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東一西的兩位劇場大師,如何能在劇場訓練中攜手合作,融合出創新的火花?鈴木忠志以其所發展的「鈴木方法」,與美國前衛劇場導演安.柏卡的「觀點訓練」合作,為美國劇場創造新穎的景觀與影響。本刊特邀曾在安.柏卡門下學習並接受過「鈴木方法」與「觀點訓練」的導演楊士平,以自身經驗談論東西方兩種身體訓練的互補之妙。
鈴木忠志和美國前衛劇場導演安.柏卡(Anne Bogart),都是被認為是對現代劇場具有重要貢獻和影響力的人物。從一開始,這兩位之所以會躋身「大師」行列,也都是因為各自所發展出的表演訓練體系之故。他們倆人於一九九二年在紐約一起創辦了Saratoga Company,開始每年定期在 Institute of Saratoga Springs 舉辦訓練營,讓演員同時接受安.柏卡發展出的「觀點訓練體系(Viewpoints)」和「鈴木訓練法(Suzuki Training)」的訓練,並發表作品。一九九二年於 Institute of Saratoga Springs 發表的作品即是這次訪台將演出的《酒神》Dionysus。此後,如同「觀點訓練體系」成為哥倫比亞劇場研究所的「招牌」訓練體系一般,「鈴木訓練法」亦一度被列入表演組的重要輔助訓練之一。
鈴木訓練法的「凝」
我對於鈴木忠志「鈴木訓練法」的認識是因為研習安.柏卡的「觀點訓練體系」,而有機會觀察到鈴木訓練法的訓練過程。對於這兩位現代戲劇大師的表演訓練體系,我曾經認真思考過各自的優缺點,也思考過柏卡當時在創辦 Saratoga Company(今SITI Company的前身)的時候,為何會選擇與來自日本靜岡縣的鈴木合作。一個西方大師,一位來自東方,這一東一西的組成又是如何得以融合呢?
「鈴木訓練法」的基礎乃是源自於日本傳統戲劇的訓練,著重在腳、腰、胯等下盤力量的使用和訓練。我時常見到接受訓練的演員們滿頭大汗地以腳底平整地貼著地板面,然後挺直著腰桿,兩胯下沉,以胯間內縮的力量推動腳掌向前移動,移動速度相當緩慢,而接受訓練的演員表情幾乎都是肅穆且專注的。如此從排演場的一端筆直移動到另一端,每一趟都頗費時,幾趟下來,演員們幾乎都是汗流浹背,似乎這幾趟路是以性命相搏般將之全身的精力耗盡。在這訓練中,演員必須將本身的能量鎖住於身體內部(特別在下半身)而不得任意發洩出去,而整套的動作與其肅穆的態度很有某種儀式性的味道。
我曾經請教過日籍學姐 Sonoko,請她為我解釋日本能劇表演中所謂的“Jo Ha Ku”(能劇大師釋阿彌於其著作《風之花傳》中所提出的表演論),當時 Sonoko 舉了個例子為我解釋:能劇演員的表演就如同日本的箭道一樣,日本射箭有其一定的過程和儀式,射手穿著傳統的服裝,儀態端莊地手持弓箭緩步就定位並進入預備射擊的狀態,就好像演員上了舞台必須讓自己進入角色中並隨時處於預備好的狀態中,這個階段即是“Jo”(就)。接著射手必須將弓拉到滿,就如同演員的情緒和能量需逐漸堆積推到最高點,這個階段便是“Ha”(發)。最後當弓拉滿了,就必須讓箭射出,也就是說演員的情緒高漲到滿時,應該要尋找方式使其能量得以宣洩,該放則放。這個部分即是 “Ku”(去)。我以這位日籍學姐為我所做的解釋去印證鈴木忠志的訓練方式,我所看到的演員們在其訓練過程中所產生的高度集中力和能量的控制頗似學姐所說的過程。當然我並未看到受訓演員們的“Ku”散發。然而可以想見,在經過一連串看似壓抑的肢體行動後,能量必須內蘊而不發,一旦到了頂點不得不發之時,其散發的方式想必如箭劃破天空、直中標的了。
「觀點訓練體系」的九個觀點
「觀點訓練體系」是安.柏卡觀察了現代舞蹈的肢體表現,從而將其元素拆解再轉化成適合劇場表現的一套訓練系統。原來的「觀點訓練體系」有六個 「Viewpoints」,後來安.柏卡又將其重新整理,擴展為九個「Viewpoints」。就如同「Viewpoints」這個單字本身一樣,她訓練的是「觀點」也就是讓我們知道如何去看、去審查。更加可以利用這些「觀點」進行創作。現今的九個「Viewpoints」分別是:
1、Tempo:動作或舞台行為發生的速度快慢和改變。
2、Duration:一個舞台動作或一連串的舞台動作發生的週期。特別是指一個群體之間的共同或是互動作發生的時間週期。
3、Kinesthetic Response:對於個體本身以外的行為、聲音、事件等外在因素所產生的直覺反射。直覺反射的方式由內在節奏決定、不經過設計或思考,是一種本能性的反應。
4、Repetition:在舞台上重複著某件事情。重複的事情包含了:內在重複(自身的動作、行為或聲音)與外在重複(重複著外界產生的形狀、手勢、節奏等等)
5、Gesture:身體可以被獨立出來的部分所做出來的肢體符號,可以用來產生符號的身體部位包含了手、臂、足、腿、嘴、眼、腹部等等。而產生的符號又分為兩種:行為符號與表達符號。
6、Shape:身體在空間裡產生的形狀。形狀的組成可分為下列三個方式:「線條」、「弧度」、「線條和弧度的結合」。再者形狀可以是「不動的」、「在空間裡移動的」。形狀的可以以下列三種方式產生:「空間裡的身體」、「身體與建築物發生關係產生的形狀」、「身體與其他身體發生關係產生的形狀」。
