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AR表演藝術
音樂電影文學的邊界

音樂美感的高峰 對全體存在的聆聽

對全體存在的聆聽

《就像在天堂》這部電影也暗示著,音樂終究不只是台上的事、不只是音樂本身的事,聆聽過程中的美感經驗,會不自覺地轉化成為一種人生哲學,潛移默化人格特質;而集體的聆聽經驗,還可能生發社會文化轉變,甚至會促成革命。

《就像在天堂》這部電影也暗示著,音樂終究不只是台上的事、不只是音樂本身的事,聆聽過程中的美感經驗,會不自覺地轉化成為一種人生哲學,潛移默化人格特質;而集體的聆聽經驗,還可能生發社會文化轉變,甚至會促成革命。

Kay Pollak執導的電影《就像在天堂》(As It Is in Heaven,瑞典2004),從電影敘事的結構分析來看,有五個敘事主題:以音樂戰勝對暴力的恐懼;以音樂戰勝對死亡的恐懼;以音樂戰勝定罪與審判的宗教;在音樂中聆聽彼此、欣賞彼此的獨特;透過音樂得到昇華心靈的美麗愛情。

這其中,在音樂中聆聽彼此、欣賞彼此的獨特的主題,所發展出來的電影敘事,是個蠻有趣的觀點。

用「聆聽」發動的溫和革命

在這部電影中,主角是個指揮家,名叫丹尼爾,他因身體不適,回到他出生的小鎮修生養息。鎮上牧師見大名鼎鼎的指揮家竟選擇回到這小鎮,便問丹尼爾,為什麼要回到這小鎮?丹尼爾回答:「想要聆聽。」這回答雖然讓人丈二摸不著頭腦,但是聽起來,卻也讓人感覺不出一絲一毫的傷害性,彷彿他就是個倦於指揮,不想再被噪音煩攪、不想再發聲出音的隱居者,誰知道他在這小鎮住下的日子,指揮家丹尼爾卻發動了一場溫和的革命,他用的方法,正是「聆聽」。

這個溫和的隱居者丹尼爾,不久後參與了鎮上小小的詩班,當他們的指揮。他一開始帶合唱詩班練習時,不是要他們歌唱,而是要他們聆聽別人的歌唱。聽別人唱歌有什麼好學的?但丹尼爾很講究,他要大家聆聽別人音色的獨特性,也讓自己的獨特音色被別人聆聽,當每個人的特色都被彼此聆聽到了,他為詩班作的曲子,便是讓人人以自己的獨特音色參與合唱,邊唱,邊在聆聽別人的聲音中找到清澈透明的和諧與共鳴。

很奇怪的是,就在這練習過程中,他使團員每個人都勇於展現真實的自我,找到自信,並發現了支持、尊重他人的藝術。最後,這一整群團員,支持了一個一直承受丈夫暴力相向的女團員離家出走,她離婚離得一點也不絕望,因為她在台上用獨唱表達出她的自信與決心。

每個真正的藝術作品都是革命性的

這部電影蠻戲劇性地詮釋了指揮的角色,因為偉大的指揮,不會只在意自己對音樂的詮釋,他會更在意每一個樂手將自己的潛力發揮到極致、卻又能跟其他樂手在音樂中維持著和諧的共鳴。

可是這部電影卻也暗示著,音樂終究不只是台上的事、不只是音樂本身的事,聆聽過程中的美感經驗,會不自覺地轉化成為一種人生哲學,潛移默化人格特質;而集體的聆聽經驗,還可能生發社會文化轉變,甚至會促成革命。

我很反對藝術家刻意地讓自己的藝術成為一種革命,也很反對藝術聆賞者期待藝術成為革命的工具,因為這種刻意的期待,會使藝術失去自由,甚至淪為宣傳品,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共產黨獨裁政權下,革命的意識形態對藝術的約束與壓迫。但是,藝術的確可能引一場心靈革命甚至是社會革命,尤其是形式不斷激烈變革的現代藝術。一如批判美學大師馬庫色在《美感的向度》一書中說的:「每個真正的藝術作品都是革命性的,亦即是感知與理解力的顛覆,是對已建制之實在的控訴,是自由解放之意向的呈現。」

真正的聆聽,是對全體存在的聆聽

但在《就像在天堂》這部電影中,有意思的卻是,那引發心靈革命、最後促成社會革命的藝術,卻非關任何形式激烈變革的音樂,而是聆聽獨特、和諧共鳴的樂團要素。這種和諧共鳴之前的專注聆聽,不只發生於作曲家創作過程的自我聆聽、也發生於演奏者之間的彼此聆聽,在這種聆聽中,音樂的美感經驗超越單一的個人心靈經驗,在與他人共鳴中,彼此向對方接納並敞開,一如海德格在其《存有與時間》中所說的「聆聽」概念——真正的聆聽,是對全體存在的聆聽。

音樂能帶出來的感動,莫過於此了吧!

藝術家請回答-吳珮菁廣告圖片
評論與回響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陳韻琳
心靈小憩藝文專業網站企劃總監
IC之音廣播藝文節目主持
自由作家,著有《冷瑩瑩》、《兩把鑰匙》、
《假想敵》、《走出框框的人生》、《過招》、《虛擬》等

Authors
作者
新銳藝評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