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羅卡幼時眺望窗外革命女英雄畢納達之雕像,舞者們演譯著羅卡童年的夢想與告白。(Barbara Aumüller 攝 Darmstadt Staatstheater 提供)
四界看表演 Stage Viewer 葛里霍夫得獎歌劇 歐陸首演掀旋風

《淚之泉》緬懷羅卡 林美虹以舞蹈劇場新詮

由猶太作曲家葛里霍夫所作、曾獲葛萊美獎的歌劇《淚之泉》,去年十一月由德國「達姆市國家劇院」搬上歐陸舞台,並由該劇院舞蹈總監、台灣旅德編舞家林美虹執導,以創新的舞蹈劇場形式,緊密結合舞者、歌者、舞台、燈光,環環相扣、匠心獨具。

由猶太作曲家葛里霍夫所作、曾獲葛萊美獎的歌劇《淚之泉》,去年十一月由德國「達姆市國家劇院」搬上歐陸舞台,並由該劇院舞蹈總監、台灣旅德編舞家林美虹執導,以創新的舞蹈劇場形式,緊密結合舞者、歌者、舞台、燈光,環環相扣、匠心獨具。

駐美作曲家歐斯瓦多.葛里霍夫(Osvaldo Golijov)所作的首部歌劇《淚之泉》Ainadamar(本刊前譯《眼淚之泉》),於二○○三年在波士頓「檀格塢音樂節」(Tanglewood Festival)首演。此劇在美國一舉成名,拿下葛萊美獎的最佳當代作曲及最佳歌劇錄音兩項大獎,且歌劇CD還破天荒地名列銷售排行榜第一名,轟動一時!《淚之泉》迅速地風靡歐陸,德國「達姆市國家劇院」舞蹈劇場之藝術總監林美虹(註1),以歌劇融合舞蹈劇場形式重新詮釋此劇,廣獲媒體報導,在歐陸掀起一陣旋風!

從戲劇女伶緬懷西班牙詩人羅卡說起

葛里霍夫出生於一九六○年,是成長於阿根廷的東歐猶太人,父親為俄羅斯醫生,母親是羅馬尼亞的鋼琴教師。葛氏從小即耳濡目染古典樂,其曲風融合猶太、探戈、拉丁、中東、吉普賽等多種元素。他先後獲得麥克阿瑟、葛萊美等音樂大獎,且經常為「聖.勞倫斯旋樂四重奏St Lawrence String Quartet」及「克羅諾斯四重奏Kronos Quartet」等作曲,也曾與馬友友的「絲路合奏團」合作,迄今不斷受邀各大交響樂團作曲,是樂界的閃耀巨星!

《淚之泉》是達姆市國家劇院的大型製作,台上的表演者加上交響樂團超過兩百位藝術家,幕後參與者更不計其數。此劇於二○○七年十一月首演,演出已安排至二○○八年底。《淚之泉》內容敘述一九三六年西班牙內戰,詩人兼作家羅卡(Federico Garcia Lorca)(註2)在噴泉旁被處刑,其摯友也是戲劇名伶熙爾谷(Margarita Xirgu)藉緬懷羅卡為她所寫之劇作《瑪莉安娜.畢納達》Mariana Pineda,回溯當年的悲劇且在臨終前將此劇傳承其愛徒努莉亞(Nuria)。

《淚之泉》的舞台由林美虹的老搭檔古路伯(Thomas Gruber)設計,右側有一座巨牆;象徵阻擋自由與懺悔之哭牆(註3),左邊是喇叭形的流水斜坡;意指羅卡被槍殺的噴泉,中央地板則是典型阿拉伯式的馬賽克圖形。一開始,黑幕降至腰下,舞者僅以腳的動作快速橫跨舞台;暗喻著羅卡作品《血婚》(註4)裡男女主角被追殺的緊迫狂奔。當黑幕升起,整片大紅幕刷落舞台,斜坡上映照著血水成河之景象。背幕懸空的白衣歌者,以清亮的歌聲詮釋祭壇貞女,與上方令人驚悚的上吊繩索產生鮮明的對比,台上西班牙居民前仆後繼的來回抵禦逃竄。這是首幕女主角熙爾谷回顧她四十年前首演《瑪莉安娜.畢納達》劇作的情景,並對她的學生努莉亞回述當年與羅卡在馬德里酒吧的邂逅。

演繹羅卡童年夢想與不幸命運

接著,羅卡由貞女們擁至斜坡前並褪去西裝,舞台轉換成羅卡幼時眺望窗外革命女英雄畢納達之雕像,她是羅卡心目中的自由之母,象徵著愛與犧牲,畢納達的事蹟在他幼小的心靈鑄下深遠印記,羅卡以她創寫劇作並步入和她同樣的命運。台上穿著白色內衣褲的舞者們演譯著羅卡童年的夢想與告白,如同雕像對他的呼喚:「我的眼晴是你深夜的繁星」。在熙爾谷想像羅卡遭受逮捕的景象時,巨牆盡頭出現發號施令的法西斯狼頭阿隆佐(Luiz Alonso),高亢地唱出:「放棄他,上帝,那個自鳴得意的人」。特聘的佛朗明哥聲樂家阿迪利塔(Ardillita),以響徹雲霄的的歌聲,震撼全場觀眾!

