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較於劇場圈內人通常經由口耳相傳,蒐集情報決定欣賞菜單,一般觀眾則是多靠大眾媒體,獲得新作資訊。如今少了報紙大篇幅的報導,大眾如何從新的媒體通路中,接收到沒有八卦渲染、專業不變質的演出訊息與評論,已是一項有趣的挑戰!
從台北的《洛神賦》、《傑宏.貝爾》、祖克曼小提琴獨奏會、差事劇團的《米糖》、瑪麗書娜的《身體重組》,到香港詹瑞文與林奕華的《萬世歌王》、北京孟京輝的《鏡花水月》;五月下旬到六月初,我跑遍兩岸三地,一共看了七場演出,戲劇、音樂、舞蹈,無一不放過。趕場看表演,幾乎成了第一、也是唯一的下班生活。
每年四至六月、十至十一月,台北的演出節目不僅量多,內容也十分精采,算是台灣表演藝術界的旺季,每每在劇場見到的觀眾也多是熟面孔——說實在,這點十分值得驕傲!台灣劇場界用功的人士真不少,不僅在國內劇場常碰面,甚至到國外走著走著,也會不小心碰到。例如在法國亞維儂藝術節,就曾巧遇過導演鴻鴻;五月底在北京的先鋒劇場更是遇見黎煥雄、程介人等一群台灣劇場人,間接地也認識了來自香港,目前人在北京林兆華工作室的張輝。
專業不變質的演出資訊哪裡來?
演出頻繁的季節裡,劇場人總是疲於奔命地在各個劇場間穿梭趕場,市場生態看似欣欣向榮;然而,前所未有的大考驗正來臨——隨著媒體通路的消長變化,過去掌握資訊優勢的平面媒體式微,讀者們漸漸把目光轉向新興電子媒體,報紙藝文版面因而遭到縮編命運。不久前文化界前輩許博允先生有感報紙藝文版逐遭刪減的厄運,痛心疾呼台灣的文化根柢就要消失;我自己從事表演藝術這一行也近二十年,眼看他樓起,似乎就要面臨看著他樓塌,心中亦是感慨萬千。
相較於劇場圈內人通常經由口耳相傳,蒐集情報決定欣賞菜單,一般觀眾則是多靠大眾媒體,獲得新作資訊。如今少了報紙大篇幅的報導,大眾如何從新的媒體通路中,接收到沒有八卦渲染、專業不變質的演出訊息與評論,已是一項有趣的挑戰!
這些年來,「文化產業化」口號不斷被提出,但是倚賴高密度專業人力的表演藝術,製作成本不由得也逐漸被拉高,賣座票房於是成了演出成敗的重要關鍵,也影響表演團體及藝術家的生活命脈。因此,藝術在宣傳包裝的強調下,似已逐漸走向商品化,只要包裝得宜,照樣能吸引大批觀眾,演出的品質有時似乎不太重要了。
擺脫「明星」迷思,讓口碑來宣傳
我曾經在上海親眼目睹,音樂廳外一群群買不起天價入場券的愛樂者,索取中途離場者的票根慘狀,文化消費目的全為了社交,令人心痛。假使藝術可以像商品一樣被販賣和行銷,導致藝術家的個人丰采和外表遠比創意和技藝重要,藝術評論的焦點集中在「明星」的光環上,一窩蜂的八卦取代專業的報導,過多的宣傳攻勢和資訊也讓觀眾或消費者無所適從。惡性循環下,藝術創作的本質是否也就逐漸被犧牲?我想許先生應該更為此而憂心吧!一次又一次上當的觀眾會用行動拒絕呢?還是繼續被操弄呢?
當然,也有越來越多的台灣表演藝術團體,採取逆向操作宣傳,雖然辛苦,但是死忠支持優質節目的觀眾群仍值得期待,表現也都令人滿意。例如綠光劇團《求證》經口碑傳播,一路從台灣藝術教育館演到國家戲劇院,叫好又叫座,就是一個相當成功的例子。面對媒體環境及新聞口味的變化,如何強化藝術焦點、建立觀眾信心,是藝術團體要共同深思的挑戰!
李惠美
美國伊利諾州大學教育公學碩士,
現任國立中正文化中心節目企劃部經理。
在兩廳院還是管理籌備處的時代即已任職,迄今已有二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