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藝大校長朱宗慶希望把校際的競爭拉高到國際層次,開展未來台灣藝術教育的視野。(林勝發 攝)
話題追蹤 Follow-ups

站在世界之高 打造藝術的遼闊

專訪台北藝術大學校長朱宗慶

八月上旬出刊的美國《新聞週刊》Newsweek,製作了「全球教育」專題,其中探討二十一世紀高等教育,所將面臨的一項最重要的議題,就是「全球化」所帶來的衝擊與資源重整的趨勢,使得培育人才的大學也產生了巨大影響。未來,大學教育將面臨國際化的競爭和挑戰,學生擁有的是更全面、更多元化的學習選擇自主權,如何因應時代的變遷、全球化的影響,以及資訊交換模式所帶來的便利性,是高等教育工作者者所需思索的重大課題。

然而,高等教育中的藝術教育,在全球化浪潮下,面對的卻是尋求具有特色又具有普遍性的發展模式,兼具多元與在地文化的延續、發展與鏈結的兩難。今年,適逢台北藝術大學創校二十五週年,在回顧與前瞻的時刻,我們專訪現任校長朱宗慶,請他談談打造北藝大為國際專業藝術學府的願景,以及在國際交流上,如何建立合作的網絡平台,共創一個資源分享及良性競爭的生態,以及他對高等藝術教育全球化議題的思索和觀察。

八月上旬出刊的美國《新聞週刊》Newsweek,製作了「全球教育」專題,其中探討二十一世紀高等教育,所將面臨的一項最重要的議題,就是「全球化」所帶來的衝擊與資源重整的趨勢,使得培育人才的大學也產生了巨大影響。未來,大學教育將面臨國際化的競爭和挑戰,學生擁有的是更全面、更多元化的學習選擇自主權,如何因應時代的變遷、全球化的影響,以及資訊交換模式所帶來的便利性,是高等教育工作者者所需思索的重大課題。

然而,高等教育中的藝術教育,在全球化浪潮下,面對的卻是尋求具有特色又具有普遍性的發展模式,兼具多元與在地文化的延續、發展與鏈結的兩難。今年,適逢台北藝術大學創校二十五週年,在回顧與前瞻的時刻,我們專訪現任校長朱宗慶,請他談談打造北藝大為國際專業藝術學府的願景,以及在國際交流上,如何建立合作的網絡平台,共創一個資源分享及良性競爭的生態,以及他對高等藝術教育全球化議題的思索和觀察。

北藝大二十五週年校慶系列活動

世界藝術院校 高峰論壇
10/18~19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國際會議廳、各院演講、會議廳

INFO  02-28961000轉2602

關渡藝術節

10/6~28

國立台北藝術大學

INFO  02-28938745  http://www2.tnua.edu.tw/

Q:北藝大作為專業藝術人才培育最高學府,過去二十五年來在軟體和硬體上,有什麼樣的累積?

A二十五年是一個很好的機會,除了讓我們檢視過去,也是追求未來理想一個新的起點。回想起一九八二年北藝大成立的時候,教育部是用一個最高規格的夢想,因為這個取向,不管建築、設備、師資也好都給予很大的支持;這二十五年來有一批熱情的藝術家,把這個學校當成一個非常重要的夢想在追求。這種種原因使得北藝大這一路走來的成績,有目共睹。

比如說我們的設備,北藝大的教學設備比其他學校好,很難得的有音樂廳、舞蹈廳、戲劇廳、美術館,以及即將落成的電影院,一應俱全,對老師學生來講,有很完善的場地讓他們發揮。還有像荒山劇場等一些另類演出空間,選擇性多了,表現空間也大了。就師資而言,在藝文界有兩個重要的獎項:國家文藝獎、總統文化獎,對藝術家來說是最高榮譽,我們學校就有十二位老師獲得,兩位文化獎、十位國家文藝獎,可以見得我們的老師在藝術成就上有不錯的表現。此外,綜觀台灣整體藝文環境,戲劇、舞蹈、音樂、美術等各領域,不管是創作還是演出、台前還是幕後,我們的老師和學生算是蠻活躍的。所以二十五年來,北藝大不僅為台灣帶來藝術人才誕生和培育的新希望,同時也帶來了嶄新的視野跟啟蒙。

Q:展望下一個二十五年,北藝大在發展上面臨最大的挑戰為何? 

A相較於過去,現今大環境改變很多,比如說大學很多,經費分散,那個被重點支持的時代已經過去了。其次,我們也面臨和國際競爭的考驗,因為全球化的關係,我們的競爭對手已經不是只有你和我,台北和高雄,現在已經是全世界了;再加上大陸近年經濟發展迅速,從經濟到教育建設的步伐都是相當驚人的,台灣從國際到大陸之間的競爭只會越來越激烈,所以這個挑戰是相當大的。

當我知道我所將面臨的競爭壓力,很清楚地看見學校發展的優勢、劣勢,還有危機和契機時,我才能規劃整個學校下一個二十五年發展的重點和目標。累積過去是必要的,以前好的地方,我們想辦法讓它更好。像我們的師資很好,我們就要讓更多年輕的優秀人才來投入這個師資行列;像過去設備很好,但是現在學生人數增加了,系所也增加了,怎麼讓設備更合乎專業需求。這些都是在一個所謂基本條件的追求,更何況我剛講的兩個影響,所以首先應該把眼光放在國際上,不應該只有看到台灣。比如說我們很好,台藝大很好,南藝大很好,這是我們最高興的,大家都可以第一名,但是放在國際上的時候,整個角色定位不一樣了,思考的態度就跟著轉變了。

Q:如您所言,在整個藝術領域上,來自中國與全球的競爭非常激烈,台灣如何透過藝術教育,讓專業藝術人才更具備國際競爭力?