第二幕是熙爾谷對努莉亞講述她無法說服羅卡去古巴的終生悔恨,舞台轉換為哈瓦那(Havana)充滿陽光的美麗沙灘與居民熱情的歌舞,舞者穿著鮮亮的橘色服裝,綻放肢體的調情嬉戲,剎那間威嚇強勢的軍隊出現在舞台與背幕空中,哈瓦那如天堂般地交織著陷入地獄的西班牙,制裁狼人再度現身。此時,歌者們身著黑服,直列式地倚著斜坡,手持面目憎惡的面具,像鬼魂般預告羅卡的死亡。而舞者們雙手高舉大衣,儼然一具具無頭的行屍遊魂,在剝去衣物後成為即將被處刑的驚恐民眾。混亂中一男赤身倒立,此景影射羅卡受到慘絕人寰的處刑(註5),燈暗,令人驚心動魄的槍聲巨響。

第三幕敘述熙爾谷在生命最終,仍念茲在茲地勉勵努莉亞傳播羅卡的劇作。兩位主角的對唱,映照著幻化成黑翅天使的羅卡魂魄,迎接穿硬鞋與黑蓬裙的垂死熙爾谷,令人動容的雙人舞表現兩位藝術家的心靈契合、相知相惜。偌大黑桌似棺木般由舞者抬進舞台中央,熙爾谷像遊魂般地在桌上緩緩前進,舞者坐在兩旁舉行葬禮儀式的最後悼唁。

林美虹調度細緻緊密,展現大師風範

編導林美虹雖以編舞家出身,但卻以熟稔技巧將歌者、舞者、合唱團、臨時演員與舞台、燈光、音樂等做極為緊密的融合,且環環相扣、匠心獨具。每個場景、細節都經過精心設計,包括演員及歌者的動作也訓練有素。她在戲劇與編舞中給予極大想像空間,動作並不完全照本宣科,舞蹈也不再成為歌劇的附庸或文本的註解,而是情境與想像的延伸!

《淚之泉》雖是林美虹所導的第七部歌劇,卻已有大師級的手法與氣勢!她突破傳統歌劇形式賦予《淚之泉》全新風格,受歐洲媒體佳評如潮!德國《法蘭克福報》評論:「整齣劇在其歌唱的情節中,藉由精心琢磨的舞姿、令人驚嘆的抬舉身形及敘述性的動作,產生了多面性的靈活詮釋與強烈之對比」。《緬因回聲報》更高度推崇此作:「林美虹的編舞是大師型的,一種出於悲傷、熱情、愛與恐懼之現存撼動,稠密氛圍的表達和同時精練言語之詮釋」。此作更奠定林美虹在歐洲藝壇的知名度,來自各地邀約不斷,期待台灣觀眾來日能有機會觀賞到此精采劇作!

 

1. 請參閱本刊第182期50-53頁,周倩漪〈她的創作風景,因感動而無邊—林美虹〉

2. 羅卡(1898-1936) 出生西班牙的格蘭納達,是二十世紀西班牙最著名的詩人和劇作家。在他短暫的生涯中,共創作十幾齣劇本、九本詩集和幾卷演講、書信集。西班牙共和國時期,由於民主與開放氣氛使羅卡創作達到黃金時期,一九二七年出版《歌謠集》以詩詞歌詠玩具。同年,由達利設計舞台、服裝的《瑪莉安娜.畢納達》首演,讓他聲名大噪。並成功創作了詩劇三部曲《血婚》、《葉瑪》、《伯那達‧阿爾巴之屋》,多數表現社會、家庭暴力,且對深受壓迫的安達魯西亞婦女表現極大同情。

3. 哭牆位於耶路撒冷的舊城區,原文為西牆(West Wall),這片古老的城牆,是二千年前希律王重修所羅門王聖殿(第一聖殿)院落的西牆。後來更成為各地猶太人哭訴自己民族悲哀命運的地方,因此也被命名為哭牆(Wailing Wall)。

4. 《血婚》Bodas de Sangre是羅卡1933年所創之劇作,描寫一位將婚女子和有婦之夫發生不倫戀情,兩人在婚禮當天私奔,而憤恨的新郎隨後追殺並與情夫雙雙死於對方刀刃,徒留悲痛欲絕的寡婦新娘。

5. 羅卡因筆伐政權加上同性戀身分,於噴泉旁遭受子彈射入肛門之非人性處刑。但這僅是開端,在1936至1939年內,共有兩千多人在格蘭納達被謀殺。

 

相關網站

葛里霍夫網站:www.osvaldogolijov.com。

德國達姆市國家劇院網站:www.staatstheater-darmstadt.de。

新銳藝評廣告圖片
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
新銳藝評廣告圖片