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大學戲劇研究所程遠慧《瘋狂場景》燈光設計(創作社 提供)
國際藝識International Vision 特別企畫╱直擊PQ四年展,發現設計新浪潮 PQ學生館台灣作品觀察

訓練體系多元,展現繽紛的劇場景觀

專訪PQ學生館/台灣展策展人簡立人

從第一次只有北藝大劇場設計系學生參展,到這回第二次新增台大、中山大學等劇場設計相關科系的參與,PQ學生館台灣參展作品的策展人簡立人指出,除了在質與量上有大幅的提昇,更可看出國內相關訓練體系的多元、對學生設計作品的影響,呈現出豐富繽紛的創意。

從第一次只有北藝大劇場設計系學生參展,到這回第二次新增台大、中山大學等劇場設計相關科系的參與,PQ學生館台灣參展作品的策展人簡立人指出,除了在質與量上有大幅的提昇,更可看出國內相關訓練體系的多元、對學生設計作品的影響,呈現出豐富繽紛的創意。

二○○三年,台灣第一次參加PQ布拉格劇場設計四年展的時候,只有一群國立台北藝術大學劇場設計系的學生,在系上多位老師的領軍之下組了兩團(展期前出發的佈展團與展期進行到一半才出發的拆展團)前往時差六個小時的布拉格朝聖,當時在國內,幾乎沒有這類型與劇場設計與技術領域相關的大型國際展覽。

今年,台灣第二次參加PQ布拉格劇場設計四年展,為了使國內劇場設計相關科系的學生能夠更加積極地參與國際性的觀摩活動,TATT(台灣技術劇場協會)從去年底,便展開一連串的甄選活動,廣泛徵求國內劇場設計領域的學生作品。這些作品在通過平面文件初選之後,在台灣大學鹿鳴堂公開佈展呈現,並從評審與學生面對面的甄選活動中,選出首獎與參展作品。

多所劇場設計科系參與,質量顯著提昇

相較於四年前,今年的PQ學生館除了北藝大之外,台大、中山大學等劇場設計相關科系的學生,也都積極地參與這個國際盛會,使得學生設計展入選作品在質量上的大幅提昇。一直以來,國內在劇場設計、技術方面向來以北藝大為龍頭,但台大戲劇系在大學部成立八年、中山大學戲劇系崛起之後,除了師資漸次補齊,技術和劇場製作的經驗傳承上更有大躍進。此次以希臘經典劇作《鳥》的主題競賽,便由中山大學拿下舞台和服裝的首獎,而橫跨舞台設計、燈光、服裝等三大類別的「自由主題」,台大戲劇系更在十六件作品中,入選了七件。

「這次參加評選的作品來自國內各大專院校,橫跨空間、建築、戲劇、劇場設計等不同科系,所以非常有趣的,我們可以看到在不同設計訓練下,影響所及他們思考的切入點,著重的面向都不太一樣。」學生館的策展人之一,北藝大劇場設計系副教授簡立人說:「但劇場設計最終還是要服務演出,所以儘管從不同角度切入,仍要以文本為主體,才是我們辦這次設計展的主要精神。設計必須有所本,而不是天馬行空去發揮,從這個基礎上,我們也能夠了解,學生在從文字轉成圖像、視覺元素的發想、轉換的思考過程,是否已達到某種程度的完整度、成熟度。」

評審反覆提問,讓學生發現設計的original idea

在劇場設計展中,一般觀眾很難在不知道劇本背景的情況下,光從視覺去評斷一個作品的好壞,因為它必須對應到文本,以及戲劇動作的發展,並且與台上的演員緊密結合,因此,在第二階段的遴選中,學生必須面對評審委員出奇不意的種種疑問,針對作品核心觀念、發想過程與實踐理念的連貫與完整程度等等。簡立人說:「我們希望透過這樣反覆提問的過程,不斷刺激、對話,讓學生走回原點再出發,發現設計的『original idea』,從評審的意見當中發掘更多當初未曾想過的奇招妙法,然後做出更好的選擇。同時讓學生知道,設計並不只表現在作品上,一個好的設計,同時也要能夠被present,被推銷,被看見,能夠紮實地向別人說明他的設計方向、想法和理念。」

至於科技的日新月異,是否影響年輕設計師的思維模式?他說,在工業革命、電子產業發展歷程中,劇場從手工的時代,轉變成電動、電腦控制、全自動化,不同的世代勢必面臨到不同的衝擊。然而,在設計這條路上,科技只是創作的工具之一,有些東西可以用手工做,有些東西可以用電腦完成,如何找到對的方法去完成對的工作,才是根本目的。當然,「我們可以在這個世代許多年輕設計師的作品中,觀察到他們使用大量電腦輔助繪圖工具,以及在視覺合成上面,運用很先進的軟體在協助,例如AutoCad 、Photoshop等等,這些作品看起來很真,但相較於上一代的設計師來說,卻少了手工的人味。這其中沒有對錯的問題,劇場原本就是多元的,容納各種藝術的舞台,只是時代來了,你怎麼去對應它,活用它,讓它為你所用。」

看到國內劇場設計訓練體系多樣性的影響

對簡立人而言,在這次入選學生作品的多樣性中,很難歸納出一個趨勢,卻足以看出國內劇場設計訓練體系的多樣性,對這些作品所產生的影響。例如承襲美國設計系統的,多半強調方法和概念,就像邏輯推理一樣,“step by step”一路推演下去,設計好壞程度因人而異,前提是保證你一定做得出來。歐洲的設計方法就牽涉到背景和劇院發展過程,整體著重呈現在舞台上的“final look”,裝飾性比較強,有它不同的特質。這就像在台北,可以看到世界各國的建築師蓋的劇場,德國人蓋的國家劇院、美國人蓋的社教館、日本人蓋的國父紀念館等等,這個有趣的現象說明了台灣就是這麼一個吸納能力、包容力強的地方,不僅是文化多元性,以及吸收外來文化之後,融合變成自己文化的區塊。簡立人認為,未來如何更進一步消化,成為自己特有的文化特徵,是不管教育或是創作設計領域,都需要時間深入去思索的。

藝術家請回答-吳珮菁廣告圖片
評論與回響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
新銳藝評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