期 / 2006年06月號
  • New York,2006 March。
    狂飆繆思

    紐約的華爾滋 La Valse de New York

    紐約是個不會被討厭或被喜歡的城市,因為她的速度太快了,當你要感覺任何痛苦或歡樂時,下一刻的感覺又擠進你的身體要來挑戰。她也不會要你將她當成一位超級巨星或是高雅的貴婦來對待,她只是擁有一大群充滿生命力的人急著要在老天爺給的框框裡過最充實的生活。

    文字|Zoe佐依子
    第161期 / 2006年05月號
  • PAR表演藝術
    狂飆繆思

    寫給左手的夏康舞曲

    一八七七年時,作曲家布拉姆斯將巴赫的小提琴無伴奏組曲中,最著名的夏康舞曲寫成一首給左手彈的鋼琴曲,獻給據說他一輩子愛戀,但沒有與他結婚的鋼琴家克拉拉。 這首布拉姆斯編的夏康舞曲,幾乎沒有人在音樂會中演出,錄音也十分的少, 因為我們都尊重布拉姆斯,這首曲子只屬於他與克拉拉。

    文字|Zoe佐依子
    第149期 / 2005年05月號
  • PAR表演藝術
    狂飆繆思

    美術館的主題與變奏

    美術館是個奇妙的地方,不用張貼「請肅靜」的標語,你自然而然就會跟著展覽的畫作一樣,優雅地站著仔細端倪,然而在欣賞的同時,你就像在照著一面無暇的鏡子一般,反射著自己平時很少對話的內心。

    文字|Zoe佐依子
    第138期 / 2004年06月號
  • 蘇黎士芭蕾舞團在演出一開始與結尾時全體團員站在舞台上時散發出的丹田氣勢,都能讓台下也跟著肅立起敬。
    狂飆繆思

    表演藝術城市

    紐約的舞蹈教室通常都在百老匯大道的樓上,路過的行人常常一抬頭就會看到依在把桿上的舞者正聚精會神地做伸展的姿勢,或是在星期天路過華盛頓廣場旁的教堂,也會看(聽)到群眾唱著聖歌,他們都是如此地忘我,因為表演藝術的存在,就是要你稍微轉換一下角色,換個心情,當另一個美麗的自己。

    文字|Zoe佐依子
    第144期 / 2004年12月號
  • 柏林愛樂交響樂團在台灣演出時的排練現場,左為指揮拉圖。
    狂飆繆思

    變奏曲的挑戰

    在一首變奏曲裡,通常會有快速度的變奏、慢旋律線條的變奏、大小調的變奏等,然而在樂曲的最後,還是會回到完整主題呈現。但是最難的還是「開始」,要有一個明確的主題旋律是最具挑戰性的,就像那群在卡內基廳聽柏林愛樂入門音樂會的小朋友,或是在台北某一個圖書館裡坐在第一排聽演講音樂會的小朋友,他們都不知不覺地開始了。

    文字|Zoe佐依子
    第159期 / 2006年03月號
  • PAR表演藝術
    狂飆繆思

    無瑕的音樂

    莫札特的音樂,尤其是歌劇,都在表達人類的無奈與等待救贖的希望,像他的三大歌劇《費加洛婚禮》、《唐.喬望尼》與《女人皆如此》。莫札特完全是以他一貫的天真無邪的音符去「描繪」這些觸到人類內心(soft spot)的深刻情感。中間當然也充滿了令人讚嘆的起承轉合,然而最後莫札特總是要給人一個光明的答案。

    文字|Zoe佐依子
    第157期 / 2006年01月號
  • PAR表演藝術
    狂飆繆思

    有藝術 不孤單

    就在《原子博士》首演的當時,鄰近的矽谷聖荷西美術館正在進行以《科學怪人》Frankenstein為主題的展覽。 其實這是一個完全合理的藝術與社會結合的現象,因為到聖荷西來,你期待的是一個高科技的城市,而《科學怪人》這部小說,其實是一部結合文學、科學的完美著作。既然來到這裡,就來感受一下在科技撞擊之下帶來的文化創意。

    文字|Zoe佐依子
    第156期 / 2005年12月號
  • PAR表演藝術
    狂飆繆思

    表演藝術不打烊

    紐約無論對自己人或是外來人都不妥協,飛躍在地底下的地鐵,或是在林肯中心的紐約愛樂開季音樂會,就算是經濟不景氣,或是恐怖主義,都抵擋不了他們的生物時鐘,就像表演藝術裡的那句名言:The show must go on, no matter what。

    文字|Zoe佐依子
    第143期 / 2004年11月號
  • PAR表演藝術
    狂飆繆思

    藝術徵友記

    在英國的皇家美術學院裡,幾乎每晚都有「徵友」晚會,他們只要有空,就會來參與,見見這些跟他們同好的朋友,有時,他們也會帶新的朋友來。當然,他們能在特別的時間參觀展覽,參與特別為他們準備的講座與晚宴,還有他們每次來到美術館,就好像到另一個家一樣。

    文字|Zoe佐依子
    第139期 / 2004年07月號
  • 加州購物中心的壁畫
    狂飆繆思

    逛街三部曲

    人們常在思考「藝文活動」在生活中的地位。 其實,事情並沒有那麼複雜,人的生活就像沙漏一樣,在每一次沙漏完時,還是又要將容器倒過來重新滴漏,而這中間是一定會有一個「空檔時間」,而藝術就是那一段珍貴的「空隙」,它讓你的情感再一次地呼吸。

    文字|Zoe佐依子
    第137期 / 2004年05月號
  • PAR表演藝術
    狂飆繆思

    馬勒與烏鴉

    在馬勒第五交響曲裡的樂章結尾常常有絃樂聲部的撥絃(pizzicato),很像是緊跟著馬勒的那隻烏鴉抓到一個機會,將馬勒的心用它的爪子狠狠摳了一下, 而緊接下來的樂章竟然是華爾滋,因為馬勒決定,不與那隻烏鴉妥協。

    文字|Zoe佐依子
    第151期 / 2005年07月號
12下一頁

免費訂閱PAR電子報,獲取更多藝文資訊!

*通過遞交此表格,即表示您接受並同意已閱讀本網站的使用條款,私隱政策和個人資料收集聲明。
PAR 表演藝術雜誌
  • 關於我們
  • 聯絡我們
  • 廣告刊登
  • 電子報
  •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
  • 國家兩廳院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國家兩廳院《PAR表演藝術》版權所有
©2022 Performing arts redefined.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提供相關演出資訊,如有異動應以主辦單位公告為準。
服務條款 | 隱私權聲明 | 著作權聲明

本網站使用 cookies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 cookies 分析技術。 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 cookies 以及相關政策更新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與使用條款。

  • 音樂

    《木蘭》10年 展現「不得不勇敢」的堅韌

  • 新銳藝評 Review

    難道只能苦守寒窯?

    評2022兩廳院藝術出走《我是天王星》
  • 新銳藝評 Review

    Super背後那些媽媽們想說的話

    評余彥芳《四媽俱樂部》
  • ARTalks

    親臨曾文溪的一千種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