7、Architecture:在物質環境中對表演者可能產生影響的物體,表演者可藉由這些物質環境中的物體進行互動。建築物分為以下幾種:1. 實體物質:牆壁、地板、天花板、家具、窗戶、門等等。2. 質材:物體的質材是木頭、金屬或是布料都可以引響我們的行為和動作。3. 光線:空間裡的光線的來源、其方向性以及產生的陰與影。4. 顏色:空間裡或物體上的顏色與我們的關係,例如紅色的椅子和我們黑色的頭髮產生的變化。
8、Spatial Relationship: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或人與物體之間的距離所產生的變化造成不同的相對關係。
9、Topography:舞台上的平面形狀,人與地板之間因動線發生的圖形或是我們設計出來穿越這個空間的方式產生的模式。
表演者或是導演藉由以上的「觀點」檢視舞台上內部與外部的運動,藉由這些檢視,試圖去創造更有趣或更有意義的舞台行為或是作品。
「鈴木訓練法」剛好可補足西方演員的不足
總括來說,「鈴木訓練法」比較著重在一個「凝」字,而 「觀點訓練體系」較重於「放」。這兩套體系在本質上的差異性似乎和東、西方演員的差異性頗有關聯。以個人在美國與台灣兩地執行導演工作的經驗來講,美國的演員較為開放、主動且互動力強,然而許多美國演員很難執行靜態而凝聚的表演方式。我甚至有一次必須要求一位義大利裔的美國演員,在他說大段獨白時讓他將兩隻手腕緊緊互握,以防止他習慣性的想要「做些什麼」的慾望。反觀台灣的演員卻剛好與之相反,台灣的演員凝聚力較強,可以勝任高靜態且高凝聚的表演,然而比較缺乏主動性和互動的創造思考。我們簡單比較過東、西方演員的不同之後,不難發現當初安.柏卡會看上鈴木忠志的訓練法作為其劇團的另一訓練體系的原因了,因為 「鈴木訓練法」剛好可以補足西方演員的不足,並且幫助「觀點訓練體系」,使演員的表演能量達到先蓄後發的目標。而之所以「鈴木訓練法」得以在美國成功並獲得重視,個人相信這是與美國演員的需求有關。雖然美國演員在接受「鈴木訓練法」時大都會經歷一段頗為艱難的適應期。
我在哥倫比亞大學攻讀碩士期間,曾經試圖將京劇表演美學的觀念轉移到美國演員身上。但經過幾次的試驗,深知要將東方的表演觀念轉移到西方演員身上並非易事,很多事情看來只是表面幾個簡單動作,但這其中卻包含了多少文化和環境的因素在裡頭,那是一種思維模式,更是一種哲學和思考的邏輯。鈴木訓練法取自日本傳統戲劇的元素發展而成,其內涵包含了多少日本文化和思想凝鍊而成?雖說其訓練頗似我們傳統戲曲表演所注重的「精、氣、神」,然而其注重細節的儀式性和壓抑性卻與我們的傳統卻又不同。而安.柏卡取自現代舞蹈的元素發展成適合現代劇場的訓練體系,此中也有其文化因素和哲學思考存在。這兩位大師都試圖從過去既有的文化中,尋找新時代的表演語彙和適合新時代藝術現象的表演訓練方式,而我們所有的傳統表演是否都可以經歷時代的考驗而歷久彌新或舊器新用呢?
學習之後,回顧自身文化
不管是我的恩師安.柏卡或鈴木大師,他們創立的系統對於表演者甚或導演來講都有極大的助益。但我們學習他們的訓練後所要做的進一步思考,恐怕還是必須回歸到我們本身的文化和傳統上。每一個文化和生活在那個文化裡頭的人們應該都有其獨特的、與其他文化不同的個性。不管膜拜也好,朝聖也罷,大師就是大師,值得我們學習和尊敬。但是,如果我們可以藉由向他們的學習,從而反芻自身的文化和傳統,而讓台灣的劇場開闢出另一條更加燦爛的新道路,如此豈不更加美好?
PAR人物解碼室
安.柏卡(Anne Bogart,1951-)
美國知名前衛劇場導演,曾獲紐約大學藝術碩士。她發展出Viewpoints 的身體訓練與表演體系,並將之用於她的多項創作中。1992年時她與鈴木忠志創立沙拉托加國際劇場學校(Saratoga International Theatre Institute,後來更名為SITI company)以進行文化交流與合作。柏卡也是哥倫比亞大學的導演課程教授。她曾於1988與1990年兩次獲得外百老匯的戲劇獎「歐比獎」最佳導演獎。
PAR名詞解碼室
觀點訓練體系(Viewpoints)
這是在後現代舞蹈中的即興發展技巧,最早是由編舞家Mary Overlie提出,主要是針對表演者需面對的兩大課題——時間與空間,提出六個切入觀點(Six Viewpoints)。後來安.柏卡繼續發展這個理論,並用於訓練她的劇場演員。這個訓練可以讓演員們自發且直覺地快速發展活躍的劇場表演。
SITI Company
前身是沙拉托加國際劇場學校(Saratoga International Theatre Institut),由安.柏卡與鈴木忠志於1992年創立,重點放在創作新作品、訓練年輕劇場藝術家與促近國際合作。該團相信當代美國劇場需要吸收世界各地的藝術家並從跨文化、跨領域中學習。
文字|楊士平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導演研究所碩士,目前從事編、導、演與戲劇教學之工作。曾隨現代戲劇大師安.柏卡研究「Viewpoints」之導、表演訓練系統,並曾於SITI Company擔任安.柏卡導演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