A今年十月,我們將舉辦一個「世界藝術院校高峰論壇」,邀請全世界二十五個知名高等藝術學校校長,大家齊聚台灣開會、研討、發表論文、彼此交換意見,然後結緣,也想藉著大家這次見面,擴大藝術教育跨國合作的可能性。以這個會議來講,就是企圖把國際交流當作是學校未來發展很重要的方向。也就是說,我們將來的競爭對象可能是莫斯科音樂院、維也納音樂院,我們可能也要跟麻省理工學院、跟茱莉亞音樂學院競爭。我把競爭的對象拉高以後,角度拉高,以後每個人追求的東西,展望的視野可能就更大了。同時,這個交流的目的也希望我們的老師可以出去,他們的老師可以來,我們的學生可以過去,他們的學生也可以來,從教學、從學習、從課程、從展演活動,讓藝術教育變得更國際化,這必然是個大重點。

Q:就您看來,台灣所培育出來的藝術家,在國際上有何競爭優勢?

A我認為台灣藝術家的競爭優勢在於,這塊土地擁有非常優質的文化傳統。台灣文化是由各種不同的文化組成,有中原、客家、原住民、還有殖民時期的日本等等,所以在多元文化傳統交融下,台灣藝術家不管從思考還是技術層面來說,有很多題目和素材可以發揮。但是現在需要的改變是,技巧不好還要再加強,以前可以說憑想像、憑經驗、憑老祖宗留給我們的東西,現在是需要你真正在技巧上的努力,才能跟全世界比較,然後再談特色,再談創意,如果技術都不好,其他都免談嘛!「結合傳統與現代」是當初學校創校的宗旨,那時聽起來好像都是口號,二十五年後的今天去看,就會覺得當時的人真得很偉大,非常有遠見。

Q:北藝大近來也積極規劃關渡成為台北新的文化活藝術特區,今年也再度舉辦關渡藝術節,談談您對學校與社區整合的想法?

A美國有個「下一波藝術節」(Next Wave Festival),就是從布魯克林音樂學院發起,逐漸變成國際上一個重要的藝術節。我想,北藝大有相同的條件,我們有音樂廳、舞蹈廳、戲劇廳、美術館,然後電影院明年暑假就會正式啟用,等於一年後就所有展演場地都具備了。北藝大的設備都很好,但是規模比較小,因此功能上,就應該讓它變成一個最有創意,最適合腦力激盪的地方,全世界最有創意的都在這邊聚集。舉例說小劇場,我們把全世界一流的小劇場都匯集到這裡來,要看最前衛的東西,你就得到北藝大來。北藝大最難能可貴的地方是它不只是教學,不只是研究,它最大的特色,最突出的部分就是展演創作。關渡藝術節今年我們要重新開始,做的還算小,但逐年加大,加大的意思是,品質內容和創意都會提升,讓關渡藝術節成為台灣的「下一波」,這不僅對學校的教學內涵、課程整合到展演創作的融合來說,是一個很大的期待,也是台灣跟國際接軌的平台。我希望我講的是紮實的,我有很強的企圖心。

另外,提到學校與社區整合的部分,我們正在和文化局合作,要用藝術來裝扮關渡捷運站。在法國,羅浮宮地鐵站的裝置就是用羅浮宮的一部分延伸為設計概念,在莫斯科、慕尼黑,很多地方都是用藝術來裝扮地鐵站。我們延續這樣的概念,讓整個車站非常有藝術活力,一個車站也是一個藝術的展演,這是一個開始。還有北藝大位居關渡,關渡有多少名勝你知道嗎?北藝大、水鳥公園、關渡宮、關渡碼頭,這結合起來就是一個關渡藝術園區,將來有可能比方說在關渡碼頭舉辦水上藝術節、傳統藝術節等等,整個區域成為一個很漂亮的藝術園區。從藝術產業來看,從生活層面看,從社區來看,都是非常好的整合。所以剛提到的藝術整合,就也會變成生活整合或是特色展合,這也是學校功能的一部分。從學術、教學發展、國際影響、藝術節到社會結合,這都是很美麗的事情。

Q:除了將藝術主動帶入群眾的生活中,北藝大推廣教育中心近年也開辦相關藝術教育課程,談談您對藝術教育普及化的想法? 

A:我相信不是每個懂藝術的人都一定要當藝術家,但是你能看得懂畫,看得懂舞蹈,聽得懂音樂,閒暇時間參加合唱團,參加業餘戲劇表演,這在生活中就會增添樂趣,我們推廣教育中心的成立就是為了這個目的。其實這些課程也在培養未來的觀眾,有更多人需要藝術,需求增加,我們學校畢業的學生工作機會就會多,展現機會多;觀眾多,人才就會更多,這就是藍海策略,一種無中生有的,創造新的可能。這和我們舉辦關渡藝術節、整合關渡藝術園區,都是環環相扣的。

新銳藝評廣告圖片
評論與回響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
世界舞台 盡在你手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